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9)
- 2023(3415)
- 2022(2862)
- 2021(2613)
- 2020(2176)
- 2019(4611)
- 2018(4279)
- 2017(7768)
- 2016(4446)
- 2015(4978)
- 2014(5019)
- 2013(4945)
- 2012(4678)
- 2011(4399)
- 2010(4224)
- 2009(3733)
- 2008(3569)
- 2007(3076)
- 2006(2716)
- 2005(2431)
- 学科
- 济(23199)
- 经济(23187)
- 地方(13975)
- 地方经济(8499)
- 管理(7694)
- 农(6186)
- 方法(6055)
- 学(5879)
- 业(5865)
- 数学(5592)
- 数学方法(5531)
- 中国(5073)
- 农业(4656)
- 环境(4604)
- 业经(3825)
- 资源(3178)
- 和(3129)
- 生态(3009)
- 贸(2910)
- 贸易(2906)
- 域(2879)
- 区域(2875)
- 企(2844)
- 企业(2844)
- 发(2777)
- 融(2725)
- 金融(2724)
- 易(2639)
- 划(2358)
- 农业经济(2218)
- 机构
- 学院(63636)
- 大学(61609)
- 研究(27895)
- 济(22762)
- 经济(22178)
- 科学(21312)
- 管理(19584)
- 中国(18764)
- 理学(16689)
- 理学院(16304)
- 管理学(15761)
- 管理学院(15635)
- 农(15552)
- 所(15510)
- 研究所(14600)
- 京(13287)
- 农业(12548)
- 业大(12543)
- 中心(11996)
- 省(11264)
- 范(10814)
- 师范(10711)
- 南(10606)
- 院(10604)
- 科学院(9940)
- 江(9141)
- 州(8712)
- 室(8701)
- 师范大学(8685)
- 财(8557)
- 基金
- 项目(50288)
- 科学(38668)
- 基金(34789)
- 研究(32746)
- 家(32521)
- 国家(32320)
- 科学基金(26411)
- 省(21964)
- 社会(20044)
- 基金项目(19145)
- 社会科(18972)
- 社会科学(18965)
- 自然(18306)
- 自然科(17734)
- 自然科学(17727)
- 划(17720)
- 自然科学基金(17336)
- 资助(13576)
- 教育(13409)
- 发(12890)
- 编号(12492)
- 重点(12447)
- 计划(10989)
- 科技(10873)
- 发展(9787)
- 展(9660)
- 创(9632)
- 课题(9622)
- 科研(9413)
- 部(9345)
共检索到94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伏叶 赵铭钦 任伟 王唯唯 马慧婷 孙翠红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昌烟区烤烟的其他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苯甲醇除外);南阳和三门峡烟区烤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驻马店烟区的,显著高于漯河烟区;各烟区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致香物质总得分呈现南高北低、西低东高的规律。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分布 河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唯唯 赵铭钦 周伏叶 姜慧娟 刘鹏飞 程昌合
采集河南主产烟区C3F等级烟叶样品111份,测定烟叶的焦油量,并对烟叶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研究烤烟焦油量的区域特征差异及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烤烟叶焦油量的主要分布区间为16.0~22.0 mg/支,分布频率累计值为89.19%;豫西地区烟叶的焦油量最低,豫南烟区最高;对河南烤烟焦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氯含量。
关键词:
烤烟 焦油量 区域分布 化学成分 河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真美 赵铭钦 肖建国 王广山 姬小明 陶陶 赵喆 高净净
【目的】在去主脉烘烤方式下,对烤烟有机酸与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风循环标准烤房对烟叶进行烘烤,使用SPSS20.0对中性致香成分和有机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去主脉烘烤中,中性致香成分总含量较常规烘烤增加44.64%,大部分中性致香成分较常规烘烤含量增加;有机酸总含量增加15.10%,富马酸、丁二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较常规烘烤含量增加,其他有机酸成分含量减少。相关性表明:有机酸含量与各类中性致香成分、有机酸含量与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结论】去主脉烘烤
关键词:
烤烟 主脉 有机酸 中性致香成分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洪洋 刘春奎 闫洪喜 孔旭 闫克玉 王国良
对河南主产烟区37个烤烟样品的14项主要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硫、有机钾、石油醚提取物总量、总灰分含量和氮碱比适宜,蛋白质含量和糖碱比略高,钾氯比稍低;②河南烤烟化学指标中糖碱比的变异系数(50.15%)最大,钾含量的变异系数(12.31%)最小;③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总灰分、糖碱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④烤烟钾、氯、有机钾含量、氮碱比和钾氯比在不同产区间差异显著;⑤烤烟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量、蛋白质、总灰分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在不同颜色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河南烟区 烤烟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景延秋 袁秀秀 詹辉 张豹林 刘英杰 王卫峰 刘怀奇 鲁平
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与追肥次数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追肥比例和追肥次数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基追肥比例的减少,烤烟的蛋白质呈减少趋势,还原糖、总糖呈增加趋势;随追肥次数的增加,蛋白质、总氮、烟碱呈增加趋势,钾、氯、糖碱比、氮碱比呈减少趋势;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随基追肥比例减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追肥次数对其影响不明显;棕色化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1次追肥处理大于2次追肥处理,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2次追肥大于1次追肥,随基追肥比例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随基追肥比例减小与追肥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中显 赵铭钦 拓阳阳 张广富 张迪
以吉烟九号(当地主栽品种)为试材,于2008-2009年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及其两者互作对烤烟中的5类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以及其他类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顶调剂的影响作用大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5类香气物质含量均先降低再升高。从顶调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来看,顶调剂B2的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B1和B3;最终得出,选择种植密度A1(16 500株/hm2),配合喷施顶调剂B2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烟叶的品质较...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顶端调节剂 中性致香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庞天河 陈红丽 刘艳芳 于建军 夏林 伍仁军 李霞
