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4)
- 2023(10721)
- 2022(9129)
- 2021(8492)
- 2020(7263)
- 2019(16701)
- 2018(16006)
- 2017(30645)
- 2016(16779)
- 2015(18517)
- 2014(18969)
- 2013(19045)
- 2012(18040)
- 2011(16494)
- 2010(16659)
- 2009(15628)
- 2008(15790)
- 2007(14593)
- 2006(12671)
- 2005(10977)
- 学科
- 济(73544)
- 经济(73470)
- 业(46788)
- 管理(40487)
- 农(34495)
- 方法(33413)
- 企(30964)
- 企业(30964)
- 数学(29008)
- 数学方法(28699)
- 农业(23631)
- 地方(18825)
- 财(18622)
- 中国(18537)
- 业经(17806)
- 学(15808)
- 制(14188)
- 贸(11972)
- 贸易(11969)
- 易(11586)
- 银(10879)
- 银行(10852)
- 融(10642)
- 金融(10640)
- 收入(10465)
- 理论(10425)
- 环境(10355)
- 发(10331)
- 行(10328)
- 务(10305)
- 机构
- 学院(249986)
- 大学(245882)
- 济(98386)
- 经济(95989)
- 管理(92186)
- 研究(86050)
- 理学(79273)
- 理学院(78288)
- 管理学(76754)
- 管理学院(76274)
- 中国(64310)
- 科学(56257)
- 农(53852)
- 京(51135)
- 财(46054)
- 所(44868)
- 业大(41504)
- 农业(41359)
- 研究所(40973)
- 中心(40852)
- 江(39291)
- 财经(36089)
- 范(35886)
- 师范(35525)
- 经(32518)
- 北京(31707)
- 州(31524)
- 省(31337)
- 院(30238)
- 经济学(30208)
- 基金
- 项目(167807)
- 科学(130912)
- 研究(120514)
- 基金(120196)
- 家(105747)
- 国家(104774)
- 科学基金(88400)
- 社会(76301)
- 社会科(71995)
- 社会科学(71969)
- 省(69760)
- 基金项目(64621)
- 自然(56936)
- 划(56455)
- 自然科(55502)
- 自然科学(55482)
- 教育(54498)
- 自然科学基金(54487)
- 资助(49112)
- 编号(48911)
- 成果(39541)
- 重点(38240)
- 发(38017)
- 部(36376)
- 课题(34463)
- 创(33753)
- 科研(32376)
- 创新(31602)
- 性(31421)
- 计划(31397)
- 期刊
- 济(113564)
- 经济(113564)
- 研究(67354)
- 农(54385)
- 中国(48876)
- 学报(44308)
- 科学(40117)
- 农业(36097)
- 财(35316)
- 大学(32972)
- 学学(31536)
- 管理(28195)
- 教育(23110)
- 融(22871)
- 金融(22871)
- 业经(22487)
- 技术(19860)
- 财经(17089)
- 业(16703)
- 经济研究(16335)
- 问题(15941)
- 版(15325)
- 经(14603)
- 资源(13243)
- 统计(12177)
- 业大(11918)
- 技术经济(11885)
- 科技(11434)
- 商业(11233)
- 刊(11155)
共检索到36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琼
[目的]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两者的耦合发展角度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以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上的成果组成耦合系统,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在0.3~0.7之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其中2010—2011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2—2014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5—2016年为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娟
[目的]为有效测度、评价和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益、把握脱贫工作的不足和方向,构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固始县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进行评估。[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值。[结果] 2016年固始县旅游扶贫绩效综合得分为91. 66分,根据该文确定的等级评价标准,其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对旅游扶贫效益综合得分值贡献最大的指标是贫困户脱贫率,2016年固始县贫困户脱贫率为60. 61%,脱贫综合成效明显。通公路率、计算机普及率、基本养老保险普及率、沼气入户率是限制固始县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等级提升的主要指标。[结论]开展乡村旅游对河南省脱贫攻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发展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最大效用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效益。且下一步旅游扶贫要着重从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入手。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扶贫 绩效评价 河南 固始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而乡村旅游要做到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是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推动力。运用文献检索法和调查法,以河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立足河南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总结金融支持河南乡村精准旅游扶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栾川和中旅银行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精准识别农户的金融需求和乡村旅游项目、精准创新旅游金融服务、精准推出乡村旅游信贷产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庞艳华
[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关联度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对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两系统发展水平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加权法评价2010—2016年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状况,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系统内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和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度。[结果](1)2010—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乡村振兴评价分值由2010年的0.167提高到2016年0.855,乡村旅游评价分值由2010年的0.026提高到2016年的0.994。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两系统由较强的耦合作用发展成为很强的耦合作用。(2)对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进行主要因素分析,发现乡村旅游总人次和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与乡村振兴子系统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834和0.821,属于较高关联;自来水受益村数和城镇化率与乡村旅游子系统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877和0.866,属于高关联。[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很强,但目前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需继续探索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喜梅
通过分析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及贫困区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区和贫困地区具有地域重叠性与发展目标一致性的特点;拥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广的优势,也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可持续发展意识总体较淡薄、外向度评价较低、旅游接待条件薄弱的劣势,具有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区居民发展旅游热情高涨的机遇,还有外部资金介入导致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利益不对等、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威胁。未来应通过深化完善管理机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精准扶贫 生态资源 河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 翟琴
