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8)
2023(17346)
2022(14698)
2021(13413)
2020(11468)
2019(25754)
2018(25636)
2017(49511)
2016(26749)
2015(30099)
2014(29938)
2013(30081)
2012(27777)
2011(25303)
2010(25567)
2009(24194)
2008(23845)
2007(21409)
2006(19396)
2005(17262)
作者
(79816)
(66948)
(66370)
(63124)
(42590)
(31899)
(29795)
(26185)
(25299)
(23921)
(22777)
(22563)
(21342)
(21334)
(20641)
(20156)
(19514)
(19463)
(19106)
(19056)
(16692)
(16680)
(16183)
(15513)
(15003)
(14901)
(14842)
(14761)
(13441)
(13303)
学科
(131710)
经济(131560)
(101716)
管理(86391)
(83196)
企业(83196)
方法(51206)
(49340)
数学(41259)
数学方法(40862)
业经(35989)
农业(32969)
(32262)
中国(29102)
地方(28493)
(25640)
(22748)
(22295)
财务(22233)
财务管理(22206)
企业财务(21031)
(20735)
技术(20708)
理论(20220)
(19461)
贸易(19451)
(18867)
(18794)
(18500)
环境(18397)
机构
学院(399479)
大学(395063)
(170233)
经济(166915)
管理(159988)
理学(137857)
理学院(136391)
研究(134522)
管理学(134299)
管理学院(133595)
中国(102053)
(83316)
科学(82761)
(76527)
(75030)
(68416)
业大(62174)
研究所(62172)
(61054)
中心(60465)
财经(59925)
农业(58764)
(54287)
北京(52037)
(51064)
经济学(50795)
师范(50672)
(48365)
(47644)
经济学院(45544)
基金
项目(265227)
科学(209654)
研究(195251)
基金(193033)
(167340)
国家(165811)
科学基金(143167)
社会(125373)
社会科(118440)
社会科学(118403)
(105562)
基金项目(102989)
自然(92039)
自然科(89829)
自然科学(89805)
自然科学基金(88219)
教育(86895)
(86298)
编号(79739)
资助(78120)
成果(63603)
重点(58955)
(58326)
(58298)
(56238)
课题(53806)
创新(52001)
国家社会(51307)
科研(49857)
教育部(49682)
期刊
(202752)
经济(202752)
研究(118234)
(75393)
中国(73827)
学报(61879)
管理(60731)
科学(58995)
(58392)
农业(50964)
大学(47341)
学学(45225)
业经(36404)
教育(35957)
(35586)
金融(35586)
技术(34943)
经济研究(30332)
财经(30110)
问题(26427)
(26231)
(25860)
技术经济(22873)
世界(19819)
(19768)
现代(19391)
科技(18911)
资源(18805)
商业(18455)
理论(18402)
共检索到59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慧   程晨   安敏   唐凤   董晓华  
[目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大,量化区域农作物水足迹及其经济价值可为水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2010—2020年气象、农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CROPWAT 8.0软件模型,对河南省作物生产和消费水足迹进行计算,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并分析农业水足迹虚拟水输出情况。[结果](1)2010—2020年作物生产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下降8.88亿m~(3),消费水足迹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为14.71%;(2)不同作物产生的经济价值差距较大,蔬菜等经济作物消费水足迹的经济价值是小麦等粮食作物的3.55倍;(3)河南省粮食作物虚拟水净输出量大。水稻、小麦、玉米等为虚拟水净输出作物且输出量较大,输出大小依次是0.95亿m~(3)、19.89亿m~(3)、3.83亿m~(3)。豆类、油料、蔬菜等为虚拟水净输入作物,净输入量大小依次为0.75亿m~(3)、0.25亿m~(3)、0.73亿m~(3)。[结论]揭示了作物耗水量及其经济价值,提出应动态关注消费水足迹管理,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虚拟水输出,为优化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文娟  赵荣钦  张战平  肖连刚  曹连海  王帅  杨青林  
碳水关联分析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区域碳水耦合视角开展产业碳水足迹效率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资源利用强度和效率对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而且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转型中的节水和碳减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采用2012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及各产业取水量和能源消费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对不同产业的碳水足迹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碳足迹和水足迹存在着行业不匹配现象。其中,农业水足迹最大,是水足迹最小的木材业的2333倍;采掘业碳足迹最大,是碳足迹最小的食品业的273倍。(2)不同产业碳水足迹效率具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足迹较大的产业其足迹效率偏低。(3)产业碳水足迹效率的差异主要受产业属性、水能消耗强度、能源结构、企业技术水平及产业关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4)建议未来河南省应结合不同产业的特点及水能关联情况制定差别化的节水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制度约束和法律监管,推动企业水能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区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翠娟  
[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国,研究其农业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不仅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河南省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分别计算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河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2007年的1.491hm~2/人上升至2016年的2.164hm~2/人,增长率45.10%,而人均耕地承载力却未出现同步增长,生态赤字不断加大。(2)2007年河南省草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101hm~2/人, 2016年上升至0.132hm~2/人,增长率3.1%;而人均草地承载力却出现下降,下降率达26.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2007—2016年河南省水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水域承载力均未有太大变化。相比于耕地、林地和草地,其水域的供求差距最大。降低水域供求矛盾,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是关键。(4)在农、林、牧、渔业中,河南省林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唯一呈下降趋势的产业, 2007年人均林地生态足迹为0.052hm~2/人, 2016年下降为0.046hm~2/人,下降比率为11.54%;林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是在4个产业中唯一出现增长的产业,上升比率为27.90%,但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结论]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耕地保护、草地的确权及保护、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继续退耕还林是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曼丽  焦士兴  
