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3)
- 2023(5345)
- 2022(4804)
- 2021(4406)
- 2020(4047)
- 2019(9551)
- 2018(9420)
- 2017(18389)
- 2016(10418)
- 2015(12080)
- 2014(12451)
- 2013(12583)
- 2012(11973)
- 2011(10942)
- 2010(11030)
- 2009(10369)
- 2008(10465)
- 2007(9618)
- 2006(8131)
- 2005(7291)
- 学科
- 济(46816)
- 经济(46777)
- 管理(25647)
- 业(25580)
- 方法(22998)
- 数学(20799)
- 数学方法(20630)
- 企(18903)
- 企业(18903)
- 农(14109)
- 地方(12939)
- 学(10980)
- 财(10877)
- 中国(10259)
- 农业(9402)
- 贸(9357)
- 贸易(9354)
- 易(9039)
- 业经(8330)
- 制(7419)
- 和(7201)
- 环境(7110)
- 地方经济(6601)
- 务(6393)
- 财务(6380)
- 财务管理(6359)
- 融(5952)
- 金融(5950)
- 企业财务(5947)
- 银(5920)
- 机构
- 学院(156163)
- 大学(155763)
- 济(62529)
- 经济(61104)
- 管理(56468)
- 研究(55639)
- 理学(48320)
- 理学院(47696)
- 管理学(46713)
- 管理学院(46427)
- 中国(40465)
- 科学(37839)
- 农(33742)
- 京(32734)
- 所(30266)
- 研究所(27883)
- 业大(27649)
- 财(27607)
- 农业(27068)
- 中心(25801)
- 江(23395)
- 财经(21899)
- 范(21113)
- 师范(20877)
- 北京(20740)
- 经(19644)
- 院(19528)
- 州(19468)
- 经济学(19323)
- 省(19190)
- 基金
- 项目(104673)
- 科学(79601)
- 基金(73386)
- 研究(72744)
- 家(65422)
- 国家(64917)
- 科学基金(53440)
- 社会(43688)
- 省(42845)
- 社会科(41244)
- 社会科学(41224)
- 基金项目(39860)
- 自然(35861)
- 划(35634)
- 自然科(34856)
- 自然科学(34842)
- 自然科学基金(34172)
- 教育(32917)
- 资助(30472)
- 编号(29893)
- 重点(24272)
- 成果(24113)
- 发(23533)
- 部(22550)
- 计划(21098)
- 课题(20976)
- 创(20817)
- 科研(20453)
- 创新(19584)
- 科技(19360)
共检索到22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洪洋 刘春奎 闫洪喜 孔旭 闫克玉 王国良
对河南主产烟区37个烤烟样品的14项主要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硫、有机钾、石油醚提取物总量、总灰分含量和氮碱比适宜,蛋白质含量和糖碱比略高,钾氯比稍低;②河南烤烟化学指标中糖碱比的变异系数(50.15%)最大,钾含量的变异系数(12.31%)最小;③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总灰分、糖碱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④烤烟钾、氯、有机钾含量、氮碱比和钾氯比在不同产区间差异显著;⑤烤烟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量、蛋白质、总灰分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在不同颜色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河南烟区 烤烟 化学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唯唯 赵铭钦 周伏叶 姜慧娟 刘鹏飞 程昌合
采集河南主产烟区C3F等级烟叶样品111份,测定烟叶的焦油量,并对烟叶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研究烤烟焦油量的区域特征差异及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烤烟叶焦油量的主要分布区间为16.0~22.0 mg/支,分布频率累计值为89.19%;豫西地区烟叶的焦油量最低,豫南烟区最高;对河南烤烟焦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氯含量。
关键词:
烤烟 焦油量 区域分布 化学成分 河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蕴 赵铭钦 卢叶 刘云 习红昂 王传兴
以NK4、S2007、豫烟5号、豫烟6号、8342、8302、NC89、红花大金元、Y041和云烟87等10个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烤烟打顶时以及打顶后10、20、30、40d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转化酶(invertase,Inv)、α-淀粉酶(amylase,AM)活性的变化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果表明:1)成熟前期豫烟5号和NK4的NR和Inv活性较高,烟株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强,其后持续减弱;成熟后期豫烟6号和NK4的AM活性较高,使得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强度减弱缓慢,有利于烟叶充分成熟;2)豫烟5号和NK4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均在最适范围内,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雅 马继良 曹凡宝 李正风 卢红
分析了云南19个县(市、区)烤烟品种K326的X2F、C3F、B2F 3个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通过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云南烟区划分为4类,即高氯低钾区、高钾低碱区、高糖低氯区、高碱低糖区,其中第2类和第3类烟区烟叶品质较好,主要分布在新平县、耿马县、马龙县、景东县和禄丰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丹丹 许自成 邢小军 张晓兵 刘丽
