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8)
- 2023(15010)
- 2022(12867)
- 2021(12020)
- 2020(9855)
- 2019(22571)
- 2018(22406)
- 2017(42758)
- 2016(23066)
- 2015(26293)
- 2014(26426)
- 2013(26194)
- 2012(23953)
- 2011(21556)
- 2010(21871)
- 2009(20370)
- 2008(18949)
- 2007(16591)
- 2006(14799)
- 2005(13396)
- 学科
- 济(96452)
- 经济(96359)
- 管理(64607)
- 业(63366)
- 企(51822)
- 企业(51822)
- 方法(38695)
- 中国(34044)
- 数学(33370)
- 数学方法(32981)
- 地方(27927)
- 融(27904)
- 金融(27902)
- 农(26693)
- 银(26508)
- 银行(26468)
- 行(25637)
- 业经(23362)
- 财(23212)
- 学(19688)
- 制(19361)
- 农业(18266)
- 贸(17227)
- 贸易(17209)
- 易(16646)
- 理论(15836)
- 环境(15424)
- 务(15126)
- 技术(15055)
- 财务(15036)
- 机构
- 学院(322897)
- 大学(320784)
- 济(127902)
- 管理(126703)
- 经济(124923)
- 研究(111594)
- 理学(108484)
- 理学院(107240)
- 管理学(105397)
- 管理学院(104829)
- 中国(88827)
- 京(69470)
- 科学(69253)
- 财(58906)
- 所(56470)
- 农(52157)
- 中心(51700)
- 研究所(51325)
- 业大(47196)
- 江(47113)
- 财经(46379)
- 北京(44908)
- 范(43805)
- 师范(43400)
- 经(42020)
- 院(40550)
- 农业(40530)
- 州(40138)
- 经济学(37462)
- 师范大学(34940)
- 基金
- 项目(218093)
- 科学(170636)
- 研究(161324)
- 基金(155492)
- 家(134692)
- 国家(133494)
- 科学基金(114618)
- 社会(99682)
- 社会科(94499)
- 社会科学(94473)
- 省(87310)
- 基金项目(82846)
- 自然(74142)
- 教育(73105)
- 划(72407)
- 自然科(72376)
- 自然科学(72363)
- 自然科学基金(70987)
- 编号(66692)
- 资助(64251)
- 成果(53938)
- 发(50544)
- 重点(48826)
- 课题(46734)
- 部(46660)
- 创(45389)
- 创新(42307)
- 科研(41194)
- 项目编号(40798)
- 发展(40498)
- 期刊
- 济(145246)
- 经济(145246)
- 研究(99087)
- 中国(67289)
- 学报(49233)
- 农(48453)
- 管理(46919)
- 科学(46047)
- 财(42525)
- 融(42011)
- 金融(42011)
- 教育(38172)
- 大学(37133)
- 学学(34808)
- 农业(33491)
- 技术(30345)
- 业经(25051)
- 经济研究(22945)
- 财经(21829)
- 问题(18523)
- 经(18508)
- 图书(17752)
- 业(17029)
- 理论(16844)
- 科技(15960)
- 实践(15549)
- 践(15549)
- 技术经济(15435)
- 商业(14888)
- 现代(14849)
共检索到493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晔 付筱
针对河南物流与金融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构建物流与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2008-2017年河南物流与金融的耦合协调度,其次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2018-2022年物流与金融的综合指数、综合协调指数、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物流与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为实现河南物流与金融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真
因为自然资源分布是影响物流产业分布的重要因素,为了说明中部物流产业集聚应是依托能源工业和制造业所形成,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对河南省能源产业链物流发展进行了研究,以求明了河南省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动因,进而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让能源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投入产出 煤炭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晓春 彭志忠
物流业与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两个重要的部门,存在日益明显的相互协同与相互作用关系。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与保障,金融业的发展也可以借助物流业开拓新的服务方式与服务对象,控制金融风险,两个行业需要相互协同,以实现共同发展。文章从行业高度出发,构建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确定因果反馈循环。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物流业与金融业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实际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物流 金融 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已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单一企业或农户都缺乏创建与维护区域品牌的内在动力,只有合作社这类具有区域性和集体性的中介服务机构才能承担起区域品牌建设者的身份。通过调查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得出河南省普遍存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化程度低下、合作社品牌意识较弱、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合作社互促发展功能尚未开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合作社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推进整个农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区域品牌 合作社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经强
供给侧改革是河南实施产业升级调整,破解供需错配、生态退化等问题的关键。分析"五化"协同发展演化过程中基础地位的变迁,借鉴国外"五化"协同发展经验,基于河南"五化"协同发展演化对应的供给侧要素差异,从实施土地供给侧改革,推进绿色城镇化,释放创新驱动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增添经济绿色度等途径提升"五化"协同发展水平。
关键词:
五化协同 演化 提升 供给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已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单一企业或农户都缺乏创建与维护区域品牌的内在动力,只有合作社这类具有区域性和集体性的中介服务机构才能承担起区域品牌建设者的身份。通过调查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得出河南省普遍存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化程度低下、合作社品牌意识较弱、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合作社互促发展功能尚未开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合作社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推进整个农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区域品牌 合作社 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佳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门话题。厘清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河南省2010—2021年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河南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能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亦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强化先验地区的示范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耿杰
介绍了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指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主客观必然性,探讨了当前物流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滞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发展激励机制,最后分别立足于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视角,研究了两个行业的协同发展对策,旨在为两个行业的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物流业 金融业 协同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宰予东
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金融问题,是关系到物流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物流企业中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关键词:
物流 融资 金融租赁 物资银行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德旺 李相才 祁敬之 武鑫海 李明运 赵慧芳 于淼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与金融 协调发展 问题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倪金升 狄卫民
为促进河南省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产业规划及物流政策的制定,利用双指数平滑法对2012~2020年河南省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四种运输模式的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协调投资比例、平衡物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物流网络化建设、完善物流法律法规等六点建议。研究成果对河南省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雯 李滨 陈春秀
本文围绕金融科技与风险监管协同发展展开探讨。首先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应用现状及对监管带来的诸多挑战,其次对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影响进行梳理与探讨,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我国金融科技的监管路径。面向监管部门,提出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以科技强化监管、构建多方合作监管平台、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面向机构层面,建议借助金融科技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为新金融形势下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监管科技 监管沙盒 风险性监管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文 钟宸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技术、生态和金融四者的综合指标体系,结合我国2001~2016年数据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的四系统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时间维度上取得了增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两个指数的空间分布相似。我国耦合协调度整体位于濒临失调阶段,区域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东部地区最高,且与其他区域差距逐年扩大。此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特征,四大区域仅东部地区存在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集聚区。
关键词:
耦合协同发展 Moran指数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唐威
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将成为促进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新动力,但是,武汉市与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在金融发达程度、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政策支持、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差距较大,难以形成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局面。本文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重点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内涵、意义,从多个视角阐释了武汉城市圈1+8个城市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侯红昌
后危机时代,生产者服务业的率先复苏彰显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运用协整方法及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河南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仅存在较弱的协同发展效应。原因主要在于河南的制造业结构层次低,生产者服务业布局分散,面临的市场环境较差等。因此,建议政府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集聚区建设、完善市场环境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发展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