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8)
2023(8524)
2022(7222)
2021(7001)
2020(5605)
2019(12474)
2018(12390)
2017(22871)
2016(12925)
2015(14575)
2014(15099)
2013(14854)
2012(13904)
2011(12693)
2010(12989)
2009(12092)
2008(11963)
2007(11104)
2006(10299)
2005(9280)
作者
(38178)
(32563)
(31823)
(30450)
(20129)
(15946)
(14270)
(12453)
(12204)
(11798)
(11098)
(11019)
(10480)
(10000)
(9971)
(9916)
(9593)
(9438)
(9165)
(9129)
(8207)
(8152)
(7815)
(7773)
(7622)
(7265)
(7191)
(6984)
(6681)
(6663)
学科
(54804)
经济(54736)
(50178)
(40098)
农业(33557)
管理(28424)
业经(18715)
(18328)
企业(18328)
地方(18295)
中国(15519)
方法(14907)
农业经济(12818)
(12804)
(12204)
(11748)
数学(11639)
数学方法(11412)
(10444)
(9789)
农村(9769)
发展(9751)
(9731)
收入(8944)
土地(8935)
(8849)
(8570)
贸易(8557)
(8555)
理论(8446)
机构
学院(186967)
大学(175797)
(70705)
经济(68762)
管理(67127)
研究(64508)
理学(56178)
理学院(55447)
管理学(54307)
管理学院(53971)
(53841)
中国(52287)
科学(41722)
农业(40481)
(37306)
业大(34454)
(33929)
(33738)
(32842)
中心(31809)
研究所(30075)
(29005)
(28938)
师范(28792)
(26868)
农业大学(24878)
财经(23775)
北京(23108)
师范大学(22200)
(22037)
基金
项目(116072)
研究(89876)
科学(89746)
基金(79233)
(68184)
国家(67356)
科学基金(56872)
社会(55242)
(52468)
社会科(51460)
社会科学(51445)
基金项目(43394)
编号(40068)
教育(39561)
(39351)
自然(34871)
自然科(33883)
自然科学(33875)
自然科学基金(33228)
成果(31739)
资助(31172)
(30837)
(28311)
课题(28174)
重点(26145)
(24049)
(23518)
(23273)
发展(23230)
(22995)
期刊
(100194)
经济(100194)
(60570)
研究(53990)
中国(47389)
农业(40956)
学报(29808)
科学(28579)
业经(24626)
(24127)
教育(23497)
大学(23351)
学学(22102)
(21210)
金融(21210)
管理(20299)
(18558)
技术(16508)
农业经济(15403)
农村(15252)
(15252)
问题(14563)
(13016)
资源(12464)
经济问题(11210)
经济研究(10822)
财经(10378)
世界(10003)
农村经济(9993)
社会(9952)
共检索到304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瑞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科学规划和指导下,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一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明确乡村旅游和"三农"的关系,发挥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瑞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科学规划和指导下,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一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明确乡村旅游和"三农"的关系,发挥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爱顺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进行评价,可以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劣势,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权重较高的指标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权重排名较低的指标进行分析,以增强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分为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应以及产业带动4个立体层次,在此基础上,向下分16个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其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果]在评价综合层中,人文环境特征权重最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产业带动权重最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因子层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交通便捷性、历史资源和知名度,与实际吻合;权重靠后的因子有休闲性和食宿条件,其对乡村旅游产业有所制约。[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是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基础,其发展受产业带动的制约性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静  
[目的]立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其特色进行资源分类并对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定位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依据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功能、用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国标分级标准,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分类体系;选取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最多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结果](1)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主类、19个亚类以及55个基本类,该分类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2)资源开发价值是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资源经济价值;(3)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乡村设施完善度成为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这主要与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配套设施完善有关。[结论]河南省在发展自身乡村旅游产业时,注重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村落资源、加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和乡村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新亚  
[目的]通过探讨农村土地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高效利用等问题,试图找到河南省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发展用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村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及综合分析法,揭示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二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结果]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河南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仍存在土地规划利用不合理,结构单一;土地生态意识淡薄;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土地运作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新亚  
[目的]通过探讨农村土地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高效利用等问题,试图找到河南省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发展用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村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及综合分析法,揭示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二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结果]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河南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仍存在土地规划利用不合理,结构单一;土地生态意识淡薄;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土地运作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由此提出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用地、提高农村土地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和监督机制及协调土地相关者的利益分配等指导建议。[结论]农村土地资源和乡村旅游应该相互融合,充分发挥集成联动效应,从而实现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愚  
乡村旅游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的朝阳产业。借鉴升级版“栾川模式”经验,加快乡村旅游转型提升,使我国乡村旅游少走弯路,更好地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中雨  
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双利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旅游开发不当、传统乡土文化受到冲击、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结合当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冀望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庞艳华  
[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关联度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对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两系统发展水平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加权法评价2010—2016年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状况,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系统内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和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度。[结果](1)2010—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乡村振兴评价分值由2010年的0.167提高到2016年0.855,乡村旅游评价分值由2010年的0.026提高到2016年的0.994。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两系统由较强的耦合作用发展成为很强的耦合作用。(2)对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进行主要因素分析,发现乡村旅游总人次和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与乡村振兴子系统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834和0.821,属于较高关联;自来水受益村数和城镇化率与乡村旅游子系统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877和0.866,属于高关联。[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很强,但目前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需继续探索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艳华  
本文因循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的逻辑,以4P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渠道建设、促销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四点营销策略优化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笃川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环境受到的压力逐渐加大,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省份,测度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承载力权重值最高,为0.424 9,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权重值最低,为0.249 5。(2)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轻度超载,整体上处于协调状态。(3)从3个层面来看,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为轻度超载;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处于报警状态,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较明显;基础实施承载力为轻度超载,应加强基础实施的建设。[结论]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协调,保证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玲  
随着"双创"政策的持续有效推进",双创"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就需要顺应我国旅游业有开放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上,充分发挥"双创"在就业、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推进作用,使乡村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推手。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创"、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等的内涵,然后就"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给出了"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娟  
[目的]为有效测度、评价和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益、把握脱贫工作的不足和方向,构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固始县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进行评估。[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值。[结果] 2016年固始县旅游扶贫绩效综合得分为91. 66分,根据该文确定的等级评价标准,其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对旅游扶贫效益综合得分值贡献最大的指标是贫困户脱贫率,2016年固始县贫困户脱贫率为60. 61%,脱贫综合成效明显。通公路率、计算机普及率、基本养老保险普及率、沼气入户率是限制固始县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等级提升的主要指标。[结论]开展乡村旅游对河南省脱贫攻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发展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最大效用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效益。且下一步旅游扶贫要着重从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亚辉  
[目的]河南乡村旅游资源产业时空布局良好且发展潜力巨大,研究其乡村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乡村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等相关问题。[结果]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研究得出河南省应该从发展"特色产业拉动"模式、"服务带动"模式、"景观休憩"模式、"文化探寻"模式来提升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质量。[结论]该研究解决了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对于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