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0)
- 2023(12424)
- 2022(10723)
- 2021(10159)
- 2020(8509)
- 2019(19889)
- 2018(19937)
- 2017(39031)
- 2016(21133)
- 2015(23831)
- 2014(23933)
- 2013(23526)
- 2012(21309)
- 2011(19160)
- 2010(19195)
- 2009(17300)
- 2008(16527)
- 2007(14232)
- 2006(12233)
- 2005(10472)
- 学科
- 济(88340)
- 经济(88258)
- 管理(57544)
- 业(55430)
- 企(46265)
- 企业(46265)
- 方法(42971)
- 数学(37825)
- 数学方法(37148)
- 农(22683)
- 中国(20688)
- 地方(19909)
- 业经(19825)
- 学(19021)
- 财(17730)
- 农业(15086)
- 理论(15073)
- 技术(14074)
- 和(13834)
- 贸(13760)
- 贸易(13753)
- 易(13278)
- 环境(13234)
- 制(13110)
- 产业(12647)
- 划(11599)
- 务(11143)
- 财务(11069)
- 财务管理(11049)
- 地方经济(10474)
- 机构
- 学院(295761)
- 大学(295298)
- 管理(120828)
- 济(113749)
- 经济(111192)
- 理学(105962)
- 理学院(104766)
- 管理学(102503)
- 管理学院(101998)
- 研究(96032)
- 中国(68674)
- 科学(62887)
- 京(62846)
- 财(48659)
- 所(47823)
- 农(46006)
- 业大(45778)
- 研究所(44165)
- 中心(43059)
- 江(40867)
- 范(39947)
- 财经(39904)
- 北京(39617)
- 师范(39604)
- 经(36225)
- 农业(36161)
- 院(35505)
- 州(34236)
- 经济学(33158)
- 师范大学(32012)
- 基金
- 项目(211259)
- 科学(166518)
- 基金(152742)
- 研究(152170)
- 家(133280)
- 国家(132251)
- 科学基金(114478)
- 社会(94290)
- 社会科(89499)
- 社会科学(89474)
- 省(84054)
- 基金项目(81958)
- 自然(76656)
- 自然科(74887)
- 自然科学(74873)
- 自然科学基金(73472)
- 划(70078)
- 教育(69772)
- 资助(63588)
- 编号(62203)
- 成果(48861)
- 重点(47143)
- 部(45280)
- 发(45060)
- 创(43846)
- 课题(42867)
- 创新(40844)
- 科研(40255)
- 大学(38726)
- 教育部(38543)
- 期刊
- 济(120477)
- 经济(120477)
- 研究(82442)
- 中国(51595)
- 学报(46640)
- 科学(43995)
- 管理(43485)
- 农(41162)
- 大学(35054)
- 财(34402)
- 学学(33040)
- 教育(32656)
- 农业(29480)
- 技术(27249)
- 业经(21006)
- 融(19356)
- 金融(19356)
- 经济研究(19227)
- 财经(18071)
- 图书(16056)
- 问题(15780)
- 科技(15607)
- 业(15419)
- 经(15359)
- 技术经济(14958)
- 统计(14474)
- 资源(14438)
- 理论(14362)
- 策(13496)
- 现代(13446)
共检索到412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杨永菊
文章论述了区域经济联系的一般关系,进而用经济联系的观点,通过对河南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实际模拟结果比较,探讨了由经济联系方向、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新时期河南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并对产业轴发展趋势及动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经济联系 产业布局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布局优化 拓展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布局优化 拓展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河南是一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旅游生产力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文章在对河南旅游生产力的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重点突出又兼顾整个区域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网络:3级旅游中心、2条发展轴、4个大旅游区、10个精品旅游区和10条特色旅游线。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生产力 空间布局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良如
[目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合理空间布局对有效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及生产布局的"落地生根"至关重要。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河南省16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IS10.1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分布及行政区划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空间凝聚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及基尼系数对其空间分布集中度进行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1)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省域范围内呈集聚分布;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主要以集聚型分布为主。(2)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呈较集中分布,但集中分布程度很低。(3)示范区空间布局模式总体上呈"一核、五带"型,均集中在河南省北部。(4)示范区分布密度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西部三门峡、洛阳市中心以南、平顶山市中心以西、南阳市中心以北区域是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格局分布最薄弱区域。[结论]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布局现状对发挥其对全省范围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若不进行优化将会产生极化效应。"三核、多带,区域间平衡布局"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园区空间优化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占秋,王海乾
本文通过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影响及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河北省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制定河北省的城镇空间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北 城镇发展 空间布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永仕 王健
在研究区域流通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流通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福建省流通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力 空间布局 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针对外资在中国工业经济中的区位选择问题,通过将产业联系和空间效应结合起来,区分了影响FDI在不同行业空间布局的不同模式,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年至2007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中国制造业的多数行业中表现为水平型和复合型,而本地产业市场是外资最为看重的空间布局因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空间效应 制造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柳坤 申玉铭 张旺 曾春水
运用2007年河南省和全国投入产出表基础数据,从纵横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前向、后向关联能力较强,基础地位突出;矿产资源采掘及加工业优势突出;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辐射力不足,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较弱,服务消费不足;服务业增加值率较低,并且制造业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低于全国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芳 赵万民 黄勇 朱猛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关键词:
空港经济区 动态选择 产业网络 空间布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源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优势,基于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建立对于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从宏观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构建该区粮食物流系统,以G IS为辅助工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阐述了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空间节点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其核心功能区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物流服务链网空间布局的构想。为使该系统高效运作,尽可能缩小物流成本,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粮食物流系统 空间布局 东北经济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娜 施明华
掌握我国社区商业的模式的当前状况和发展途径,有利于推动社区商业合理化进程,进而造就居民舒适便捷、企业盈利发展、社区和谐宜居几方共盈的理想局面,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社区商业整体水平。按坐落形态,城市社区商业的空间布局模式可分为街区型、组团式、零散式和大院式四种。本文分别阐述了四种社区商业模式的布局形态和空间取位,同时展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现实典型,并对其在运作中的利弊作了比较。通过本文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街区式、组团式社区商业是未来社区商业发展的主力模式,大院式社区商业随着商品房建设的发展,将越来越少,零散式社区商业会随着城市化进程而逐渐淘汰。
关键词:
零售商业 商业网点 社区商业布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王发曾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结合城市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三圈、一廊道、四轴带、双核、多边形组团、五协调区、一经济区"模式,并由此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琨 肖洪安 龙燕 吴进 张水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质能可供给潜力入手,依托产业布局理论构建区域生物质能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区间划分不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14—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生物质能供给量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比较稳定,其中郑州市在能源消费、科技创新能力、能源供给基础设施条件上优势明显,郑州市、洛阳市可作为省内生物质能产业增长极点,其他各市则以增长轴或网络状增长模式发展。最后,提出持续加强沼气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和强化清洁能源政策制定及实施力度、根据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得分进行分类支持等促进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能 产业布局理论 区域布局 熵值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关键词:
河南 工业布局 工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