对2003~2005年四川省主产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变异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①四川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氯含量较低且变异性较大,钾氯比值较大但表现欠稳定。②四川烤烟不同部位间除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地点间化学成分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总糖、还原糖、钾、氯及钾氯比差异显著;年际间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表现较不稳定。③四川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显著高于进口烟叶,钾、氯含量则显著低于进口烟叶。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变异分析 四川烟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逄涛 宋春满 方敦煌 邓建华 邓云龙
本文对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和云烟87等云南烤烟主要栽培品种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要栽培品种间在多酚总量、草酸、十四酸、亚油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莰菲醇-3-0-芸香糖苷、3-羟基-2-丁酮、4-甲基-5H-呋喃-2-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4种异构体)、3-甲基-2-丁烯-1-醇、寸拜醇、新植二烯等化合物的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红花大金元在多酚总量、草酸、十四酸、亚油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莰菲醇-3-0-芸香糖苷、寸拜醇等化合物的含量上明显高于其它品种。K326在莰菲醇-3-0-芸香糖苷、寸拜醇等化合物的含量上明显低于其它品种。云烟85、...
关键词:
云南 烤烟 品种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晶 王连喜 朱勇 余凌翔 李琪
利用2003~2007年云南、福建两省烤烟K326的26个主要产地样品共390个,采用上、中、下烟叶具有代表性的B2F、C3F、X2F 3个等级,14项主要化学指标,对两个省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以及不同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具有各自特点,不同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比较既存在规律又具有差异性;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26个市、县3个等级(B2F、C3F、X2F)共计78个样本依据综合得分聚为5类,各类化学品质分类依次为最优、优良、良好、中等、一般。最优烟叶等级主要包括武夷山市C3F和X2F,江川县C3F和X2F、松溪县C3F和X2F、永安市C3F和X2...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国建
为研究烤烟品种CB-1化学成分变异情况,以上杭、宁化、长汀、尤溪、武夷山5个CB-1主产区2009,2010年烟叶样品为材料,对9个主要化学指标进行地区、等级差异比较,并与烤烟品种F1-35、云85、云87、红大和K326对比。结果表明:CB-1化学成分与地域有关,上杭、宁化、长汀3地较为接近,而与尤溪、武夷山差异较大;各部位间除氯含量外,均存在显著差异,B2F与C3F、X2F等级差异较大;CB-1与其它品种相比,钾含量差异最大,总体与云85较为接近,与红大、F1-35差异最大。
关键词:
翠碧1号 化学成分 变异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文峰 刘国顺 金一兵 邓明智 李霞 罗定棋 张永辉 雷晓 谢强
对泸州烟区两种主要土壤类型上的4个主要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外其它烟区的烤烟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其中糖类含量较高,烟碱含量较适宜,钾含量偏低,整体上化学成分组成比例较协调;与国内外其它烟区烤烟相比,泸州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仅次于云南和津巴布韦的烟叶,且糖碱比较高,烟碱含量各地区差异不明显,整体上泸州烟叶含量处于中间水平,钾含量较低,仅高于会理,烟叶氯含量高于云南、重庆、湖北,但稍低于适宜水平;经聚类分析,可以把泸州烟区与国内外其它几个烟区的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各分为两类。
关键词:
泸州烟区 烤烟 化学成分 比较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一琼 姚倩 程良琨 王宝林 刘超 马波波 张书伟 陈伟 李悦 白银帅 杨永锋
[目的]探索河南浓香型烤烟分切加工后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浓香型烟叶的分区加工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许昌C3F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段式分切处理,对叶面不同区位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区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分切区位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成分含量和CFI对分切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聚类分析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烟叶不同区位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含量和氮碱比呈现极显著差异。