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0)
- 2023(11877)
- 2022(10240)
- 2021(9450)
- 2020(8324)
- 2019(19133)
- 2018(19509)
- 2017(36651)
- 2016(20657)
- 2015(23297)
- 2014(23735)
- 2013(23031)
- 2012(21609)
- 2011(19512)
- 2010(19755)
- 2009(18674)
- 2008(18882)
- 2007(17114)
- 2006(15055)
- 2005(13687)
- 学科
- 济(78777)
- 经济(78664)
- 管理(59349)
- 业(54202)
- 企(44573)
- 企业(44573)
- 方法(33323)
- 数学(29125)
- 数学方法(28800)
- 财(24522)
- 农(24138)
- 制(22633)
- 中国(21156)
- 学(18915)
- 地方(18181)
- 业经(17821)
- 体(16551)
- 农业(15387)
- 务(14378)
- 财务(14335)
- 银(14298)
- 财务管理(14292)
- 银行(14259)
- 融(13835)
- 金融(13827)
- 行(13603)
- 企业财务(13539)
- 贸(13490)
- 贸易(13487)
- 易(13041)
- 机构
- 大学(289987)
- 学院(289777)
- 济(115188)
- 经济(112420)
- 管理(106222)
- 研究(101935)
- 理学(89921)
- 理学院(88875)
- 管理学(87232)
- 管理学院(86694)
- 中国(77980)
- 科学(64112)
- 京(62372)
- 财(58249)
- 农(55029)
- 所(53603)
- 研究所(48382)
- 江(47306)
- 中心(47123)
- 业大(46384)
- 财经(44185)
- 农业(42793)
- 经(39762)
- 北京(39490)
- 范(38947)
- 师范(38508)
- 院(37359)
- 州(36794)
- 省(36038)
- 经济学(35006)
- 基金
- 项目(189838)
- 科学(147131)
- 研究(138783)
- 基金(134114)
- 家(117954)
- 国家(116956)
- 科学基金(98103)
- 社会(85253)
- 社会科(80501)
- 社会科学(80472)
- 省(77774)
- 基金项目(71348)
- 教育(64624)
- 划(64127)
- 自然(63262)
- 自然科(61654)
- 自然科学(61632)
- 自然科学基金(60525)
- 编号(57367)
- 资助(54645)
- 成果(48143)
- 重点(43771)
- 部(41830)
- 课题(41245)
- 发(41012)
- 创(38786)
- 制(37730)
- 科研(36498)
- 创新(36442)
- 性(35623)
- 期刊
- 济(133421)
- 经济(133421)
- 研究(86738)
- 中国(65187)
- 学报(50383)
- 农(50164)
- 财(48306)
- 科学(44110)
- 管理(38153)
- 大学(38005)
- 教育(35916)
- 学学(35767)
- 农业(32706)
- 融(28497)
- 金融(28497)
- 技术(25532)
- 业经(22470)
- 财经(22261)
- 经济研究(20158)
- 经(19097)
- 问题(17814)
- 业(17360)
- 版(15520)
- 理论(13850)
- 科技(13668)
- 贸(13462)
- 技术经济(13439)
- 统计(13203)
- 资源(13128)
- 财会(12637)
共检索到448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慧敏 王爱民
通过对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及进程的研究,分别从农户经营林业、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生态建设三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结果表明清晰的私有林业产权制度,对林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改革中仍然存在配套措施不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林业发展 成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常玲 谷建才 张建华 孙淑娟 顾巍巍
重点论述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和目标,以及改革的实质、思路、主要内容。指出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造林绿化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资金开始向林业聚集,农民从林业中得到了更多实惠等,但依然存在思想不解放、确权发证工作困难、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认为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确权发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坚持政府协调,推动财政、保险等部门对林业的协作支持;加快配套政策的研究与改革。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河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芳 戴丽萍
河北省林权制度演进的动因主要包括国家意志的改变、农民需求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森林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等几个主要方面。以制度变迁理论、时间序列分析和供求理论对相应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诸多动因相互作用推动了河北省林权制度的演进。因而,在制定林权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关键词:
林权制度演进 动因分析 相互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蕾 黄雪丽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开展对于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安徽、河南3省4县市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深感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当前,需通过扩大公益林林权改革试点,逐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林权登记制度,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和优化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来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丽萍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 改革 经济学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莹 刘伟平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集体林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永安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勇 缪光平
通过对重庆市巴南区和铜梁县的调查表明,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贯彻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明晰产权、培育林业市场、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但也存在林地流转不规范、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制度缺失,林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林木处置权得不到落实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健全林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健全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改革机制,支持新型农民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7项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成效 问题 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珉 刘国顺 石大庆
在对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从拥护意愿、参与意愿及收入意愿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和交叉列联表定量研究,得出集体林权改革是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但是不同利益主体可能会采取不同实施行为,林权改革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因事制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芳 李眀扬
通过对河北省实行的不同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进行量化比较,造林业绩、林业投资总额、林业投资结构以及林业总产值等几个方面的结果都显示,私有化的林权制度安排会推动林业的建设;而集体化的林权制度安排可能会成为林业发展的制约。
关键词:
林权 制度安排 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改革 成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已取得的成效。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林权证抵押贷款相关制度、森林保险制度等关键性制度障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山东省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已取得的成效。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林权证抵押贷款相关制度、森林保险制度等关键性制度障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山东省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万琼 李忠 刘攀
文章通过梳理《物权法》涉林内容,总结了《物权法》在推进贵州省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及贵州省落实《物权法》涉林内容采取的举措,分析了《物权法》推进贵州省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明晰产权工作基本完成,林权抵押贷款快速增长,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经营模式得到推广,盘活了林下经济,加快了林业补助资金的兑现。指出了《物权法》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璨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等方面,中国集体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采用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的观念改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采取功能、权力、自适应学习和同构等形式,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复演化博弈,中央政府为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介入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呈现的间歇性均衡和多重均衡是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持续演化博弈的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崇义县在全国森林分类改革及定向培育示范县的基础上,2004年8月以来进行了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同时进行了构建新型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的配套改革,实现了林业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及林业部门职能的转换,调整了林业经营利益格局,调动了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文章介绍了其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规模、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及配套改革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