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7)
- 2023(11780)
- 2022(10022)
- 2021(9119)
- 2020(7270)
- 2019(16052)
- 2018(16001)
- 2017(29803)
- 2016(16207)
- 2015(18195)
- 2014(18436)
- 2013(18353)
- 2012(17689)
- 2011(16335)
- 2010(16905)
- 2009(15597)
- 2008(15135)
- 2007(13916)
- 2006(12823)
- 2005(11921)
- 学科
- 济(89165)
- 经济(89005)
- 管理(41287)
- 业(35982)
- 地方(29881)
- 企(26498)
- 企业(26498)
- 中国(25805)
- 农(24436)
- 方法(24390)
- 业经(20851)
- 数学(18758)
- 学(18738)
- 数学方法(18613)
- 地方经济(17215)
- 农业(16913)
- 环境(16485)
- 和(14211)
- 财(13790)
- 发(13745)
- 制(13662)
- 理论(13321)
- 融(13273)
- 金融(13270)
- 银(12481)
- 银行(12464)
- 行(12175)
- 贸(11218)
- 贸易(11206)
- 资源(10880)
- 机构
- 学院(238455)
- 大学(232639)
- 济(102902)
- 经济(100515)
- 研究(91751)
- 管理(82217)
- 中国(69584)
- 理学(68013)
- 理学院(67043)
- 管理学(65905)
- 管理学院(65448)
- 科学(55882)
- 京(51002)
- 所(47990)
- 财(46196)
- 研究所(42873)
- 中心(41196)
- 农(40639)
- 江(40604)
- 范(36116)
- 师范(35821)
- 财经(34849)
- 北京(33100)
- 院(33030)
- 业大(32920)
- 州(32455)
- 省(32320)
- 经济学(31737)
- 经(31138)
- 农业(30830)
- 基金
- 项目(147810)
- 科学(115169)
- 研究(113208)
- 基金(101944)
- 家(87935)
- 国家(87086)
- 科学基金(73305)
- 社会(72792)
- 社会科(67776)
- 社会科学(67752)
- 省(62805)
- 基金项目(53856)
- 教育(50438)
- 划(49850)
- 编号(47468)
- 自然(43363)
- 自然科(42059)
- 自然科学(42049)
- 自然科学基金(41234)
- 资助(40495)
- 发(39359)
- 成果(39081)
- 课题(34721)
- 重点(34487)
- 发展(32246)
- 展(31710)
- 部(31061)
- 创(29896)
- 国家社会(29029)
- 性(28222)
- 期刊
- 济(137939)
- 经济(137939)
- 研究(78976)
- 中国(59448)
- 农(39494)
- 学报(35243)
- 财(34906)
- 科学(33603)
- 教育(31981)
- 管理(31906)
- 农业(26869)
- 大学(26560)
- 融(25146)
- 金融(25146)
- 学学(24738)
- 业经(22750)
- 技术(22491)
- 经济研究(21003)
- 财经(17739)
- 问题(17355)
- 经(15523)
- 资源(14528)
- 业(13687)
- 技术经济(12776)
- 图书(12348)
- 贸(12253)
- 世界(12091)
- 经济问题(11595)
- 坛(11358)
- 论坛(11358)
共检索到396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希群
太行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过去太行山区域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是我国欠发达的一个区域。21世纪以来,由于中国高铁、高速交通大通道的形成,河南省新乡市交通枢纽使南太行区域成为东连北京、西接西安、南通郑州、北往太原的重要节点,河南省南太行的旅游价值凸显。为加快南太行区域的发展,建设以新乡市或辉县市为基础的河南省南太行市或南太行主要景区为基础的河南省南太行旅游经济区,注重河南省南太行整个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河南省南太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建设高质量的南太行旅游大通道和与之配套的旅游设施,是实现河南省南太行的
关键词:
南太行 河南省 生态保护 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燕
为探讨河南省土地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统计法、回归分析法对河南省的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耕地面积与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二、三产业与城镇用地规模具有正相关性;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耕地、城市用地变化分为3个时段,变化由平缓发展到急剧波动再趋于稳定。整体来看,土地利用呈现出由粗放走向集约,利于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说明经济越发达,城镇土地利用越集约,越重视对农用地的保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 影响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宝玉 李小建 郭扬
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以河南金融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南省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及区域银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表明,河南银行业具有以下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在下降,其他银行机构市场份额上升;区域银行业发展差异扩大,河南省银行业向郑州集中;省内区域间资金流动加速,区域存款、贷款规模和区域经济总量、GDP的相关性不断下降。最后,从区域、银行互动角度,提出了通过银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炳军 张文龙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在研究河南省各市(地)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收敛俱乐部:郑州和洛阳;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河南省其他市(地);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娥 康艳芳 王立
文章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2008年的14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同时对现阶段河南省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近况做了比较,并给出了综合评价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璐 李成标
选取经济总量、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4个系统共24个区域经济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回归分析法和KMO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合理有效的。依据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类,进而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姗姗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前期,二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有限,产业集群未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方式。
关键词:
河南省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震宇 王超 范青凤
边界地区经济学是一片尚未开恳耕耘的“处女地”,特别是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就更少。文章从河南省边界经济发展态势着手 ,研究其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 ,提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边界地区 经济发展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温阳阳 高建华 梁迪
运用建设用地综合扩展系数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及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河南省及其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差异显著,扩展变化由弱到强的城市数量和剧烈程度不断增加,整体以郑州为中心的北部、西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较为强烈;影响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因素中,总人口、城镇化水平、公路里程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共性的驱动因素。目前,河南省正处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应通过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统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啸啸 欧阳新欢 李爱增 李文权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发军 文春波 耿峰 宋立生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新建煤矿区 循环经济 新郑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褚钰 付景保 陈华君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河南省1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较高,二者的相对发展指数波动较为频繁,耦合协调等级逐年升高,但距离理想值仍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特征,随着与郑州距离的增加,耦合协调等级逐渐降低。未来,河南省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郑州为中心带动全省整体联动,扩大全方位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褚钰 付景保 陈华君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河南省1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较高,二者的相对发展指数波动较为频繁,耦合协调等级逐年升高,但距离理想值仍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特征,随着与郑州距离的增加,耦合协调等级逐渐降低。未来,河南省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郑州为中心带动全省整体联动,扩大全方位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山峰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模型,选取河南省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产业集群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物流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河南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山峰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模型,选取河南省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产业集群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物流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