生态足迹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从生物物理量的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指标。本文在探讨生态经济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适宜人口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近15年来的生态足迹和人口容限值变化。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在生态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生态经济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首杰  陈英  张仁陟  裴婷婷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计算河南省1991—2012年能源足迹,选取修正后的人均GDP、建成区面积和能源足迹作为分析指标,利用脱钩分析法对河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能源足迹和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河南省1991—2012年能源足迹和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经历了弱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弱强脱钩的过程,呈现由畸形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的变化趋势,说明河南省在近年发展中逐渐摆脱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建设用地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虽然正逐渐和资源投入脱钩,但是当前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资源短缺和人地矛盾加剧问题仍然会长期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权丽  
[目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各区域的特点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方法]在此研究背景下,文章以河南省108县市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率、农用肥料使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将河南省108县市农业经济进行区域划分为3类,并分别对3类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取4个主要变量对该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权丽  
[目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各区域的特点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方法]在此研究背景下,文章以河南省108县市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率、农用肥料使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将河南省108县市农业经济进行区域划分为3类,并分别对3类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取4个主要变量对该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达程度、政府政策等4个因素对该省3个农业区域经济均产生正向影响且对于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影响系数高于发达地区,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程度对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政府政策依赖程度较高,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对农业经济发展程度有重要影响。[结论]未来应以可变因素即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制定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区域间平衡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贵浩  
本文基于河南省部分县市农民信息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农业信息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是信息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不足,农民信息意识及信息需求的表达能力低,统一有效的政府信息管理机构缺失,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对此,本文提出:中央财政设立农业信息专项资金,加大基层信息设施建设投资,补贴农户购买信息设备,成立农村信息工作委员会;提高农民信息能力等可行性解决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正  刘向晖  刘新平  
在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来量化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与程度。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跟踪2003年到2012年的数据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1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浩  曹红  胡建华  
指出了河南省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几个深层次问题及矛盾,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拉动河南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对乡村振兴起着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作用。当前,乡村产业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其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如何吸引乡村精英回流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居业协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众多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对策措施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被公认为是乡村振兴最为有效的路径之一,而农业专业村则作为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被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歆  
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工业经济开始起步的农业大县,依托农产品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开展涉农循环经济,在河南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在分析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和模式,从发展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瑜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获得了广泛认可,社会逐步进入低碳经济时期。围绕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低碳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介绍了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面临的低碳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春芬  
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资供应服务体系、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津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持,农业循环经济更是为该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本文不仅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现状与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剖析出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