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5)
2023(15239)
2022(13162)
2021(12125)
2020(10317)
2019(23305)
2018(23073)
2017(44990)
2016(24576)
2015(27374)
2014(27155)
2013(27393)
2012(25368)
2011(22586)
2010(22252)
2009(20412)
2008(19721)
2007(17414)
2006(15313)
2005(12975)
作者
(73670)
(61771)
(61039)
(58092)
(38787)
(29861)
(27298)
(24400)
(23336)
(21681)
(20841)
(20821)
(19382)
(19279)
(18886)
(18832)
(18821)
(18143)
(17624)
(17322)
(15749)
(15042)
(14841)
(14087)
(13907)
(13691)
(13554)
(13515)
(12447)
(12293)
学科
(101819)
经济(101703)
(71848)
管理(65005)
(49403)
企业(49403)
(49154)
方法(46569)
数学(41578)
数学方法(41231)
农业(32575)
(25832)
业经(24758)
中国(24639)
地方(22411)
(21962)
(18444)
贸易(18438)
(17884)
(17745)
环境(15775)
技术(15725)
(14303)
财务(14244)
财务管理(14216)
(14036)
(13550)
(13544)
企业财务(13493)
银行(13484)
机构
学院(350533)
大学(348870)
(139955)
管理(139093)
经济(137062)
理学(122244)
理学院(120910)
管理学(118836)
管理学院(118243)
研究(117914)
中国(86870)
(82172)
科学(77422)
(72767)
业大(64211)
农业(64028)
(60380)
(60205)
研究所(55670)
中心(54516)
(50652)
财经(49032)
(45012)
(44876)
北京(44807)
师范(44353)
(41669)
经济学(41325)
农业大学(41214)
(40715)
基金
项目(251062)
科学(195927)
基金(182251)
研究(177530)
(161334)
国家(159970)
科学基金(136253)
社会(112224)
社会科(106087)
社会科学(106055)
(100321)
基金项目(98330)
自然(90804)
自然科(88651)
自然科学(88622)
自然科学基金(87034)
(83026)
教育(79297)
资助(73950)
编号(71803)
重点(56028)
成果(55761)
(54836)
(53993)
(51919)
科研(48528)
创新(48481)
课题(48316)
计划(47099)
国家社会(45996)
期刊
(151281)
经济(151281)
研究(95827)
(81344)
学报(65313)
中国(63793)
科学(56889)
农业(55292)
大学(48412)
学学(46362)
管理(44321)
(42247)
教育(30701)
业经(30625)
(30170)
金融(30170)
技术(26740)
(26357)
财经(22977)
经济研究(22359)
问题(21515)
(19401)
(19395)
业大(18760)
科技(18664)
资源(17737)
技术经济(16456)
理论(16344)
图书(16093)
农业大学(15626)
共检索到49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长坤  宋文博  吴次芳  丁艳喜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从动态的视角对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水平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每提高1%,会引起农民收入水平提升0.41%;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农民收入弹性系数较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显示农用地集约度的提高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且对收入变化的解释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斌  梁留科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生态健康评价原理,选取土地肥力和相关污染指标对土地健康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河南省东北部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内土地质量样点实验分析,得到土地肥力和污染物相关指标实验数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土地健康综合指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地质量综合指数居中等以上,土地健康状态良好。研究结论:研究区土地健康综合评价指标较为合理地反映了土地利用、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燕  王国强  王令超  杨建波  杨建锋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全省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豫东平原、豫北山前平原、南阳盆地为主要产粮区,而西部山区粮食生产力低下。农用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而作物的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影响着农用地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纬度地带渐变规律,现实生产力则是在土地的自然属性融入社会经济因素而导致的土地投入和利用上的差异。文章以小麦为例,主要从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2个方面阐述了造成小麦产量区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它们对农用地分等产生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张蕾娜  宋艳华  
为了探讨农用地产能的概念、核算的基础和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了农用地产能的概念和层次;探讨了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关系,指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与继续;可以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理论产能,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可实现产能,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以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不同层次的产能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艳华  王令超  王国强  
研究目的:选择河南省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的最佳模型类型。研究方法:数据综合法、统计检验法、外延趋势分析法。研究结果:(1)河南省可实现单产调查样点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目前多数省份采用的线性关系。(2)通过对指数、对数、乘幂、一元二次多项式和线性5种类型模型模拟效率的统计检验和外延性检验发现,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型更适合河南省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3)通过验证,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模拟结果数值可信,空间分布规律符合河南省实际。研究结论: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模型的选择要建立在对调查数据分布规律探索的基础上,并结合研究区域及模型特点来确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钦春  
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板块,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解析农民收入结构,剖析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探寻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本文通过梳理1978–2013年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历程发现,3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出现下滑态势,工资性收入上升较快,并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柱,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不规则变化但稳中有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补充。即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递减性;工资性收入的主体性;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补充性。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促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问题。因此,提高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就必须在非农领域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上官绪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茂章  李思贤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省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千万农民收入。根据湖南省1990-2014年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农村居民收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资本投入等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ECM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得出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湖南省农业保险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并且实施合理的保费补贴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丽  许月卿  
我国人多地少,农用地集约利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河北省县(市)为评价单元,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四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1985~2005年河北省各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度,并进行农用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异分析,以期为河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土地投入强度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较大,各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农用地的投入强度和持续状况都表现出提高的趋势,而农用地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则有所下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涛  乔旭宁  顾羊羊  谢国红  
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对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焦作市为例,构建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估区域农用地经济效益水平,借鉴RDA排序分析方法识别主导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农用地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 2007—2015年,焦作市农用地经济效益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呈振荡下降趋势,时空变化特征差异性显著;(2)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效灌溉水平及耕种面积大小是影响焦作市农用地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3)建议从国土政策引导、科技惠农支持、耕地数量质量保障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等方面采取因地制宜的农用地管控策略,提高农用地产出效率和产投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博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数量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省的整体收入水平,所以增加河南省农民的收入对河南省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提升性的作用,但目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就河南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百分比进行统计和计算,并将其与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较,发现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对河南省农民收入构成进行剖析得知,影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瑞  
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调查数据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支出差异较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章从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着手,对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差异较大问题方案的模型,为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民消费结构,尽快消除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较大并继续扩大的现象,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文慧  
栾川乡地处洛阳豫西伏牛山区,境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拥有2个5A景区,一个4A景区,是极好的旅游度假胜地。近几年来,栾川乡的财政收入以及农户收入很大程度依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对栾川乡旅游业现状、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旅游收入和农户收入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以期对栾川乡旅游业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