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4)
2023(10693)
2022(9472)
2021(8818)
2020(7373)
2019(16964)
2018(16872)
2017(33163)
2016(17854)
2015(20029)
2014(19941)
2013(19954)
2012(18108)
2011(16281)
2010(16003)
2009(14358)
2008(13691)
2007(11742)
2006(10069)
2005(8504)
作者
(51468)
(42860)
(42451)
(40479)
(26926)
(20548)
(19146)
(17010)
(16154)
(15162)
(14543)
(14142)
(13382)
(13241)
(13090)
(12857)
(12793)
(12688)
(12036)
(11944)
(10643)
(10249)
(10199)
(9636)
(9505)
(9386)
(9331)
(9330)
(8537)
(8518)
学科
(75471)
经济(75397)
管理(50555)
(49364)
(40889)
企业(40889)
方法(35486)
数学(30821)
数学方法(30510)
(19907)
业经(17608)
地方(17552)
中国(17375)
(16646)
(15880)
农业(13371)
技术(12796)
产业(12221)
(12183)
贸易(12178)
环境(12107)
(11788)
理论(11784)
(11775)
(11308)
(10532)
财务(10475)
财务管理(10459)
(10176)
企业财务(9933)
机构
大学(252274)
学院(252189)
管理(105269)
(100345)
经济(98225)
理学(92555)
理学院(91575)
管理学(90107)
管理学院(89673)
研究(81683)
中国(57332)
(52681)
科学(52570)
(42849)
(40253)
(39239)
业大(39059)
研究所(37247)
中心(36542)
财经(35474)
(33899)
(32988)
北京(32984)
师范(32701)
(32285)
农业(30916)
(29917)
经济学(29686)
(28489)
商学(27278)
基金
项目(182814)
科学(144280)
研究(133304)
基金(132883)
(115440)
国家(114521)
科学基金(99180)
社会(83776)
社会科(79515)
社会科学(79494)
(72592)
基金项目(72149)
自然(65227)
自然科(63676)
自然科学(63665)
自然科学基金(62505)
(60049)
教育(59632)
编号(54057)
资助(53911)
成果(42200)
重点(40481)
(39649)
(39519)
(38341)
课题(36568)
创新(35639)
科研(34645)
国家社会(33998)
教育部(33937)
期刊
(104695)
经济(104695)
研究(71204)
中国(41062)
学报(39989)
科学(37179)
管理(36752)
(35384)
(30128)
大学(29854)
学学(28218)
农业(25539)
教育(25007)
技术(21209)
业经(18457)
(16666)
金融(16666)
经济研究(16626)
财经(16354)
问题(14026)
(13910)
科技(13694)
图书(13624)
理论(12972)
(12815)
技术经济(12569)
实践(12077)
(12077)
资源(11862)
现代(11667)
共检索到346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柳坤  申玉铭  张旺  曾春水  
运用2007年河南省和全国投入产出表基础数据,从纵横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前向、后向关联能力较强,基础地位突出;矿产资源采掘及加工业优势突出;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辐射力不足,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较弱,服务消费不足;服务业增加值率较低,并且制造业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低于全国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晓莉  尚文英  苗长虹  
产业关联变动趋势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内在经济联系变化规律的重要指标,认清产业关联的变化轨迹对于产业转型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部门产出比重相叠加,构建波及能力指数和感应能力指数,并利用这两个指数和《1987—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分析河南省产业关联变化的趋势。结果发现:1987—2007年间河南省的循环累计增长部门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推进产业转型的同时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基础能源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逐渐增加;生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丽霞  
本文运用1995-2011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原始指标和数据,构建并计算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河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接近2),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有正向影响,即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污染会持续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经济密度、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创  
作为经济空间上的马赛克,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河南省,从发展规模、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类型分析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  张明辉  
信贷市场通过资金流动配置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地区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决定了信贷结构,信贷结构反过来制约或者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省产业结构整体层次较低,亟待提升。河南省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展滞后是制约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制约因素;提出构造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发达的金融体系,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战伟  
通过对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该省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立现代生态产业、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是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娟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河南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关键和基础。而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的关键,在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必须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作为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环境,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营造支持"双创"的良好环境,进而促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鑫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河南将开放带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河南的开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河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遍布全省的180个产业集聚区应消除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强化开放意识,出台有关政策与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招商引资、对外贸易水平,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利勇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发展前景。河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新兴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决定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特点。通过河南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分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进而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杨永菊  
文章论述了区域经济联系的一般关系,进而用经济联系的观点,通过对河南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实际模拟结果比较,探讨了由经济联系方向、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新时期河南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并对产业轴发展趋势及动力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珂  陈梦涵  
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升级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河南省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短缺、创新型人才储备量少等主要问题,制约着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对策是政府和企业为高端人才提供完善的工作生活保障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高等院校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