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3)
- 2023(16632)
- 2022(14595)
- 2021(13618)
- 2020(11545)
- 2019(26620)
- 2018(26460)
- 2017(51983)
- 2016(28391)
- 2015(32151)
- 2014(32480)
- 2013(32248)
- 2012(30102)
- 2011(27466)
- 2010(27722)
- 2009(25859)
- 2008(25367)
- 2007(22696)
- 2006(20048)
- 2005(17834)
- 学科
- 济(131455)
- 经济(131331)
- 管理(80818)
- 业(76457)
- 企(62213)
- 企业(62213)
- 方法(56096)
- 数学(48623)
- 数学方法(48094)
- 农(33367)
- 中国(30529)
- 财(29796)
- 地方(28803)
- 学(27805)
- 业经(26529)
- 农业(22296)
- 贸(22105)
- 贸易(22098)
- 制(21491)
- 易(21357)
- 理论(19125)
- 环境(18914)
- 和(18678)
- 务(18031)
- 财务(17954)
- 财务管理(17915)
- 银(17630)
- 银行(17577)
- 融(17085)
- 金融(17082)
- 机构
- 学院(416629)
- 大学(416082)
- 济(174113)
- 经济(170346)
- 管理(163152)
- 研究(143008)
- 理学(140551)
- 理学院(138965)
- 管理学(136632)
- 管理学院(135887)
- 中国(105403)
- 科学(89194)
- 京(87918)
- 财(78335)
- 所(73467)
- 农(68868)
- 研究所(66936)
- 中心(64010)
- 财经(62477)
- 业大(61828)
- 江(61726)
- 经(56509)
- 北京(55937)
- 范(55591)
- 师范(55114)
- 农业(54151)
- 经济学(52620)
- 院(51149)
- 州(49815)
- 经济学院(47241)
- 基金
- 项目(276588)
- 科学(216498)
- 研究(201510)
- 基金(199544)
- 家(173378)
- 国家(171926)
- 科学基金(146905)
- 社会(126261)
- 社会科(119599)
- 社会科学(119566)
- 省(108596)
- 基金项目(106342)
- 自然(95723)
- 自然科(93380)
- 自然科学(93356)
- 教育(91985)
- 自然科学基金(91688)
- 划(90695)
- 资助(83297)
- 编号(82706)
- 成果(67396)
- 重点(61727)
- 部(60993)
- 发(60028)
- 课题(56870)
- 创(56303)
- 科研(52697)
- 创新(52582)
- 教育部(51951)
- 大学(51170)
- 期刊
- 济(197277)
- 经济(197277)
- 研究(124001)
- 中国(73904)
- 学报(64928)
- 农(62409)
- 科学(60157)
- 财(58833)
- 管理(58116)
- 大学(48262)
- 学学(45631)
- 农业(42819)
- 教育(41253)
- 融(35953)
- 金融(35953)
- 技术(35596)
- 经济研究(31741)
- 业经(31541)
- 财经(30544)
- 经(26143)
- 问题(25651)
- 技术经济(21951)
- 业(21696)
- 图书(20284)
- 理论(20092)
- 贸(19500)
- 商业(19255)
- 统计(19026)
- 科技(18847)
- 现代(18749)
共检索到613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绍斌
旅游产业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河南旅游产业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认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找出影响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应发挥的因素,为河南的旅游开发工作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增长速度 经济效应 关联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庆生,许韶立
1 河南旅游的优势与特色分析1.1 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尤以古文化旅游资源最具特色河南位居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古文化资源优势.从人文始祖上讲,三皇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伏羲、神农氏大部分活动是在河南周口一带;太昊陵就在周口的淮阳;炎黄子孙崇敬的“人文始祖”黄帝,就在“轩辕故里——新郑”.炎帝生在华阳,而华阳也在新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奴隶社会的夏朝开始,到封建社会的北宋时期,许多王朝先后在河南的洛阳、开封等地建都.就全国来讲,河南是文物古迹最多的省份之一,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万件,约占全国1/8.如最早的“龙”图腾,被成为“华夏第一龙”的蚌塑龙,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冶铁实物,出土于三门峡虢国贵族墓葬的“天下第一剑”、距今2500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灵宝市函谷关;最早的国家监狱,汤阴县羑里城,周文王在此推演出闻名世界的《周易》;最古老的禅宗寺院少林寺;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距今1400多年;最早的琉璃塔,开封铁塔;最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建华 郑均安
河南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必须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当前河南旅游业内部及相关行业之间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河南旅游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发挥开放带动功能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旅游业 开放带动战略 河南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河南旅游业和金融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入。通过运用灰色关联性分析方法,对近8年来河南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创新旅游金融衍生产品、扩大金融服务、扩大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开拓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新模式等方面提出提升河南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度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灰色关联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燕语
进入21世纪,由新经济时代而派生出的新的产业经济链——“假日经济”正在对中国的旅游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河南旅游业在向现代化跨越之际,更应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从战略的高度认真研究“假日经济”对河南旅游业的影响,明确发展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捕捉商机,制定有效对策,在扑面而来的“假日经济”面前处于主动地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良民 张广花
文章分析了河南旅游业营销的现状以及在面临西部大开发及加入WTO后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结合政府和市场在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角色,提出了河南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 营销策略 旅游经济 河南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依绍华
