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1)
2023(9612)
2022(8100)
2021(7441)
2020(6246)
2019(14364)
2018(13877)
2017(27419)
2016(15025)
2015(16973)
2014(17165)
2013(17294)
2012(16219)
2011(14770)
2010(14765)
2009(13929)
2008(13978)
2007(12624)
2006(11035)
2005(9713)
作者
(45670)
(38693)
(38335)
(36668)
(24179)
(18721)
(17459)
(15231)
(14455)
(13640)
(13031)
(13003)
(12220)
(12079)
(11997)
(11958)
(11900)
(11144)
(11138)
(11131)
(9733)
(9414)
(9344)
(8788)
(8625)
(8536)
(8534)
(8512)
(7719)
(7700)
学科
(68381)
经济(68326)
管理(41527)
(39494)
方法(30409)
(29479)
企业(29479)
数学(27301)
数学方法(27079)
(21874)
地方(16843)
中国(16672)
(15879)
(15417)
农业(14896)
业经(13870)
(11619)
(11606)
贸易(11602)
环境(11362)
(11228)
土地(10651)
(10542)
资源(9133)
(9095)
财务(9071)
财务管理(9047)
(8988)
银行(8965)
(8946)
机构
学院(223361)
大学(221875)
(91947)
经济(89927)
管理(85381)
研究(75899)
理学(73529)
理学院(72688)
管理学(71448)
管理学院(71032)
中国(57009)
科学(49160)
(46363)
(43497)
(41388)
(39583)
业大(36721)
研究所(36308)
中心(36075)
(34858)
农业(34441)
财经(33301)
(30155)
(30108)
师范(29841)
经济学(28687)
北京(28519)
(27369)
(27250)
(26400)
基金
项目(152038)
科学(118853)
研究(109897)
基金(108877)
(95432)
国家(94645)
科学基金(80178)
社会(69424)
社会科(65767)
社会科学(65737)
(62557)
基金项目(58375)
自然(51774)
(51114)
自然科(50369)
自然科学(50351)
教育(50049)
自然科学基金(49436)
编号(45312)
资助(43954)
成果(35948)
重点(34658)
(34205)
(33824)
课题(31186)
(31110)
科研(29214)
创新(29151)
国家社会(28421)
教育部(28284)
期刊
(100439)
经济(100439)
研究(60092)
中国(44868)
(39815)
学报(37924)
科学(34582)
(31476)
大学(27451)
农业(26888)
管理(26875)
学学(25892)
教育(20348)
技术(18501)
业经(18028)
(17951)
金融(17951)
财经(15999)
经济研究(15342)
资源(14634)
问题(14364)
(13940)
(13776)
(11553)
技术经济(11389)
图书(11060)
统计(10551)
(10447)
理论(10355)
商业(10193)
共检索到324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琴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土地流转效应进行分析,从资源配置的视角给出土地流转的现实的路径。文章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其土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土地流转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为此,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资源配置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平衡土地资源配置的边际效应和交易效应,这些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土地流转的实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雒保军  
河南省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比例不平衡,乡村医疗机构以较低比例的卫生资源拥有量承担了较高比例的工作量。在卫生资源的结构状况和整体质量上,城市医院也要优于乡村医疗机构。相应的对策是在资源调整方向上,引导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社区和农村流动,同时继续健全和巩固农村县、乡和村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卫生人力资源培养的力度,稳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对零交易成本市场的分析表明,不仅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的界定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对损害者征收与损害相等的税收来解决因损害导致的外部性问题并非一定是最优的方式。现实的市场运行中无所不在的交易费用往往导致市场的失效,因而产权的界定以及相应的不同形式的产权安排便具有重要的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黎  贺立龙  靳慧祎  
提出环境福利效应函数,测度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表现及其福利效果,找到环境责任的关键标识,提出工业企业环境责任指数(CERI),并以之为内核构建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河南省为例,进行评价指标的应用性验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景锋  杨杰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在计算河南省2009年3种主要农作物生物需水量的基础上,结合作物单产得到初级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明晰了这3种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3种主要农作物中,棉花的单位虚拟水含量最高,玉米最小。空间上小麦的单位耗水量在三门峡最高,漯河最低;玉米的单位耗水量在三门峡最高,许昌最低;棉花的单位耗水量在鹤壁最高,信阳最低;3种作物单位虚拟水含量从东南向西北增加,尤其在东西方向最明显,但是不同作物又有细微差别。中东部水资源短缺区应提高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丘陵和山前平原单位耕地地表水丰富区可种植虚拟水含量较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敬一,朱洪彪,王新朝,杨晓华,张世敬  
推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院床位资源,走区域化发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院床位供需平衡问题,促进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1997年12月,我们对河南省医院床位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现状研究,结合《河南省卫生事业“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设想》、《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对河南省医院床位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1 河南省医院床位配置中的主要问题1.1 医院床位量增长趋缓,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存亮  
河南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以发达的实体经济为基础,而发达的实体经济需要金融资源的优先配置,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优先配置不能靠临时性的措施,而应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规则的长效机制加以维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刘新勇  
本文从河南省鹤壁市实际出发,对鹤壁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动力机制和特征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制约当前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因素,提出从外部环境、市场化服务、土地流转程序和管理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与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琴  
[目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运行,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为调查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年收入、非农收入的来源、流转政策、流转方式、是否有土地流转市场及农业合作社对土地流转意愿正面影响,而与城镇的距离对土地流转意愿负面影响,其中农户文化程度、非农收入来源、农业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市场这4个自变量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且达到显著影响。[结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及多元化形成的背景下,文章研究结果对于河南省土地流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高丽娟  
在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流转的土地亩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地流转的态度、农地流转的价格、农地流转的年限等,对农地流转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及不显著的可能解释,为优化选择农地流转模式和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静  
随着政策导向的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已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并提出了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松岭  
本文改进了Ellision和Glaeser定义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建立了产业集中度指数并对河南省2003-2009年20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我们的结论是,河南省20个产业在2003-2006年间总体集聚程度提高,在2006-2009年间集聚程度大幅下降;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变动的机制与各产业拥有的垄断优势强弱呈正相关关系;这种垄断优势不一定是大企业所特有的,中小企业如果在技术、管理和品牌方面拥有垄断优势也会加强产业的集聚程度,相反大企业仅仅生产规模大而没有其他的垄断优势,则产业的集聚程度会减弱。Po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承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仍处于第一次农业现代化阶段,同时又面临着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挑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破解农业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资金匮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科技进步,做好农业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对接等关键工作,使河南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红丽  王芳芳  
进一步有序提高农村经济增长是当前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密不可分。在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下,采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利用河南18个省辖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河南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受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城市间差异显著并且有逐渐扩大的态势。因此,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应根据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采取精准措施,优化配置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永平  王培安  
集聚经济现象作为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始终以来备受关注,但是从资源配置角度的研究却非常有限。研究结合集聚经济的时空属性,采用Clusterseer、Geoda和Sam计量分析软件,对浙江省2001年至2010年70个市(县)的集聚经济水平进行了多尺度的扫描统计量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从城市化集聚经济和地方化集聚经济类型入手,分别比较了区域资源要素流的聚集规模和聚集范围。进而得出如下结论:①集聚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的效用;②不同的资源要素集聚的强度和范围各不相同;③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城市化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显著高于地方化经济;④城市化和地方化集聚经济交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