(2)浓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从叶尖部到叶基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规律,以L3区位的CFI最高,达到75.35,L10区位的CFI最低,为65.69。(3)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氯、氮碱比与分切区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叶尖部到叶基部,还原糖、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氮、氯含量和氮碱比总体呈上升的抛物线变化,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抛物线变化。(4)基于化学成分含量和CFI的聚类结果显示,将烟叶可分切为两段,CFI和感官质量均表现为上段(L1~L7)>整片>下段(L8~L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河南浓香型烟叶分上段(L1~L7)、下段(L8~L10)两部分加工,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王豹祥 邱立友 李芳芳 李晓强
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叶片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蛋白酶酶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蛋白酶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3个烤烟品种中的4种酶分别在陈化6或9个月时酶活性达到47.7 u/g、54.27 u/g、12 mg/g和4.74 u/g的最大均值。不同陈化时期3个品种烟叶中酚类物质和色素类物质的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陈化初期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12.92%和17.85%;3个品种烟叶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低,与陈化初期相比其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8.07%和...
关键词:
烤烟 陈化 酶活性 化学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小华 周冀衡 李晓忠 王勇 杨虹琦 陈新联 揭晓 张一扬
采集湖南主产烟区31个县66个乡镇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烤烟样本559份,测定了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总植物碱、蛋白质、总氮、钾、氯、硫含量,研究了湖南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烤烟总植物碱含量(均值3.161%)、硫含量偏高(均值0.885%)、氯含量偏低(均值0.289%);化学成分在部位间、年度间(除硫外)和3大烟区(除总植物碱外)间差异显著,品种(除钾和硫外)间差异不显著;除可溶性糖、还原糖、蛋白质、总氮、硫与氯,蛋白质与钾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都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相关性 湖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楚 李蒙 朱勇
以2004年云南省83个植烟县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和蛋白质)与大田期(5~8月)月值气象数据,分析了烟叶各化学成分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计算出各化学成分的气象因子影响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烟叶各化学成分的预测模型。根据2005年气象数据,预测了各植烟县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和蛋白质预测的根均方差百分率(RRMSE)分别为9.30%、9.87%、10.55%、60.40%和12.35%。总糖、还原糖、总氮和蛋白质预测值相对误差的空间分布表明,全省大部分烟区该4种化学成分的相对误差小于10%。结果说明,模型对总糖、还原...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会纳 向章敏 周淑平 张长云 张捷
为了摸清贵州烟叶原料质量,提高其可用性,以贵州4个烤烟产区的33个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广泛的差异,但还原糖含量在地区间稳定性较好;常规化学成分和众多香气成分都存在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之间的第Ⅰ典型相关系数(0.911**)达极显著水平,共得到6个与典型变量相关显著的性状,分别为烟碱、钾、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酸降解产物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迎姿 林北森 周文亮 赖洪敏 高华军
对2009—2010年广西百色8个植烟县92个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特征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百色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较适宜和协调,钾高、氯低特征较为明显,钾、总氮和氮碱比稳定性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较中部烟叶适宜;糖和淀粉含量在年度间出现较大波动,烟碱含量稳定;化学成分(除总氮外)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将8个产烟县按化学成分特性聚类,靖西、德保、西林、田林、隆林、那坡可聚为一类,这些植烟区烟叶各种化学成分较为适宜,是百色烟叶的主产区;乐业和凌云可聚为一类,这些植烟区烟叶糖含量较高,烟碱和挥发碱含量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