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9)
- 2023(5325)
- 2022(4425)
- 2021(4268)
- 2020(3422)
- 2019(7897)
- 2018(8011)
- 2017(13841)
- 2016(7919)
- 2015(9097)
- 2014(9266)
- 2013(8919)
- 2012(8591)
- 2011(7869)
- 2010(8088)
- 2009(7544)
- 2008(7901)
- 2007(7584)
- 2006(6807)
- 2005(5947)
- 学科
- 济(31243)
- 经济(31216)
- 管理(23735)
- 业(21236)
- 企(18126)
- 企业(18126)
- 地方(10481)
- 中国(10084)
- 农(10031)
- 方法(9998)
- 业经(7905)
- 数学(7845)
- 数学方法(7573)
- 学(6779)
- 制(6646)
- 财(6577)
- 农业(6377)
- 策(6021)
- 理论(6020)
- 贸(5727)
- 贸易(5721)
- 划(5554)
- 易(5524)
- 和(5496)
- 教育(5288)
- 技术(5045)
- 地方经济(4966)
- 银(4941)
- 银行(4930)
- 环境(4787)
- 机构
- 学院(112463)
- 大学(110824)
- 研究(40437)
- 济(39680)
- 管理(38901)
- 经济(38456)
- 理学(31751)
- 理学院(31318)
- 中国(30612)
- 管理学(30526)
- 管理学院(30313)
- 科学(26148)
- 京(24425)
- 所(21023)
- 农(19128)
- 财(19077)
- 研究所(18881)
- 江(18658)
- 中心(18598)
- 范(17008)
- 师范(16825)
- 业大(16063)
- 州(15995)
- 北京(15726)
- 省(15245)
- 农业(14997)
- 技术(14982)
- 院(14957)
- 南(14250)
- 财经(13967)
- 基金
- 项目(69096)
- 科学(52675)
- 研究(51757)
- 基金(46401)
- 家(40620)
- 国家(40222)
- 科学基金(33494)
- 社会(29744)
- 省(29417)
- 社会科(27926)
- 社会科学(27911)
- 教育(24561)
- 基金项目(23866)
- 划(23669)
- 编号(22723)
- 自然(21670)
- 自然科(21111)
- 自然科学(21108)
- 自然科学基金(20704)
- 成果(19770)
- 资助(19605)
- 课题(17223)
- 重点(16028)
- 发(15721)
- 年(14394)
- 部(14107)
- 创(13657)
- 项目编号(13477)
- 性(12822)
- 创新(12740)
共检索到188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旭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出是内陆地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继重庆之后河南也鲜明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招商引资,特别是FDI引资,是连接国际间要素资源、贸易、产业流动的纽带,必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在中原经济区所提供的更大开放平台上只有积极充分运用好FDI引资,才能在内陆开放中脱颖而出,成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FDI引资现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言荪 邢慧慧
本文首先认识内陆开放高地的内涵,然后分析重庆存在的约束和差距,最后结合对外国领事馆、外国商会和外资公司的走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充分认识投资环境的跨文化属性,建设跨文化环境、多元化文明环境和外国人生活社区;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支撑全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重庆的地位作用;尽快建成水陆空交通枢纽;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招商队伍和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汇聚智力,建立重庆市国际经济和国际事务的研究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强化市民环保意识,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增加智力引进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自身的造血机能。
关键词:
开放 内陆城市 重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伯坚
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晓舒
本文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认为河南省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相结合,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构建基于竞争优势的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模型,文章分析了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集群、企业集团等关键因素,提出从建立外贸支持体系,加快要素集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等方面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竞争优势 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开放型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泉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深化到内陆地区。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内陆地区要想创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在发展重点问题上慎重考虑。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现状的阐述出发,分析了内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晓柏 蒋金法
内陆老区开放高地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发挥后发潜力、兼蓄比较禀赋优势与开放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内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范式。通过一套开放高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的研究表明,赣南苏区的经济开放度位势在赣粤闽湘边区中尚不具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赣南苏区在开放高地潜力评价中处于有利的后发位势。因此,推动"双循环"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主导型经济、优化空间开放格局、实施开放型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利于"双循环"下赣南苏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双循环 内陆老区 开放高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志雄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关键词:
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 探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英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廖良美 陆田润 雷雅洁
中国自贸区是我国外贸下行压力下提振外贸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内陆自贸区对其区域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和开放高地建成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内陆自贸区、对外依存度,内陆开放高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湖北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内陆开放高地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短期内以提高湖北对外依存度为抓手,发挥自贸区建设作用,最终促进湖北实现内陆开放高地的建成目标,应积极采取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自贸区 对外贸易依存度 内陆开放高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安徽财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基础保障,积极推动构建内陆开放高标准大通道、高水平大平台、高效率大通关,推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统筹财力支持大通道建设一是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建设。2017年,安排29.25亿元,支持省投资集团做大注册资本金规模,进一步提升了省投资集团参与地方铁路建设的投融资能力;安排下达71.36
关键词:
大通关 大平台 内陆开放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云泰 张晓玲 杜官印
城市新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建设经验,城市新区建设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但现实中,各地新区规划和建设中经常出现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对城市新区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新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一民
成都虽然地处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不便,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正是这种地理上的封闭性成就了成都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都在中国宏观地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线和经济带的交汇点。秦汉以前,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已开通,并延续了2 000多年的发展。汉以后,张骞"凿空"西域,开通北方丝绸之路,成都的蜀锦等丝绸产品就一直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而在南北朝的两百多年间,当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受阻,北方丝绸之路中断时,以成都为起点,经过甘南、青海进入西域的"河南道",成为新的北方丝绸之路,使中国与亚欧国家的贸易一直未曾中断。秦汉以后,成都成为岷江...
关键词:
成都 一带一路 枢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仁星 郭斯炜 鲁瑞芸
"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排头兵,应紧抓并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将自身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的现状,发现其在产业结构、区域开放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高端产业集聚、完善空间开放格局、优化营商环境等对策。
关键词:
湖北 内陆开放新高地 中部崛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跃进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山西把握大势、善抓机遇、找准定位,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总书记讲话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文章以总书记讲话为指导,分析山西经济发展面临的大势和机遇,梳理近年来山西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探索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路径和措施。首先,应持续优化生态和营商环境,此为发展之本;其次,要发展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此为发展之剑;再次,应利用比较优势广泛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最后,政府要全力做好扩大对外开放的要素供给。
关键词:
山西 内陆地区 对外开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小刚
一、对“筑巢引鸟”与“借船出海”战略模式的评析 所谓“筑巢引鸟”,是指在对外开放的战略上,将有限的资金着力于进行内陆省份自身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投资环境,以达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所谓“借船出海”,是指将较多的建设资金投资于在沿海地区和其它对外开发的前沿地区的窗口建设,通过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以实现对外开放的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