解读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分析乡村生态旅游的效应,可以发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在时间、空间、主(客)体和目标等方面存在紧密的耦合机理。因而可以从精准识别生态旅游扶贫对象,精准规划生态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发力生态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精准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联动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瑾
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与人文景观旅游等类型不同,其以农业资源作为基础,以生态农业项目作为主要内容。国家与政府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使全社会在扶贫工作上展开了诸多研究,农业旅游助力精准扶贫这一路径也获取了一致性认可。分析了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结合对河南省休闲农业特色旅游精准扶贫的优势与当前存在问题的探究,最后提出基于精准扶贫的河南省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词:
河南省 精准扶贫 农业旅游 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小东
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适用于该区域二者耦合关系分析的耦合度模型,对海南省2013~2017年的生态旅游和精准扶贫多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近年来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及发展趋势,并结合二者的权重值和耦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对其未来耦合关系发展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海南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于2013~2017年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受政策推动力影响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态势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程度。(2)海南省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度于2013~2017年间,经历了勉强协调到严重失调、再到基本协调,协调作用总体由弱变强,发展态势良好,但整体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书建 黄永兴
[目的]文章选取主成分分析法,首次对安徽省的精准扶贫的乡村旅游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以期对安徽省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选择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合SPSS22.0对安徽省基于精准扶贫的乡村旅游驱动力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驱动、城市环境驱动和健康卫生驱动。其中空气可吸入颗粒年均值对于安徽省精准扶贫的乡村旅游呈负向驱动,乡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性文件发布数量呈正向驱动,这几个因素是安徽省乡村旅游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今后安徽省基于扶贫的乡村旅游要注重乡村环境的维护、卫生质量的提升、设施设备的完善以及督促各地区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引起高度重视为入手点,着重提升乡村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卫生厕所普及率以及相关政策数量等,以促进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成效和带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正琴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基于精准扶贫背景对四川省乡村旅游驱动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方法]文章对四川省旅游扶贫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括,并总结出了目前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弊端,然后根据问题和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精准扶贫的四川省乡村旅游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四川省旅游扶贫主要问题和专家意见归纳出影响四川省乡村旅游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推广力、乡村旅游吸引力、游客需求力等3个方面。从上述3种驱动不同指标的权重值分析得出,3种驱动力中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为重要,其次为游客需求性,最后是政府的推动作用。而乡村旅游吸引力中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完善度是影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游客旅游动机和信息来源是影响游客需求的主导原因;政府的监督管理与科学引导是实现推动力的主要体现。[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前景无限,潜力巨大。由于四川省乡村旅游经济与发展动力不足,应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努力提升驱动力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小凤 陈国生 范文锋 彭文武
汝城县地处我国湖南省内,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但同时该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怎样积极发展旅游行业,实现精准扶贫,协助该地区成功脱贫,妥善处理该地区在持续发展旅游行业的过程中具有的"季节性""飞地化"以及"单极化"现象,文章全面构建全域旅游标识标牌系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农村地区实现良好的游客分流,围绕旅游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活动;采用旅游示范的方式积极鼓励贫困人口成为旅游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从而使得该地区的人口就业率得到显著提升;全面运用汝城具有的各项旅游资源,结合实际状况开展旅游营销;制定较为精确详细的制度措施,从而使得开展旅游扶贫产生显著效果。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旅游产业 扶贫现状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维杰 何海燕 朱淑婷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目标是确保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脱贫和同步小康。乡村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多重困境,从理念到操作基本都侧重贫困户的经济增收,并基本对标于2020年的脱贫目标,没有考虑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户持续发展问题,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扶贫模式差距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建设、基于旅游产业链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注重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旅游扶贫激励机制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业要素 贫困户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爱顺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进行评价,可以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劣势,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权重较高的指标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权重排名较低的指标进行分析,以增强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分为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应以及产业带动4个立体层次,在此基础上,向下分16个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其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果]在评价综合层中,人文环境特征权重最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产业带动权重最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因子层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交通便捷性、历史资源和知名度,与实际吻合;权重靠后的因子有休闲性和食宿条件,其对乡村旅游产业有所制约。[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是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基础,其发展受产业带动的制约性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