近年来,就业问题一直为各方所关注。旅游业以其关联带动性强和发展速度较快被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旅游业自身特点和性质导致旅游就业在属性和类型方面与传统概念下的就业存在差异。本文运用剥离系数方法,就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及其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切实的依据。
关键词:
旅游业 就业 产业性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江平
旅游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好、就业范围广,能够大幅度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衡量和评价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等。文章首先探讨旅游业对地方的影响的传导机制,然后介绍了旅游经济效应的内容和测评方法,最后对河北省旅游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
在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为探讨生态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运用协整分析法就生态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认为生态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呈现出强关联性,生态旅游业发展对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生态旅游业对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长期效应更为明显。并提出新阶段河南应注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质量,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康 孟怡伟 丁志伟
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以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为特征量,采用位序-规模法则、引力模型、ESDA等研究方法,基于"点—线—面"视角对河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点"层面上,高位次城镇规模不是很突出,中低位次城镇多且呈基底状衬托。城镇旅游经济规模与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丰度、旅游开发与强度、景点吸引力密切相关。在"线"层面上,强轴线主要为"郑—汴—洛"、"郑-新"、"安-鹤"、"郑—焦"、"洛—济"等,在空间上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为中心的"钻石状"结构。在"钻石状"结构外围呈现以平顶山市区、安阳市区、淮阳、南阳市区为中心的放射结构。在"面"层面上,整体呈"西北-东南"的分异结构,且在中部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为中心的高值集中区。在豫北安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等沿太行山地区也形成了次一级高值集中区,东南部地区基本上形成大范围的低值连绵区。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整合 县域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张宏娜 孟德友 李红忠
以2000—2007年河南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河南地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时序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探讨河南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极化程度及空间指向。研究表明,河南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呈持续增大的态势,而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郑州、洛阳、焦作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最后,对影响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入境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极化格局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三敏
在分析河南省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用泰尔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旅游经济的趋同与趋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001—2007年河南省各地市旅游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趋同趋势;2008—2009年各地市旅游经济略显趋异;区内差异是导致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中原城市群区内差异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四大区域之间也呈现出趋同趋势。据此,提出河南省整体旅游经济均衡快速发展建议:利用当前极化态势形成区域品牌,加快发达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旅游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后地区发挥创意实现旅游快速发展。
关键词:
泰尔指数 旅游经济 趋同 趋异 河南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国琴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创新业态。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的重要区域,要在旅游产业大融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大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深度、扩大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创新度,打造旅游强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
旅游产业 融合 旅游创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屠高平 梁留科 韦东
旅游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经济受益点,无论在奥运设施建设期间还是比赛期间来京旅游的人数都会大幅度增长,北京旅游市场将出现“过饱和”状态,奥运会对北京旅游的“排挤效应”也会凸现出来。本文认为,北京奥运会期间应该适当分散在京的国内外游客,以避免该时段因北京旅游市场过于拥挤而产生负面影响。本文进而提出,河南省应该利用奥运会对北京旅游的“排挤效应”,制定相应对策,发展本省旅游业。
关键词:
奥运会 排挤效应 河南旅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旅游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从技术创新、旅游业经营和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运用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河南省旅游业结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存在着各部门发展不协调、内部关联度不高、整体结构效益欠佳等问题。河南旅游业已呈现出集群发展趋势,从旅游业集群视角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业集群 旅游业结构 升级优化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