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2)
2023(9525)
2022(7978)
2021(7243)
2020(5988)
2019(13416)
2018(13003)
2017(25249)
2016(13934)
2015(15006)
2014(14721)
2013(14775)
2012(13768)
2011(12244)
2010(12153)
2009(11192)
2008(10729)
2007(9631)
2006(8691)
2005(7221)
作者
(42026)
(36024)
(35545)
(33644)
(21975)
(17585)
(15734)
(14158)
(13544)
(12448)
(12326)
(11672)
(11262)
(11121)
(11116)
(11095)
(10758)
(10322)
(10178)
(9920)
(9267)
(8741)
(8660)
(8234)
(8225)
(8023)
(7798)
(7768)
(7299)
(7255)
学科
(62575)
经济(62516)
(46272)
(42267)
农业(30632)
管理(30057)
方法(23971)
数学(22443)
数学方法(22326)
(20076)
企业(20076)
业经(16856)
地方(16404)
(15178)
中国(14928)
(12172)
贸易(12168)
(12079)
(11889)
收入(11718)
(10897)
(10560)
农业经济(10391)
环境(9590)
(9148)
农村(9138)
技术(8600)
发展(8516)
(8418)
(8285)
机构
学院(197110)
大学(190355)
(86238)
经济(84793)
管理(72780)
研究(70391)
(64950)
理学(64339)
理学院(63643)
管理学(62579)
管理学院(62267)
中国(52666)
农业(50456)
科学(46987)
业大(43015)
(37698)
(37611)
研究所(34777)
(34408)
中心(32952)
农业大学(31906)
(29884)
(28607)
财经(27429)
经济学(26252)
(25277)
(25242)
科学院(24318)
经济学院(24236)
(24210)
基金
项目(142128)
科学(110788)
基金(103217)
研究(97981)
(93236)
国家(92356)
科学基金(77360)
社会(64809)
社会科(61113)
社会科学(61093)
(60345)
基金项目(56092)
自然(50543)
自然科(49331)
自然科学(49312)
自然科学基金(48452)
(47661)
教育(42130)
资助(40092)
编号(38326)
(36046)
(32972)
重点(32283)
(30714)
(29579)
(28550)
计划(28258)
成果(28185)
创新(27759)
科研(27474)
期刊
(97268)
经济(97268)
(68540)
研究(51132)
农业(46517)
学报(41267)
中国(38536)
科学(35358)
大学(30562)
学学(29874)
(23456)
业经(23207)
(22277)
管理(20117)
(18708)
金融(18708)
问题(14750)
经济研究(14171)
农业经济(13781)
农村(13684)
(13684)
技术(13553)
(13240)
业大(13239)
财经(12687)
教育(11826)
农业大学(11796)
资源(11698)
世界(11517)
(10856)
共检索到284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文慧  
栾川乡地处洛阳豫西伏牛山区,境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拥有2个5A景区,一个4A景区,是极好的旅游度假胜地。近几年来,栾川乡的财政收入以及农户收入很大程度依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对栾川乡旅游业现状、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旅游收入和农户收入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以期对栾川乡旅游业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博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数量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省的整体收入水平,所以增加河南省农民的收入对河南省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提升性的作用,但目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就河南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百分比进行统计和计算,并将其与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较,发现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对河南省农民收入构成进行剖析得知,影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钦春  
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板块,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解析农民收入结构,剖析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探寻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的快速崛起,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独辟蹊径,也对传统的工业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尽管对于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但实践的挑战并不以理论的不惑而有所松懈。“七五”期间,中国农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俊领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和谐社会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农民的外出劳务收入已经超过在家劳动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农民劳务收入与受教育年限正线性相关。影响农民劳务收入增长的教育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只有创新农村教育理念和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本文通过梳理1978–2013年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历程发现,3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出现下滑态势,工资性收入上升较快,并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柱,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不规则变化但稳中有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补充。即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递减性;工资性收入的主体性;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补充性。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促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问题。因此,提高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就必须在非农领域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上官绪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洋  颜华  
本文通过阐述县域金融集聚、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选取河南省105个县2001—2017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金融集聚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间接"部分地"影响农民增收;同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正向作用受到县域金融集聚双重门限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中层级县域金融集聚而言,低层级与高层级县域金融集聚下该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此外,县域金融集聚与农业机械化对高收入农民群体的影响效应较低收入农民群体更显著。最后提出提升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及加强低收入农民群体的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教育等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长坤  宋文博  吴次芳  丁艳喜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从动态的视角对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水平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每提高1%,会引起农民收入水平提升0.41%;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农民收入弹性系数较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显示农用地集约度的提高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且对收入变化的解释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路岩  宋兴斌  
文章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在传统的研究经济增长只考察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所有制结构因素来考察河南省的经济增长。通过计量研究分析,揭示出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取得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力不断趋弱、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宏观效率的损失等现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素珍  阎聚峰  付汉生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文章深入分析了影响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并对河北农民收入如何增长作了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姗姗  蔡建明  刘彦随  
利用1996—200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从时间、空间及时空三个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演进格局,根据108个县域1996—2002年、2002—2007年农民收入年增长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型区划分,逐类分析各类型区农民纯收入增长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格局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低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和东部,空间布局近似"Y"字型,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种植收入;低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分散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北部、南部、西部,紧邻市辖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收入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高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都市圈内,紧邻郑州市,近似环状布局,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市,紧邻郑州市市辖区,农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增收渠道逐步多元化。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地理区位不同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农民纯收入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