为了探究攀西烤烟烟叶中性致香成分与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定量关系,并为客观准确评价烟叶质量提供新方法,该文采用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中性致香成分。结果表明,对香气量、香气质正面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对香气质量的影响较小;而负面直接影响较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类烯柏烷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及个别醛类上,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个别成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卷烟配方中,首先要考虑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然后再综合考虑其它中性致香成分的协调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延秋 张红立 杨宇熙 吴群 谢晓辉 金磊 刘聪利 田银峰
采用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结合毛细管GC及GC-MS技术,对许昌襄城烤烟不同叶位(8~12叶位)中性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适熟烟叶从第8到12叶位大部分香味物质,如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金合欢基丙酮、苯甲醇、苯乙醇、2-乙酰基吡咯、糠醛、茄酮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到第10叶位达到最高;第10叶位各类香气物质总量最高,新植二烯、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2-乙酰基吡咯、茄酮等物质含量明显偏高;第12叶位中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Ⅲ、香叶基丙酮、3-氧化-α-紫罗兰醇、苯甲醛含量明显偏高;第11叶位中除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香气物质总量、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
关键词:
烤烟 叶位 中性香味物质 适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咸鑫 朱列书 胡日生 向世鹏 詹莜国 陈前锋 李云霞 王凯歌
在湖南省桂阳烟区选择K326、云烟87、YZ206-9、湘烟3号4个烤烟品种,测定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云烟87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高(30.26%、28.11%、4.74%),K326的烟碱含量(3.00%)最高,湘烟3号的总氮最高(2.16%),YZ206-9的石油醚提取物最高(5.46%)。4个烤烟品种烟叶除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均超出优质烤烟标准范围,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也在优质烟叶范围,但钾氯比低于优质烟叶的标准。品种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建军 庞天河 焦桂珍 夏林 伍仁军 李霞 刘余里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及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3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中的6类25种中性致香成分对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直接影响各不相同。香气量受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5-庚烯-2-酮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而受苯丙氨酸代谢产物苯乙醇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香气质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新植二烯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评吸总分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浩 冯玉龙 刘国敏 邵兰军 张学伟 陈泽鹏 王维
为进一步提高龙岩烟区的烟叶质量,改善烟叶原料的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筛选出适宜龙岩烟区的优化措施。在龙岩武平以云烟87为材料,设6个处理。A1:摘1片顶叶,除1片脚叶;A2:摘1片顶叶,除两2片脚叶(CK);A3:摘2片顶叶,除1片脚叶;A4:摘2片顶叶,除2片脚叶;A5:摘2片顶叶,除3片脚叶;A6:摘3片顶叶,除3片脚叶;研究了田间不同优化烟叶结构措施对烤烟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4处理的类西柏烷类产物、棕色化反应类产物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了9.89%和6.8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姬小明 叶金果 赵铭钦 翟欣 陈雪 彭洁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烤烟3种水溶性糖类成分(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与中性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与质体色素类、棕色化产物类、芳香族中性致香成分的第Ⅰ典型相关系数达1%极显著水平,3类中性致香成分的第Ⅱ典型相关系数及类西柏烷类的第Ⅰ典型相关系数达到5%显著水平,其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3、β–二氢大马酮、6–甲基–5–庚烯–2–酮、5–甲基糠醛、2–乙酰呋喃、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6–甲基–5–庚烯–2–醇等与水溶性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密切;水溶性糖类物质含量均与质体色素类、芳香族类和类西柏烷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铭钦 刘金霞 黄永成 苏长涛 刘国顺 邵惠芳 程玉渊 胡焕兴
为了给优质高香气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河南南阳烤烟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①常规栽培方式(CK);②平栽二次培土成垄,钾肥作基肥1次施入;③平栽二次培土成垄,钾肥分次施用(钾肥60%作基肥,20%于团棵期追施,20%于园顶期追施);④低起垄二次培土成垄,钾肥作基肥1次施入;⑤低起垄二次培土成垄,钾肥分次施用(钾肥60%作基肥,20%于团棵期追施,20%于园顶期追施),研究起垄方式和钾肥使用方法对烟叶内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土成垄和钾肥分次施用可以使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增加,各处理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均较对照有很大提高,其中以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耀富 高华军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采收时间对不同部位烤烟(N icotiana tabacum L.)叶片主要致香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提前1周至常规采收、中部叶和上部叶推迟1周左右采收,烟叶中大部分致香物质含量较高,致香物质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明显增加;烟叶评吸总分及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得分较高,香气质量较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时间 致香物质 香气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