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4)
- 2023(14821)
- 2022(12768)
- 2021(11852)
- 2020(9712)
- 2019(22147)
- 2018(22117)
- 2017(42367)
- 2016(22865)
- 2015(25662)
- 2014(25904)
- 2013(25826)
- 2012(24115)
- 2011(22126)
- 2010(22369)
- 2009(20482)
- 2008(19685)
- 2007(17326)
- 2006(15563)
- 2005(14116)
- 学科
- 济(113262)
- 经济(113164)
- 管理(62322)
- 业(58289)
- 企(46183)
- 企业(46183)
- 方法(41131)
- 数学(35340)
- 数学方法(35007)
- 地方(30704)
- 中国(30009)
- 农(27536)
- 业经(23912)
- 学(23654)
- 财(20643)
- 农业(19103)
- 地方经济(17609)
- 制(17372)
- 环境(17044)
- 贸(16690)
- 贸易(16676)
- 和(16187)
- 易(15994)
- 融(15927)
- 金融(15924)
- 银(15683)
- 银行(15642)
- 理论(15548)
- 行(15130)
- 发(15062)
- 机构
- 大学(331540)
- 学院(330973)
- 济(138992)
- 经济(135979)
- 管理(128451)
- 研究(120013)
- 理学(109969)
- 理学院(108656)
- 管理学(106925)
- 管理学院(106331)
- 中国(89028)
- 科学(74037)
- 京(72306)
- 所(61418)
- 财(60713)
- 研究所(55770)
- 农(53130)
- 中心(52845)
- 江(49438)
- 财经(47887)
- 业大(47813)
- 北京(46651)
- 范(46224)
- 师范(45816)
- 院(43597)
- 经(43349)
- 经济学(41681)
- 农业(41084)
- 州(40360)
- 师范大学(37147)
- 基金
- 项目(221833)
- 科学(174078)
- 研究(163949)
- 基金(159001)
- 家(138372)
- 国家(137191)
- 科学基金(117022)
- 社会(102955)
- 社会科(97479)
- 社会科学(97453)
- 省(87209)
- 基金项目(84621)
- 自然(74768)
- 教育(73833)
- 划(73207)
- 自然科(72930)
- 自然科学(72917)
- 自然科学基金(71562)
- 编号(67136)
- 资助(65187)
- 成果(54631)
- 发(52093)
- 重点(50012)
- 部(48186)
- 课题(46984)
- 创(45455)
- 创新(42421)
- 发展(41914)
- 国家社会(41889)
- 科研(41553)
- 期刊
- 济(165053)
- 经济(165053)
- 研究(104438)
- 中国(67452)
- 学报(50685)
- 农(49102)
- 管理(48731)
- 科学(48292)
- 财(43364)
- 教育(38363)
- 大学(37944)
- 学学(35601)
- 农业(34199)
- 融(30686)
- 金融(30686)
- 技术(29848)
- 经济研究(26419)
- 业经(26265)
- 财经(23468)
- 问题(20907)
- 经(20110)
- 图书(18176)
- 技术经济(17635)
- 业(17189)
- 资源(16348)
- 理论(16269)
- 科技(16162)
- 现代(15454)
- 商业(15141)
- 世界(14743)
共检索到50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志电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壮大河南县域经济对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其次对河南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县域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人均财政收入低、地方政府缺乏对经济和社会的调控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推进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发展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阎艳
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河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莉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着力发展工业,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点,同时县域工业的发展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抓住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飞跃。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1.1科教兴国是国外已经成功的加速经济发展的经验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走科教兴国之路迅速强盛起来的。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早在17世纪就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鼓励科教工作者从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安晓明
总体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呈集聚式发展,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产业脆弱性比较明显,亟待转型发展。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融资困难且风险高,科技创新要素不足,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等。加快河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可以从打破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着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河南 县域经济 转型 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浩
交通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表明,铁路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等级公路;尽管不同交通线路的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来看,河南省优越的交通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键词:
交通优势 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既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也面临着融入区域发展的机遇。目前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产业尚未联动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县域间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县域经济亟需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划分层次进行梯度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构建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既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也面临着融入区域发展的机遇。目前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产业尚未联动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县域间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县域经济亟需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划分层次进行梯度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构建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姗姗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前期,二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有限,产业集群未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方式。
关键词:
河南省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基于2006年~2012年河南省108个县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就业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被解释变量,利用静态面板估计、动态面板估计和交互项估计等实证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均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更强;伴随地区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都会更加显著;伴随地区服务业占比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有所下降,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有所增加;伴随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减弱,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不断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县域 城镇化 河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保建 吴萍
县域经济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动力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细胞而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作为具有双重身份 (即西部地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 )的云南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在借鉴其他省区的经验模式基础上 ,结合本省省情、各县、市自己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战略 ,并尽快实施 ,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及边疆的安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德友 陆玉麒
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产业部门分解的方法,依据河南省2000—2009年各县域单元的人均GDP数据,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单元的区域差异程度、动态变化的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第二产业区域差异是构成河南县域经济总体差距的决定因素;县域经济差异波动增大,产业结构效应是推动县域经济差异拉大的主要原因,而集中效应对县域经济差距有缓解作用,集中效应的不断下降超过了结构效应的增加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进而不断的缓解县域经济差距。因此,推动非农产业在各县域单元间均衡发展是缓解河南县域经济差异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加快推进农区县域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实现河南省县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基尼系数 产业结构 河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3)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依赖区内初级生产要素的低级发展阶段,高等生产要素发育较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实力评价 空间差异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闵敏 苗长虹 胡志强 钟佳慧
构建加权地形修正系数的交通优势度模型,对河南省126个县市的交通优势度进行测算。在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交通优势度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类圈层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大体表现为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2)河南省交通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部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修正后西部山区交通环境被高估的情况有所改善,基于修正后的交通优势度模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结果更为符合客观事实;(3)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低度协调耦合型为主,绝大多数县市交通发展超前,交通对经济的正反馈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海峰 苗洁 杨志波
本文阐述了近些年来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强调了发展好县域经济在实现河南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要认清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呈现的阶段性新特征和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进而,本文提出了新时期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以及推进河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需要采取的系列政策和措施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科学发展 河南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