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9)
- 2023(7518)
- 2022(6374)
- 2021(5721)
- 2020(4479)
- 2019(10188)
- 2018(10203)
- 2017(18736)
- 2016(10588)
- 2015(11986)
- 2014(12464)
- 2013(12079)
- 2012(11403)
- 2011(10601)
- 2010(10871)
- 2009(9768)
- 2008(9679)
- 2007(8982)
- 2006(8274)
- 2005(7856)
- 学科
- 济(47081)
- 经济(47031)
- 管理(24701)
- 业(24427)
- 地方(19783)
- 中国(18696)
- 企(17046)
- 企业(17046)
- 农(15834)
- 业经(12243)
- 发(11309)
- 农业(11034)
- 地方经济(10386)
- 方法(10286)
- 学(9560)
- 银(9161)
- 银行(9147)
- 融(9008)
- 金融(9006)
- 财(8990)
- 行(8926)
- 制(8793)
- 发展(8651)
- 展(8624)
- 环境(8182)
- 数学(8020)
- 数学方法(7910)
- 贸(7573)
- 贸易(7560)
- 理论(7405)
- 机构
- 学院(148459)
- 大学(141903)
- 研究(57046)
- 济(56655)
- 经济(55096)
- 管理(48366)
- 中国(44619)
- 理学(38930)
- 理学院(38342)
- 管理学(37498)
- 管理学院(37214)
- 科学(35961)
- 京(32607)
- 所(30619)
- 财(27718)
- 研究所(27141)
- 农(26878)
- 江(26462)
- 中心(25789)
- 范(23860)
- 师范(23621)
- 州(22155)
- 省(21741)
- 北京(21739)
- 院(20983)
- 业大(20433)
- 农业(20395)
- 财经(20028)
- 技术(18833)
- 师范大学(18382)
- 基金
- 项目(88179)
- 研究(68598)
- 科学(67572)
- 基金(57948)
- 家(50397)
- 国家(49829)
- 科学基金(41279)
- 社会(40467)
- 省(38278)
- 社会科(38129)
- 社会科学(38123)
- 教育(31033)
- 划(30843)
- 基金项目(30252)
- 编号(30195)
- 发(26265)
- 成果(25170)
- 自然(24702)
- 自然科(24004)
- 自然科学(24001)
- 资助(23567)
- 自然科学基金(23494)
- 课题(22999)
- 发展(21360)
- 展(20974)
- 重点(20742)
- 年(19078)
- 创(18035)
- 部(17656)
- 性(17558)
共检索到255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文
河南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腹心地带和陆上交通枢纽位置,其城市化水平高低及布局合理与否,对振兴河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与布局现状特点据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明,河南是我国城镇发生最早地区,不少城市曾多次是历史朝代的都城。自元代以后,河南城镇逐渐衰落下来。解放前夕,全省共有12个城市和1个矿区(焦作),人口都在25万以下,全是消费性城市。解解后,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城镇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发曾
河南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历史启示王发曾城市的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城市的演化深刻反映了一定区域人文、社会、经济、环境演化的历史进程,也为区域城镇体系今后的发展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河南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我国的城市最早诞生于中原地区。本世纪70年代在河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万丽
城镇化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目标,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这部分人是被迫式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失业率高,产生了一些家庭和社会矛盾,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从世界经验来看,小微企业是解决低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河南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就业 小微企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增林,王成金,尤飞
目前物流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增长点 ,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在简述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 ,详细地探讨了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与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和历史进程 ,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具体特点 (包括存在问题、发展现状和与国外的差距等方面 ) ,并同时从总体格局、东中西部差距、南北方差异、城乡差异和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具体讨论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布局现状和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布局现状 ,提出了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特点 布局特征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占秋,王海乾
本文通过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影响及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河北省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制定河北省的城镇空间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北 城镇发展 空间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自来
浙中南沿海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对外开放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该地区“市场型”机制导致的城镇化所特有的繁荣表象,就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作一评价,并勾划浙中南沿海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的基本轮廓。 一、城镇发展的特征和经济背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浙中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建制镇数目由1980年的40个增至1987年的177个。同期建制镇人口比重也由16.8%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发华
本文在分析江苏沿海地区工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利用对外开放的优惠地位,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发挥临海优势,以港口为中心,努力发展临海工业的工业发展方向。最后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江苏沿海 工业布局 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王发曾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结合城市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三圈、一廊道、四轴带、双核、多边形组团、五协调区、一经济区"模式,并由此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朱友文
一、粮食结构的变化受农业经济形态制约,不同发展阶段的粮食结构与布局必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解放初,本省粮食构成基本特点是种类多、优势作物不突出。1950年,全省主要粮作小麦、稻谷、玉米、谷子、大豆、高粱、薯类等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6.8%。其中主要是杂豆(绿豆、豌豆、扁豆、小红豆等),次为黍、稷、乔麦等小杂粮。粮食构成的集中化指数仅0.1713。这种结构反映了当时在小农经济束缚下粮食种植小而全的固有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延江
城镇化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划,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城镇化格局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文章以吉林省28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为切入点,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的区域条件、城镇化布局、城镇化发展特点、城镇化空间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布局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目前吉林省新型城镇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要呈现出工贸型、边贸性、农牧型、资源型城镇类型,体现出城镇以交通干线为依托、集群性、大城镇带动小城镇发展等特点,并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新阶段;但仍然存在城市发展差异化明显、小城镇规模不足等问题。对此,应构建政策与资金双向动力系统,整合基础设施优势与区位优势资源,通过构建联动型产业格局推动新型城镇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
吉林省 新型城镇 布局 空间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延江
城镇化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划,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城镇化格局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文章以吉林省28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为切入点,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的区域条件、城镇化布局、城镇化发展特点、城镇化空间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布局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目前吉林省新型城镇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要呈现出工贸型、边贸性、农牧型、资源型城镇类型,体现出城镇以交通干线为依托、集群性、大城镇带动小城镇发展等特点,并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新阶段;但仍然存在城市发展差异化明显
关键词:
吉林省 新型城镇 布局 空间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光明
鲁西南地区是省内六个经济区之一,区域范围包括济宁、枣庄两个地级市与荷泽地区,共辖十九个县、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总面积28400km~2,总人口1604.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9.6万。城镇人口达134.4万,城镇化水平为8.4%,区内共有城镇149个,城镇网密度为5.3个/千km~2。 一、鲁西南城镇发展基本特点和问题 发展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