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7)
2023(11037)
2022(9883)
2021(9203)
2020(7819)
2019(18104)
2018(18046)
2017(34753)
2016(19232)
2015(21510)
2014(21576)
2013(21343)
2012(19428)
2011(17351)
2010(17130)
2009(15581)
2008(14940)
2007(12947)
2006(11224)
2005(9426)
作者
(56305)
(46565)
(46045)
(44028)
(29347)
(22598)
(20883)
(18609)
(17711)
(16462)
(16138)
(15721)
(14551)
(14531)
(14291)
(14143)
(14035)
(13678)
(13201)
(13103)
(11771)
(11259)
(11123)
(10464)
(10440)
(10400)
(10227)
(10148)
(9421)
(9321)
学科
(75087)
经济(75010)
管理(53861)
(49899)
(40951)
企业(40951)
方法(36556)
数学(31985)
数学方法(31599)
(21578)
地方(18801)
(18685)
中国(17604)
(17426)
业经(16680)
环境(15971)
农业(14761)
(13086)
理论(12398)
技术(11870)
(11730)
(11665)
贸易(11659)
(11269)
(11205)
(11148)
财务(11143)
财务管理(11124)
企业财务(10514)
资源(10388)
机构
大学(265819)
学院(264967)
管理(110275)
(99394)
经济(97020)
理学(96112)
理学院(95064)
管理学(93378)
管理学院(92957)
研究(88045)
中国(63133)
科学(59157)
(57192)
(46338)
业大(45107)
(44321)
(42623)
研究所(41194)
中心(40070)
(38082)
(36035)
北京(35994)
农业(35928)
师范(35736)
财经(34874)
(33024)
(31705)
(31251)
师范大学(29003)
经济管理(28868)
基金
项目(193408)
科学(150957)
研究(139270)
基金(138181)
(121265)
国家(120293)
科学基金(102972)
社会(85073)
社会科(80503)
社会科学(80474)
(78664)
基金项目(75376)
自然(69307)
自然科(67530)
自然科学(67514)
自然科学基金(66252)
(64963)
教育(62792)
编号(57037)
资助(56516)
成果(44168)
重点(43403)
(41305)
(41241)
(39600)
课题(39149)
科研(37245)
创新(36951)
计划(36199)
大学(34925)
期刊
(107829)
经济(107829)
研究(72464)
中国(47507)
学报(45088)
科学(41740)
(40753)
管理(36703)
大学(33559)
学学(31602)
(30421)
农业(28879)
教育(28705)
技术(23286)
业经(19157)
(17180)
金融(17180)
资源(15983)
财经(15334)
经济研究(15117)
科技(15074)
(14974)
图书(14498)
林业(14492)
问题(13731)
技术经济(13252)
理论(13087)
(12866)
(12512)
实践(12346)
共检索到372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洁  杨江澜  谷建才  陆贵巧  肖永青  
要: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河北省11个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11个地市级区域中,仅有廊坊市全技术效率值为1,表明其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配置合理;其他10个地市级区域的全技术效率均低于1,表明其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冗余。投入冗余率较高的植被恢复类型是封山育林,表明在现有产出的生态效率水平下,封山育林的投入面积过多;产出不足率较高的指标是涵养水源,表明在现有投入水平下,涵养水源的产出有待提高。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福民  梁丽霞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5县退耕还林实施情况与所取得的成效作概述与分析。找出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补偿收益不确定性、退耕户开辟新的增收能力弱等问题是后期成果巩固的关键困素。据此,相应提出了工程政策建议。包括:适度控制退耕还林规模,工程实施应赋予农户自由选择权,调整完善工程相关制度,扶持后续产业发展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海兴  郑风田  王立群  
本文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和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利用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业耕地呈下降趋势,林地大幅度上升,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在生态建设总体需要和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制定了耕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了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了对退耕林地的经营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民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省域还是从县域范围来看,退耕还林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都很小,但对退耕县的畜牧业、劳动力剩余、种植业结构以及退耕还林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却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据此,本项研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郑风田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概述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情况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工程实施以来,在产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与农村社会运行的关系如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从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农村社会生活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璇  郭轲  王立群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直接关系到退耕农户的利益,也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巩固。文章站在退耕还林两轮补贴即将到期的时点上,对河北省张北县和易县退耕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户对未来补偿政策可能变化的响应,并进一步对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若停止补偿,有发生毁林复耕的可能;调查区退耕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均值为2350.5元/hm2·年,且地区差异较大;农户年龄、退耕地沙化程度、退耕地目前纯收益、农户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认知、退耕地机会成本评估和退耕补贴影响程度对农户的后续受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实施,2002年全面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完成国家投资127亿元,完成国家下达造林任务2657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947万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710万亩。全省退耕还林工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进春  朱玉鑫  姚顺波  
客观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对优化工程管理方案和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带有区域虚拟变量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2000-2019年贵州省84个县(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进行测算,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估算贵州省的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规模。研究表明:(1)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贵州省植被覆盖状况,2000-2019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增长了14.8233%,年均增长率为0.7412%;在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植被覆盖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从地区看,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为1.3002/百亿元,高于非石漠化地区的1.1279/百亿元;从县(区)看,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有效的县(区)共76个,其中21个县(区)的投资效率超过4.9914/百亿元,23个县(区)投资效率不足1.9888/百亿元,贵州省财政投资效率大致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县(区)GDP每增加1000元,政府需要拿出13.3元进行植被恢复才能保证现有生态质量不下降。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应把补偿资金优先分配到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较高的区域,并对财政投资效率较低的区域实行资金审计与管理,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适度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慧敏  吴铁雄  
京津风沙源金融支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理念执行阻滞、项目支持力度不够、涉农金融机构扶持力度不大、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创新金融产品种类不多、评级授信客户少和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而后续产业企业的自身缺陷、金融、政策及法律制度等因素又是制约金融支持后续产业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后续产业应向深层次、多样化发展壮大,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后续产业政策环境并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担保体系和建立金融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超学  文冰  
以碳汇为生态指标,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级政府支付能力、县域经济中农业贡献率、农户后续生机情况等社会经济指标,采用相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比例变换法规范指标值,然后对云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29个县(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之分为3个等级,建议不同等级的县(区)实施不同的补偿额度,同一等级内实施不同的补偿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郑宇梅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张文彬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一般通过政府和农户签订委托——代理契约的形式实施,设计最优的激励契约成为后退耕还林时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不同类型农户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契约的设计问题,探讨政府与高技术农户和低技术农户之间生态补偿契约的效率问题。研究显示,政府和农户经济收益信息的不对称会使高技术农户低报自己的收益以获得信息租金,获得高于标准支付的生态补偿支付,增加契约的激励成本;而低技术农户获得低于标准支付的生态补偿支付,影响农户退耕还林的意愿,增加契约的摩擦成本。最后讨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如何减少生态补偿契约效率损失的对策,提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契约的设计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池  马履一  
为解决河北平山研究区土壤肥力低下和造林树种生长缓慢的问题,该文以肥料施用技术为研究重点,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案,以平山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核桃、花椒、侧柏)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量指标(株高、地径)和土壤养分含量指标,寻求主要造林树种的施肥方案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案都能显著促进造林树种的生长。施用纯化肥1年后核桃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平均提高39.3%和106.9%;施用2年后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平均提高13.7%和169.7%。回归分析表明,纯化肥施肥方案中以93 g/株施肥量(m(N)∶m(P2O5)∶m(K2O)=14∶8∶12)效果最佳。在纯化肥基础上增加微生物肥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