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5)
2023(7403)
2022(6220)
2021(5548)
2020(4211)
2019(9694)
2018(9456)
2017(17698)
2016(9707)
2015(10678)
2014(10836)
2013(10783)
2012(10636)
2011(9964)
2010(10255)
2009(9278)
2008(9056)
2007(8130)
2006(7480)
2005(7076)
作者
(29899)
(24713)
(24529)
(23132)
(15679)
(11720)
(11089)
(9744)
(9347)
(8698)
(8450)
(8153)
(7842)
(7698)
(7693)
(7647)
(7246)
(7089)
(7045)
(6984)
(6307)
(6142)
(5968)
(5695)
(5577)
(5570)
(5462)
(5456)
(5028)
(4953)
学科
(48048)
经济(47991)
管理(20763)
地方(20636)
中国(20437)
(19904)
(14131)
(12534)
企业(12534)
业经(11350)
地方经济(10759)
(10651)
农业(10148)
方法(10110)
(9268)
(9216)
金融(9216)
环境(8916)
(8639)
银行(8624)
(8531)
数学(8388)
数学方法(8306)
(7582)
发展(7527)
(7503)
城市(7038)
(6993)
贸易(6981)
(6624)
机构
学院(139753)
大学(137147)
研究(58590)
(56889)
经济(55365)
管理(46720)
中国(44155)
理学(38192)
理学院(37536)
管理学(36813)
管理学院(36530)
科学(36491)
(32184)
(30762)
研究所(27736)
(25531)
中心(25453)
(24994)
(23661)
师范(23470)
(22578)
(21695)
北京(21352)
(19419)
业大(19290)
农业(19260)
师范大学(18988)
财经(18912)
(18811)
科学院(18170)
基金
项目(88660)
科学(69774)
研究(66302)
基金(61290)
(53762)
国家(53252)
科学基金(44693)
社会(41725)
社会科(39496)
社会科学(39488)
(36098)
基金项目(32418)
(30544)
教育(28746)
自然(27254)
编号(27036)
(26612)
自然科(26565)
自然科学(26563)
自然科学基金(26014)
资助(23906)
成果(22438)
发展(21711)
(21344)
重点(20696)
课题(20631)
(18289)
(17905)
国家社会(16892)
创新(16845)
期刊
(75479)
经济(75479)
研究(49010)
中国(35804)
(24817)
科学(20499)
学报(20199)
教育(19502)
管理(18202)
农业(17240)
(16864)
(16556)
金融(16556)
大学(15035)
学学(13873)
业经(13500)
技术(11828)
经济研究(11573)
问题(11175)
(9475)
(9343)
资源(8928)
财经(8655)
城市(7913)
现代(7651)
(7588)
世界(7530)
图书(7267)
(6959)
论坛(6959)
共检索到235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发曾  
河南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历史启示王发曾城市的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城市的演化深刻反映了一定区域人文、社会、经济、环境演化的历史进程,也为区域城镇体系今后的发展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河南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我国的城市最早诞生于中原地区。本世纪70年代在河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文  
河南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腹心地带和陆上交通枢纽位置,其城市化水平高低及布局合理与否,对振兴河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与布局现状特点据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明,河南是我国城镇发生最早地区,不少城市曾多次是历史朝代的都城。自元代以后,河南城镇逐渐衰落下来。解放前夕,全省共有12个城市和1个矿区(焦作),人口都在25万以下,全是消费性城市。解解后,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城镇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王发曾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结合城市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三圈、一廊道、四轴带、双核、多边形组团、五协调区、一经济区"模式,并由此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建伟  计晶韵  郇环  
在技术发展创新、资源赋存变化、环境治理严格、市场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钢铁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在企业布局上呈现一些新特点。在临海钢铁联合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传统钢铁企业因成本上升、资源枯竭而优势消退,短流程钢厂则因工艺流程和柔性生产优势而快速崛起。作为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钢厂发展的基础条件、竞争优势和生产布局面临深度重构,为此需要着力构建新型钢-城关系,在企业退出搬迁、工艺流程再造、产品技术升级、衔接城市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从而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朱友文  
一、粮食结构的变化受农业经济形态制约,不同发展阶段的粮食结构与布局必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解放初,本省粮食构成基本特点是种类多、优势作物不突出。1950年,全省主要粮作小麦、稻谷、玉米、谷子、大豆、高粱、薯类等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6.8%。其中主要是杂豆(绿豆、豌豆、扁豆、小红豆等),次为黍、稷、乔麦等小杂粮。粮食构成的集中化指数仅0.1713。这种结构反映了当时在小农经济束缚下粮食种植小而全的固有特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娅娜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当前研究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以及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用,能够为科学制定城市金融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指引。