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4)
- 2023(10663)
- 2022(9126)
- 2021(8432)
- 2020(7346)
- 2019(16971)
- 2018(16647)
- 2017(33185)
- 2016(18100)
- 2015(20529)
- 2014(20535)
- 2013(20813)
- 2012(19824)
- 2011(17928)
- 2010(18016)
- 2009(16964)
- 2008(16823)
- 2007(15457)
- 2006(13520)
- 2005(12001)
- 学科
- 济(88032)
- 经济(87949)
- 业(55540)
- 农(48106)
- 管理(45159)
- 方法(40342)
- 数学(37142)
- 数学方法(36920)
- 企(33142)
- 企业(33142)
- 农业(31743)
- 地方(21487)
- 财(20885)
- 中国(20177)
- 贸(20165)
- 贸易(20162)
- 业经(19881)
- 易(19655)
- 制(15244)
- 学(14665)
- 出(13018)
- 发(11909)
- 环境(11889)
- 融(11655)
- 金融(11652)
- 银(11386)
- 银行(11362)
- 务(11012)
- 财务(10997)
- 财务管理(10960)
- 机构
- 学院(267758)
- 大学(263653)
- 济(118370)
- 经济(116156)
- 管理(102870)
- 研究(89442)
- 理学(89435)
- 理学院(88496)
- 管理学(87204)
- 管理学院(86741)
- 中国(69104)
- 农(64610)
- 科学(54750)
- 京(53185)
- 财(52005)
- 农业(49937)
- 所(46175)
- 业大(45627)
- 中心(43278)
- 研究所(41806)
- 财经(41583)
- 江(41010)
- 经(37846)
- 经济学(37221)
- 范(34296)
- 经济学院(34210)
- 师范(34004)
- 北京(32473)
- 州(32246)
- 省(31636)
- 基金
- 项目(179385)
- 科学(141476)
- 基金(131254)
- 研究(131007)
- 家(113585)
- 国家(112583)
- 科学基金(96427)
- 社会(85434)
- 社会科(80782)
- 社会科学(80755)
- 省(72512)
- 基金项目(70426)
- 自然(60995)
- 自然科(59534)
- 自然科学(59518)
- 教育(58840)
- 划(58556)
- 自然科学基金(58467)
- 编号(53408)
- 资助(53368)
- 成果(41844)
- 部(41172)
- 发(40371)
- 重点(40076)
- 创(36678)
- 农(36105)
- 课题(35918)
- 国家社会(35549)
- 教育部(34914)
- 科研(34619)
- 期刊
- 济(133749)
- 经济(133749)
- 研究(75513)
- 农(66745)
- 中国(49579)
- 农业(45167)
- 学报(43320)
- 科学(39262)
- 财(38355)
- 大学(33069)
- 学学(31642)
- 管理(30430)
- 业经(28038)
- 融(28018)
- 金融(28018)
- 业(21980)
- 技术(20829)
- 财经(20327)
- 教育(20284)
- 经济研究(19994)
- 问题(19777)
- 经(17336)
- 版(14903)
- 农村(14806)
- 村(14806)
- 世界(14692)
- 贸(14560)
- 农业经济(14394)
- 技术经济(13997)
- 资源(13918)
共检索到39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瑞
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调查数据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支出差异较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章从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着手,对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差异较大问题方案的模型,为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民消费结构,尽快消除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较大并继续扩大的现象,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民消费支出 河南省 因子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宁
本文分析了物价波动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影响,同时利用河南省物价指数与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性支出数据构建了对应的VAR模型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证明,物价变动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影响最大,同时其波动也改变了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
物价波动 不同收入群体 消费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恒
通过对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外出务工不但是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民增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也是增加农民其他收入的源泉。通过对农民务工收入的支出结构的分析发现,务工收入虽然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建房等重大问题,但务工收入并没有形成农民发展非农经营的基础。此外,税费改革、务工政策及务工环境也对外出务工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民增收 调查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书杰
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在全国及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各异。为寻求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笔者依据1989年~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基本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找出存在于其间的数量关系及基本规律。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笔者据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支出 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振 贺俊平
利用SPSS18.0软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计算加权平均离差、加权变异系数,从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分析了河南省农民纯收入的差异。时间上,河南省各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综合差异在2000~2003年间增速较大,2004~2008年间收入差距仅有小幅度的增长;空间上,位于豫中地区的郑州市收入最高,围绕其周围的豫北地区收入次之,豫东地区最低。农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收入、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收入、工业收入、文教卫生业收入、牧业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展鹏
本文通过构建出口份额、出口额最大最小值比、总体差异分析指标、基尼系数、Theil系数、出口区位熵等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区际间的出口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区际间出口的不均衡性显著,总体差异大。区际间出口的相对差异虽基本保持稳定,但出口的绝对差异非常显著,并且呈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出口的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但近年来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呈现出"趋同"的发展态势。综合出口规模和出口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原城市群经济区的出口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豫北经济区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次之,黄淮经济区处于绝对落后地位。文章的最后在探讨区际间出口差异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地区特定要素、人...
关键词:
河南省 出口差异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秀荣
为实现农民工的"老有所养",目前河南省正在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为此,本文认为,在制度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和效率的理念,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建立形式多样、准入门槛较低、能满足农民工需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还必须优化外部环境,为该制度搭建有效的实施平台。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制度设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浩天
本文以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为例,通过问卷统计和深度访谈,从农村人情消费主体和标准、人情消费域、消费方式和规模及消费心理几个视角进行深层剖析,深描了我国人情消费的现况。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以血缘和地缘为主要的消费动力有所松动,"理性"消费趋势上扬;伴随人口流动的扩大,人情消费范围不断延伸,消费媒介呈现货币化趋势;人情消费主体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人情消费负担总体相对较重。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地区 人情消费 行为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慧 李阳萍
文章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以1985—2008年河南省数据为例,分析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农村居民家庭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测算了农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很小,大部分是依靠城镇消费和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河南省农村市场不论是生活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的需求潜力巨大,开拓未来河南省农村消费市场大有可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霄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均累计公共物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将增加0.08元。数据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偏低、供给结构不合理。促进农村消费增长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和创新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长坤 宋文博 吴次芳 丁艳喜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从动态的视角对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水平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每提高1%,会引起农民收入水平提升0.41%;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农民收入弹性系数较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显示农用地集约度的提高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且对收入变化的解释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书伟
本文基于河南省三县市外出农民工的相关调查数据,考察该区域农民工的职业选择状况,并着重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外出农民工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对外出农民工获取或从事具有向上流动性强、社会声望相对较高的职业影响十分显著;更多低水平人力资本特征的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和宾馆餐饮服务业等低层次职业就业。据此,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出农民工 职业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波 柳中苏 黄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户籍制度对农村居民控制的放松,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现象。农民工现象对我国的现金流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河南省,农民工现象对现金流通的影响尤为突出。大量的农民工收入被以现金的方式带入河南省,从而对河南省由一个现金投放地区转变为现金回笼地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民银行及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比如为农民工提供便利的结算条件等,减少因此引起的现金投放量的增加。
关键词:
货币流通 农民工 现金流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本文通过梳理1978–2013年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历程发现,3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出现下滑态势,工资性收入上升较快,并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柱,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不规则变化但稳中有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补充。即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递减性;工资性收入的主体性;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补充性。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促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问题。因此,提高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就必须在非农领域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民收入 结构变迁 增收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殷强
笔者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生产函数,引入包括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四变量对财政支出规模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应该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29.94%,河南省财政支出规模不足。增强地方财力,中部地区需要中央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财政支出 规模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