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7)
2023(4405)
2022(3816)
2021(3576)
2020(3091)
2019(6814)
2018(6438)
2017(12661)
2016(7365)
2015(8287)
2014(8308)
2013(8604)
2012(7968)
2011(6702)
2010(6708)
2009(6327)
2008(6724)
2007(5667)
2006(5131)
2005(4700)
作者
(19819)
(16463)
(16411)
(15974)
(10190)
(8097)
(7480)
(6331)
(6106)
(5998)
(5720)
(5529)
(5510)
(5374)
(4982)
(4975)
(4957)
(4862)
(4574)
(4311)
(4238)
(4005)
(3863)
(3830)
(3778)
(3757)
(3687)
(3584)
(3397)
(3355)
学科
(29679)
管理(24402)
(24183)
经济(24150)
(24057)
(21704)
税收(20276)
(20110)
(19034)
企业(19034)
财政(14598)
(12113)
(11271)
财务(11260)
财务管理(11221)
方法(10706)
企业财务(10701)
收入(10657)
数学(9428)
(9355)
数学方法(9337)
中国(7858)
地方(7317)
(7247)
农业(6604)
(5262)
(5198)
(5143)
(5136)
制度(5134)
机构
学院(96478)
大学(95049)
(39591)
经济(38798)
(34959)
管理(33643)
研究(31766)
理学(28655)
理学院(28357)
管理学(27896)
管理学院(27735)
中国(24537)
财经(21891)
(19660)
科学(19491)
(18945)
(17173)
财经大学(15719)
(14790)
研究所(14760)
(14449)
(14307)
中心(13770)
经济学(13217)
财政(13010)
业大(12600)
北京(12557)
(12528)
(12373)
经济学院(12202)
基金
项目(60226)
科学(46503)
研究(45164)
基金(42915)
(37092)
国家(36782)
科学基金(31181)
社会(28254)
社会科(26819)
社会科学(26808)
(24222)
基金项目(22434)
教育(20137)
(19194)
自然(19059)
自然科(18614)
自然科学(18611)
编号(18395)
自然科学基金(18253)
资助(18053)
成果(16454)
重点(13702)
(13693)
(13405)
课题(13000)
(12527)
(12443)
国家社会(11981)
(11911)
创新(11799)
期刊
(44018)
经济(44018)
研究(37787)
(32388)
中国(19876)
(16540)
学报(15744)
(15354)
税务(13623)
(12685)
大学(11671)
科学(11396)
学学(11152)
管理(10767)
财经(10719)
(9004)
教育(8851)
农业(8728)
(8642)
财政(8642)
财会(8130)
会计(8053)
经济研究(8020)
(7350)
金融(7350)
技术(6586)
问题(5987)
业经(5255)
通讯(5190)
会通(5184)
共检索到157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本文从河南省市县级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与各级财政自给能力变化的角度,准确度量了三次分税制调整对河南各级财政收入能力的影响,并就如何提高各级财政收入能力和实现各级财政自给能力均等化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晞  时文彦  
一、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理论概述财政收入结构,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财政收入内部各要素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反映财政收入中不同收入形式之间、不同来源之间的比例关系。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反映税收收入和各非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反映来源于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伦  
纵向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在分税制下,除非中央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否则其集中财政收入的过程可能导致实际的均衡税率过高。2001年底国务院确定的所得税分成规则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关系和均衡税率的角度对规则变化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使规则变化后的均衡税率尽量向帕累托有效状态靠拢,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财政体制以克服规则变化对地方政府造成的负外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炜  
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政策是在经济过热 ,政府主要致力于抑制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的条件下建立的。尽管在 1998年以后 ,国家应对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经济趋势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 ,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调整。财政收入政策的缺陷与税收征管的不到位相互交织 ,影响了财政政策调整目标的实现。不容置疑 ,税收征管的重点是防范税收收入流失 ,而目前税收流失的问题仍是一项非常严峻和棘手的问题 ,也是需要综合治理的难题。防止税收流失不仅需要税务部门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 ,也需要对财政收入政策进行合理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清成  
河南省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研究夏清成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高、过低或不正常变动,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对1980年以来河南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动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毛捷  杨志勇  
政府间横向竞争虽能解释中国经济成功转型背后的逻辑,但其效应却与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上升矛盾。在此背景下,政府间纵向竞争被纳入研究的视野。经典文献认为,当上、下级政府围绕共同税基展开竞争时,由于公共池塘效应的存在,均衡税率会走高。但中国的税权配置与标准的财政联邦制有很大差别,因此纵向竞争能否纠正横向竞争引发的逐次均衡,有待检验。假定中央政府掌握调整名义税率及税收分成比例的权力,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发现,纵向竞争未必能纠正逐次均衡结果,其效应与税权配置挂钩,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发现。通过对基准模型的拓展,本文最后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占比呈U型变化的原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永斌  姜大广  
本文分析了财政收入增长和税收增长超GDP增长的原因,其主要结论为:从1994~2011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8.66%,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为15.90%,非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为2.76%,税收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在税收增长的研究中,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总税收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弹性为0.29,有悖于经验的结果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GDP存在严重低估的结果造成的;总税收增长对征管因素增长率的弹性为0.67,税收征管因素对促进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作用明显;总税收增长对二三产业总的结构变动弹性为0.58,产业结构变动对消费税增长影响明显。总税收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英  
本文针对税收筹划在我国的悄然兴起 ,通过考察我国近 2 0年来财政收入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税收筹划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指出税收筹划有利于我国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华颖  
企业年金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的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中一  吴群  宋立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改善财政收入状况于中一,吴群,宋立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三项基本任务:第一,振兴国家财政。第二,健全财政职能。第三,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基本消除财政赤字,控制债务规模。中央确定的财政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秀琴  
河南省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及其合意性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存在稳定可靠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收入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不是税收收入变化的原因。从长期看,正税清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提高河南省税收负担的根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冰洋  
长期以来,在财政分权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努力和最优税权配置选择的三个命题,说明中央政府在选择政府间税收分权形式时,时常面临加强中央财政收入集中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一对矛盾。1994年分税制改革蕴含的政府间税收分权契约变化,是由财政包干制下的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向分税制下分税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转变。这是推动十多年来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且使中央财政集中程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朱恺容  李培  
本文将中国式分权下的两个核心制度——税收分成制度与土地制度——联系起来,基于财政激励视角,研究税收分成对地方政府城市土地配置行为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县级政府面临的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变化对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配置产生的直接和交叉效应。利用1999—2011年间相匹配的市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数据和地级市市辖区分类型土地使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增值税分成通过财政利益效应显著正向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配置;营业税分成通过影响增值税的相对分成变化显著负向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配置。财政利益效应和财政压力效应的相互抵消,使得营业税分成变化对商住用地的配置效应较弱;增值税分成上升通过工业溢出效应和财政压力转嫁效应促使地方政府增加了居住用地的配置。基于财政自给率、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产业结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与财政激励理论预期结论一致。最后,文章还发现,增值税分成上升降低了工业用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果,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仍是未来改革的重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左翔  殷醒民  潘孝挺  
很多研究表明,中国式分权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本投入。免征农业税和相应的转移支付降低了基层政府的财政独立性,其影响与上述政策结果相似。利用河南省108个县级单位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减免农业税后的财政支出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受到免征农业税影响较大的县农业支出显著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显著下降。由于前者主要是由"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压力造成的,这说明财政收入集权强化了那些易于考核的政策目标的执行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