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0)
- 2023(8961)
- 2022(7393)
- 2021(6754)
- 2020(5376)
- 2019(12047)
- 2018(11583)
- 2017(22101)
- 2016(11884)
- 2015(13172)
- 2014(13265)
- 2013(13165)
- 2012(12803)
- 2011(11731)
- 2010(12305)
- 2009(11654)
- 2008(10691)
- 2007(9662)
- 2006(8871)
- 2005(8523)
- 学科
- 济(53212)
- 经济(53152)
- 业(30960)
- 管理(27769)
- 融(26647)
- 金融(26645)
- 中国(25051)
- 银(24044)
- 银行(24025)
- 行(23492)
- 企(22641)
- 企业(22641)
- 地方(22024)
- 农(16888)
- 业经(14049)
- 方法(13214)
- 制(13135)
- 财(12858)
- 农业(12252)
- 中国金融(11104)
- 地方经济(11052)
- 数学(11024)
- 数学方法(10916)
- 发(10399)
- 学(9883)
- 贸(9625)
- 贸易(9610)
- 易(9241)
- 环境(8562)
- 体(8265)
- 机构
- 学院(166494)
- 大学(162840)
- 济(70886)
- 经济(69214)
- 研究(65357)
- 管理(56296)
- 中国(56236)
- 理学(45906)
- 理学院(45255)
- 管理学(44561)
- 管理学院(44244)
- 科学(38604)
- 京(35836)
- 财(34706)
- 所(34324)
- 中心(30993)
- 研究所(30814)
- 农(29531)
- 江(26269)
- 财经(25825)
- 范(24746)
- 师范(24489)
- 北京(24014)
- 院(23269)
- 经(23185)
- 州(22966)
- 农业(22884)
- 经济学(22283)
- 业大(22169)
- 银(21682)
- 基金
- 项目(102269)
- 科学(79443)
- 研究(78897)
- 基金(70205)
- 家(60731)
- 国家(60107)
- 科学基金(50112)
- 社会(48971)
- 社会科(46432)
- 社会科学(46422)
- 省(42322)
- 基金项目(36476)
- 划(34750)
- 教育(34579)
- 编号(32899)
- 发(29574)
- 自然(29446)
- 资助(28752)
- 自然科(28689)
- 自然科学(28683)
- 自然科学基金(28123)
- 成果(27942)
- 课题(24425)
- 发展(24338)
- 重点(23927)
- 展(23925)
- 创(21742)
- 部(21561)
- 性(20593)
- 创新(20352)
共检索到28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永跃
金融发展的"重庆模式"表明:金融作为一个产业、一个经济部门,其发展本身也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直接贡献,甚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重庆为标尺,对河南、重庆两地金融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成长差异进行多维比较与思考,期待从中探索出河南金融业发展的劣势与差距,进而明确河南金融业今后追赶的方向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豆晓利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结合时序数据和时点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集聚四个层面对比分析了河南与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的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量性扩张、结构优化、运行效率还是在集聚效应方面,河南与东部沿海地区均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通过构造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河南与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发现河南区域金融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增长,比较而言,两者的互为因果关系尤为不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璞
重庆在结合自身实际,错位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金融产业,积极引导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效显著,对同处长江流域且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类似的湖北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重庆近年来的金融发展经验,探索了湖北金融发展的差距与问题,并结合湖北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中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在分析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模式及道路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河南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和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河南农业发展的实际,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之路;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努力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促进河南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先进适用农机的推广应用;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关键词:
台湾现代农业 发展道路 河南现代农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亚辉 杨遨郗 刘燕 杨庆媛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重庆市创设地票制度的初衷在于推动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但目前缺乏相应评估。论文根据1998—2020年间全国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2008—2020年地票交易数据和地票生成地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合成控制法系统评估了重庆市地票制度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票制度促进了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表现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劳动力供给、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以及耕地流失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下降。地票作为“杠杆”将城乡地域系统中“人—地—业—钱”各类要素进行耦合互动关联,助推城乡融合发展。鉴于地票制度已在全国多地试点,有必要探索如何实现城市近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远郊地票制度的联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平衡性调整;同时,政府应积极拓展地票制度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的功能,适度增加乡村振兴用地并将农村闲置用地恢复为生态用地,协同促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金峰
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战略思路,按照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也暴露出国民收入分配、城乡互动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本文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二是必须加快经济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三是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必须坚持理顺体制关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五是必须加强领导,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农地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它不但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农地金融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及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我国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制度 农地金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发曾
河南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历史启示王发曾城市的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城市的演化深刻反映了一定区域人文、社会、经济、环境演化的历史进程,也为区域城镇体系今后的发展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河南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我国的城市最早诞生于中原地区。本世纪70年代在河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农业大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法律现状等方面的比较,认为中国在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制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中国和美国金融科技发展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对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而且有助于中国金融科技更好地扬长补短、找准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浪潮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从共性来看,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都在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发展中都呈现出一定的风险外溢性,金融科技领域监管都经历由相对宽松到逐步强化的转变;从差异性来看,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在创新主体、服务对象以及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热点领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相对优势来看,美国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是底层技术创新力,而中国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应用和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为此,中国金融科技要顺应"千禧一代"消费者金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通过开放市场、互补合作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以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全面融入智慧生活场景,强化底层技术创新的持续支撑作用,同时加强监管协调、创新监管机制,借鉴"无异议函"等监管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杰 孙佳圣
文章通过介绍美国、日本科技金融发展概况,分析我国科技金融与外国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了大批科技支行,经营管控体系和外国科技银行的差距较大;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较多,真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很少;创业板市场成长较快,择优筛选机制缺失;股权众筹迅速崛起,监管制度设计比较落后;各级财政针对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与金融调节的结合运用缺失。文章提出以推动科技银行制度创新,破除分业经营体制的束缚;创新风险投资的运作和扶持机制,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增强创业板市场的筛选功能,推进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完善股权众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国际比较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明章 张欣
为做大做强河南金融产业,提升产业整体贡献率,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由河南省金融学会、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联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联合举办的"河南金融产业发展论坛"于2007年12月18日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联络办公室、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领导出席并作了主旨演讲,河南保监局、河南证监局、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交通银行郑州分行等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嘉宾演讲。河南省各家金融机构及各市金融学会100多名代表及河南几家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推动河南金融产业发展发表了各自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