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7)
2023(10671)
2022(9125)
2021(8525)
2020(7195)
2019(16689)
2018(16256)
2017(31977)
2016(17824)
2015(20127)
2014(20313)
2013(20593)
2012(19534)
2011(17803)
2010(18075)
2009(17003)
2008(17010)
2007(15820)
2006(14035)
2005(12456)
作者
(54117)
(46105)
(46090)
(43716)
(28785)
(22337)
(20717)
(18040)
(17295)
(16372)
(15945)
(15393)
(14577)
(14566)
(14545)
(14282)
(14091)
(13336)
(13209)
(13182)
(11676)
(11548)
(11300)
(10665)
(10470)
(10457)
(10344)
(10253)
(9514)
(9443)
学科
(85562)
经济(85486)
(49439)
(48049)
管理(39977)
方法(34263)
农业(31742)
数学(30890)
数学方法(30619)
(27379)
企业(27379)
地方(22898)
中国(20578)
(19910)
业经(19529)
(18100)
(14903)
(14219)
贸易(14216)
(13752)
收入(12564)
(12494)
环境(11733)
地方经济(11722)
(11581)
银行(11542)
(11514)
金融(11510)
(11025)
农业经济(10852)
机构
学院(266247)
大学(262774)
(113565)
经济(111299)
管理(96613)
研究(96161)
理学(83508)
理学院(82446)
管理学(80905)
管理学院(80426)
中国(72465)
(68398)
科学(62056)
(55194)
农业(52967)
(51495)
(49253)
业大(47363)
研究所(47081)
中心(44501)
(41818)
财经(38689)
(36783)
师范(36459)
经济学(35462)
(35108)
北京(34073)
(33161)
(33003)
农业大学(32728)
基金
项目(177636)
科学(139012)
研究(128483)
基金(128309)
(113016)
国家(112026)
科学基金(93872)
社会(81997)
社会科(77256)
社会科学(77229)
(71380)
基金项目(68656)
自然(59477)
(58989)
自然科(57979)
自然科学(57958)
教育(57168)
自然科学基金(56921)
编号(52694)
资助(51383)
成果(42913)
(41235)
重点(40799)
(39575)
(37384)
课题(36395)
(35882)
国家社会(34200)
科研(33974)
创新(33753)
期刊
(131531)
经济(131531)
研究(75676)
(70334)
中国(51624)
农业(47584)
学报(47291)
科学(42777)
(36427)
大学(35155)
学学(33664)
管理(28484)
业经(26328)
(25849)
金融(25849)
教育(23214)
(23084)
技术(20921)
问题(19311)
经济研究(19121)
财经(18665)
(16364)
(16081)
资源(15011)
农村(14808)
(14808)
世界(14602)
农业经济(14431)
技术经济(13768)
经济问题(13616)
共检索到396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姗姗  蔡建明  刘彦随  
利用1996—200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从时间、空间及时空三个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演进格局,根据108个县域1996—2002年、2002—2007年农民收入年增长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型区划分,逐类分析各类型区农民纯收入增长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格局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低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和东部,空间布局近似"Y"字型,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种植收入;低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分散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北部、南部、西部,紧邻市辖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收入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高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都市圈内,紧邻郑州市,近似环状布局,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市,紧邻郑州市市辖区,农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增收渠道逐步多元化。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地理区位不同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农民纯收入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洋  颜华  
本文通过阐述县域金融集聚、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选取河南省105个县2001—2017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金融集聚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间接"部分地"影响农民增收;同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正向作用受到县域金融集聚双重门限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中层级县域金融集聚而言,低层级与高层级县域金融集聚下该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此外,县域金融集聚与农业机械化对高收入农民群体的影响效应较低收入农民群体更显著。最后提出提升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及加强低收入农民群体的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教育等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振  贺俊平  
利用SPSS18.0软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计算加权平均离差、加权变异系数,从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分析了河南省农民纯收入的差异。时间上,河南省各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综合差异在2000~2003年间增速较大,2004~2008年间收入差距仅有小幅度的增长;空间上,位于豫中地区的郑州市收入最高,围绕其周围的豫北地区收入次之,豫东地区最低。农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收入、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收入、工业收入、文教卫生业收入、牧业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金龙  
文章以2000-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ARCGIS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趋势面分析工具,对河南省108个县域的城乡收入比的空间差异和时空演化格局进行探究,并对其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比值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集聚态势不明显;收入差异空间集聚明显,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南和豫东地区,呈"Y"字形分布,冷点区分布于豫中和豫北地区,并呈连片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年份,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分异格局明显,中部、北部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金龙  
文章以2000-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ARCGIS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趋势面分析工具,对河南省108个县域的城乡收入比的空间差异和时空演化格局进行探究,并对其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比值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集聚态势不明显;收入差异空间集聚明显,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南和豫东地区,呈"Y"字形分布,冷点区分布于豫中和豫北地区,并呈连片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年份,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分异格局明显,中部、北部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其他地区较高,且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城乡收入差距在减小。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异的空间分异规律既缘于豫西、豫南和豫东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也与中原城市群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政策启示是县域经济今后应注重二、三产业的优化,发挥中原城市群区域联动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华  蔡建明  