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下,利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方法,对金融资源空间分布与结构差异影响产业布局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金融业集聚对产出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且二者呈"倒U型"关系;区域金融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集聚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异质性程度与信息扩散强度的提高可以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发挥金融力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应注意: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兼顾区域协调,实现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内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扩大金融服务正向溢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兰  孙学敏  张启  
分析了河南省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认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开采和利用状况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对城市的分布特征、发展程度、城市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指出自然资源的匮乏与不合理利用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楷  赵彤新  
从城市、区域与交通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扼要论述了宁西、京九铁路的开发与兴建,给河南东南部的区域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并提出迎接这一机遇采取的主要政策性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任赵旦  王登嵘  
新加坡的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布局体系是在环状城市和新镇建设两个基本城市空间模式指引下塑造而成的,其中:最高级的城市中心区规模不断扩张,已成为聚合多元功能的中央活动区;3个区域中心有效地实施了分散商业中心战略,增强了城市人口郊区迁居的吸引力;次区域中心成为城市中心区外向区域中心过渡地区的服务节点;边缘中心与城市中心区紧密衔接,承担着分解CBD商务办公需求的职能;新镇内分新镇中心、小区中心、邻里中心3个层次,按标准配置社区商业。新加坡丰富的商业中心等级层次更能适应服务需求的平缓过渡,分散设置商业中心与城市中心区规模扩张并举实现了生活性商业设施和高层次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而在单个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中又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至  金彩红  
世界城市是在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进行控制和发挥影响的空间节点。世界城市的产生与1960-1970年代兴起的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后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世界城市特定的产业布局和与之相应的圈层结构。概括说来,世界城市在产业布局上以国际金融业和相关的高品质服务行业为主,形成了从中心到边缘、由多种承载特定功能的集群组成的城市圈层布局。这种布局遵循功能原则,对城市中的各种产业进行有机组合,支撑着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枢纽地位。西方对世界城市圈层结构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建设自己的国际性城市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佳  甄峰  
电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对银行业的转型和布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银行、电子银行、智慧金融概念角度,研究实体银行与电子银行之间的影响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发展路径。其次,从银行内部布局和银行业外部空间布局两个角度探究电子银行对实体银行布局的影响。分析发现电子银行通过渠道、业务、服务、成本使银行内部布局更迎合专业的业务需求,而使银行外部布局的数量和结构更丰富。电子银行作为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并将继续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持,为实体银行的发展寻找新的落脚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莉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空间布局结构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反映了高校的空间分布和资源配置状况,并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高校成立至今,国际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结构经历了从自然演进、点状聚集向多元发展的演变,主要采取政府推动、一体化发展、均衡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等策略。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应注重国际化视野下发展理念的更新、政府的主体推动及多元化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燕  裴立伟  
了解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状况以及评估体系,对于中国的金融布局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目前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以及评估体系之一——伦敦金融城发布的GFCI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有可能在多个城市兴建角色定位、辐射范围、功能等级各不同的金融中心,形成中国金融新布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永跃  
金融发展的"重庆模式"表明:金融作为一个产业、一个经济部门,其发展本身也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直接贡献,甚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重庆为标尺,对河南、重庆两地金融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成长差异进行多维比较与思考,期待从中探索出河南金融业发展的劣势与差距,进而明确河南金融业今后追赶的方向和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