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2)
2023(12323)
2022(10567)
2021(9590)
2020(8016)
2019(18447)
2018(18119)
2017(34777)
2016(19003)
2015(21525)
2014(21877)
2013(22200)
2012(21483)
2011(19906)
2010(20422)
2009(19124)
2008(19030)
2007(17508)
2006(15709)
2005(14523)
作者
(59863)
(50293)
(50054)
(47629)
(32014)
(24274)
(22845)
(19637)
(18980)
(18049)
(17280)
(16787)
(16205)
(16160)
(15878)
(15568)
(15028)
(14779)
(14558)
(14419)
(12822)
(12645)
(12238)
(11569)
(11449)
(11258)
(11185)
(11129)
(10304)
(10033)
学科
(103071)
经济(102980)
管理(48889)
(46336)
方法(35068)
(33456)
企业(33456)
数学(30700)
数学方法(30474)
地方(29909)
中国(28841)
(27434)
(21658)
业经(20484)
农业(19017)
(18088)
地方经济(17053)
(16086)
环境(15668)
(15493)
贸易(15482)
(14827)
(14637)
(14636)
金融(14634)
(14607)
(14190)
银行(14151)
(13728)
资源(12355)
机构
学院(287638)
大学(286130)
(127226)
经济(124508)
研究(111278)
管理(102980)
理学(86490)
理学院(85300)
中国(84030)
管理学(83895)
管理学院(83335)
科学(69543)
(62955)
(60021)
(55579)
(54631)
研究所(54307)
中心(49617)
(46563)
业大(43372)
财经(42984)
农业(42693)
(40747)
北京(40649)
师范(40374)
经济学(39645)
(39050)
(38660)
(36911)
(36899)
基金
项目(181957)
科学(141380)
研究(132112)
基金(128658)
(112987)
国家(112010)
科学基金(93631)
社会(83215)
社会科(78680)
社会科学(78652)
(73849)
基金项目(68186)
(60943)
自然(59164)
教育(58636)
自然科(57521)
自然科学(57501)
自然科学基金(56461)
编号(53906)
资助(52739)
(46207)
成果(44188)
重点(42150)
(39516)
课题(38348)
发展(37101)
(36531)
(36530)
创新(34359)
科研(34275)
期刊
(155655)
经济(155655)
研究(90615)
中国(64715)
(50738)
学报(47175)
科学(43844)
(41870)
管理(37404)
农业(34422)
大学(34061)
学学(31955)
教育(29042)
(28569)
金融(28569)
技术(25229)
经济研究(24831)
业经(24765)
财经(21726)
问题(20456)
(18880)
(18632)
资源(17557)
技术经济(16144)
(15298)
图书(14682)
世界(14630)
统计(14283)
商业(13835)
经济问题(13419)
共检索到459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唯  左其亭  马军霞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水、经济矛盾,研究区域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区域缓解人口密集、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本文根据人水和谐量化方法,确定了河南省2000-2012年18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水平,先利用变差系数对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识别,再利用箱形图等分析其时间变化过程,利用全局Moran's I和局部Moran's I指数法分析其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年际变差系数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于均衡,空间上周口市变差系数最大、郑州市变差系数最小;在时间上,河南省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由"较不和谐"提高到了"较和谐"状态;在空间上,和谐发展水平存在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向英  
河南省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对于建设和谐中原、促进中原崛起意义重大。与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与其人口、经济实力不相和谐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和谐中原建设,实现中原早日崛起并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盼盼  滕飞  李世杰  冯德显  
采用河南省2000—2015年各县市人均GDP数据,利用Arc GIS 10. 3空间分析功能,采用自然断裂法分级、全局空间自相关、Getis-Ord G*i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与时空演化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提升较大,低速增长区域越来越少但空间差异性明显;(2)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速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在局部具有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3)经济增长速度冷热点分布总体稳定,热点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农区;(4)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北部快于南部、西部快于东部,东南部传统农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相对加快的趋势,使全省经济增长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肖杰  秦明周  张鹏岩  杨佳昕  李颜颜  
基于ArcGIS 10. 3软件,运用耕地压力指数和重心模型,分析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趋势,探究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由0. 957下降到0. 624;河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耕地压力指数与GDP、人均GDP的平均地理联系率在0. 79以上,且三者的重心移动轨迹大体保持一致;河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性存在区域性差异,且耦合类型滞后期和磨合期居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褚钰  付景保  陈华君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河南省1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较高,二者的相对发展指数波动较为频繁,耦合协调等级逐年升高,但距离理想值仍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特征,随着与郑州距离的增加,耦合协调等级逐渐降低。未来,河南省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郑州为中心带动全省整体联动,扩大全方位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褚钰  付景保  陈华君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河南省1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较高,二者的相对发展指数波动较为频繁,耦合协调等级逐年升高,但距离理想值仍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特征,随着与郑州距离的增加,耦合协调等级逐渐降低。未来,河南省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郑州为中心带动全省整体联动,扩大全方位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党明灿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社会生态核算矩阵对河南省近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虽然该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但仍然处于偏弱的范围,存在人口、经济结构和环境资源等制约因素,并提出统一认识、优化经济结构和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昱  
基于1978—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短期内,河南省耕地数量与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存在波动,但在12.29%的调整力度下,其长期关系趋于稳定。耕地数量变化对来自人均GDP的冲击反应强烈,而其对人均GDP的解释能力却不断下降。耕地数量变化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不断增强,地方财政对耕地保护的投入还不足。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全省范围内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郑秀峰  赵楠  杨鹏晔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立志  
文章通过修正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依据1998—2007近十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并导出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测算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以及信息化建设等主要经济发展要素对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并科学分析了这些要素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振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稳定的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南省29年耕地资源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粮食生产和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河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其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下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极不稳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最后,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粮食产量、人均耕地等分别进行了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稳定、提高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  方德林  
基于包含水资源的河南省2010年社会核算矩阵(SAM),采用SAM账户乘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生产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水资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5个农业部门的SAM账户乘数较大,其中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和种植业位居前三位;2农业部门的转移效应普遍较小,开环效应和闭环效应较大,表明农业部门本身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有限,但与河南省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关系密切;3种植业,农业服务业,造纸业,电力、热力、燃气业,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与水资源联系密切,应特别关注。当14个生产部门分别增加1 000单位的外部注入时,水费增加较少的三个部门是林业、食品及其他制造业和热力,分别为2.56,3.05,3.08单位;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振剑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旅游流的时空分布变化,建立了国际旅游流时间分布的预测模型,预测了河南省未来国际、国内旅游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发展趋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伟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它与经济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人口产业结构也就谈不上经济产业结构,反之,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人口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一个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状况如何将对其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影响。80年代初,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非农产业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当然,产业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在业人口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雅  王习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扩张速度不断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结果必然会带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由此带来的耕地的时空动态变化。通过遥感技术和ArcGIS软件相结合,并选取部分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卫辉市城镇发展变化和耕地空间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11—2015年卫辉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0 678.68 hm~2增加到13 047.35 hm~2,城镇化率逐渐上升,而未利用地开发强度增大,耕地面积稳中有升;受卫辉市地形影响,耕地的空间位置分布不均,增加耕地的位置较为集中,使卫辉市近年来的耕地破碎度有所下降,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