通过ESDA相关分析,利用ARCGIS9.2及GeoDA软件提供空间分析方法,本文描述了1990年以来河南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首先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极化分异,俱乐部趋同效应明显;其次空间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郑州、洛阳、焦作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西北方向集聚,冷点区域则向豫东南的黄淮四市集聚。值得注意的是热点区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演化和迁移的现象,但是幅度比较小。再次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稳定性,经济增长高值聚簇区的数量减少且位置向豫北转移,然后向西转移;而低值聚簇区的数量呈现出波动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彬菡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西部山区县存在农民纯收入与全国翻番目标差距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度不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逐年下降、财政金融扶持农民增收成效不大等问题,提出了抓紧实施促进山区县农民收入增长专项计划、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加快农村改革创新步伐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强化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创新和调整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郭犹焕  
本文在简单概述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现状水平及保证其增加的重要意义之后,着重对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农业生产投入和成本、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务收入、农业税收和农民负担四个主要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提示政府和有关方面,增加农民纯收入重点由此着手,做到未雨绸缪。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赛红  杨颖  陈修谦  
采用2013—2018年湖南省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信贷支持、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农村三产融合指数为门槛变量,检验了信贷规模对农民收入支持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支持和农村三产融合均能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受限于农村三产融合,且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农村三产融合度跨越第二个门槛值(0.240),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最显著的带动作用。由此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加大信贷投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剑  韩娟  刘玉  张凤荣  
基于126个县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揭示1980—2010年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437.1×104t,县域粮食生产以上升为主并逐步向产粮大县和平原区集中;②县域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局域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强烈,粮食生产显著高高集聚类型区在以周口为中心的黄淮平原区聚集,显著低低集聚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区,且研究期内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能力不断增强;③31年间河南省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26.07 km,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经向差异更加明显;④不同时期,粮食产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邵留长  乔家君  汪永新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河南省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依据综合得分进行空间分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显著,空间结构呈现"多核心"格局。全局趋势分析表明:河南省西部县域经济实力强于东部,北部县域经济强于南部,近年来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缩小。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河南省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具有较强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达县域之间集聚更加明显;高高集聚区县域分布集中稳定,低低集聚区县域数量多且不稳定。经济实力增长的热点分析表明:2004—2008年县域经济增长热点集中分布在豫西县域;2009—2014年县域经济增长热点向东偏移并呈现零星分布状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艾少伟  陈肖飞  魏明洁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居民生活水平指标和经济结构指标,利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自然断点法及趋势分析法对多时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及居民生活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度,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的空间地域差异及空间分异显著,但近10年来总体变化趋势不大;近十年河南省各类型县域的数量波动较大,其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由原来典型的"单一核心"结构发展成明显的"多核心"结构;河南省县域总体经济实力普遍较低,且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两极分化显著,两者在经济实力排名上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核心城市的带动效应显著,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增长呈现明显的"双核心"驱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主要情况是: 一、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大来源。2004年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1746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是上年的4倍。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生产经营纯收入大量增加。其中,农民家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398元,比上年增长17%;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348元,比上年增长0.6%。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恒运  
本文从动态上考察了人均纯收入的特点。通过分析得出:河南人均纯收入的两大特点是农业收入占90%以上,价格的作用约占50%;农村收入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是:农村工业的规模和效益极不同步,即产值占50%以上,而人均纯收入只占1%。鉴于此,河南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农牧业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工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农牧业的稳定增长,一方面要增加物质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将农业的经营风险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轨道,在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上大做文章。对于提高农村工业经济效益,一方面稳定规模,以销定产,努力抓好销售环节;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乡镇工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