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8)
2023(5590)
2022(4815)
2021(4539)
2020(3824)
2019(8522)
2018(8369)
2017(16152)
2016(9343)
2015(10284)
2014(10333)
2013(10131)
2012(9843)
2011(8816)
2010(9265)
2009(8661)
2008(8663)
2007(8136)
2006(7631)
2005(6896)
作者
(27155)
(22628)
(22133)
(21680)
(14376)
(10718)
(10049)
(8793)
(8626)
(8480)
(7815)
(7724)
(7315)
(7304)
(7293)
(7028)
(6674)
(6626)
(6608)
(6577)
(5857)
(5784)
(5465)
(5248)
(5221)
(5204)
(5057)
(4971)
(4596)
(4493)
学科
(32892)
经济(32849)
管理(24591)
(23340)
(16755)
企业(16755)
(14813)
地方(12292)
中国(10221)
方法(9884)
农业(9812)
(9525)
数学(8695)
(8604)
数学方法(8492)
(8329)
(8096)
业经(7787)
(6612)
贸易(6605)
(6416)
(6392)
银行(6388)
及其(6231)
环境(6229)
(6168)
(6047)
税收(5842)
(5788)
政策(5685)
机构
学院(125348)
大学(122826)
(50525)
经济(49069)
管理(47575)
研究(46757)
理学(38720)
理学院(38310)
中国(37812)
管理学(37652)
管理学院(37422)
科学(28545)
(27053)
(26157)
(24630)
(24246)
(24064)
中心(22870)
研究所(21483)
(20811)
业大(20164)
财经(18535)
(18503)
农业(18370)
(18231)
师范(18118)
(17901)
北京(17572)
(16516)
师范大学(14087)
基金
项目(78428)
科学(61010)
研究(60062)
基金(53823)
(46771)
国家(46304)
科学基金(39006)
社会(35424)
(34287)
社会科(33433)
社会科学(33426)
基金项目(27874)
教育(27187)
(26930)
编号(25594)
自然(25369)
自然科(24654)
自然科学(24648)
自然科学基金(24166)
资助(22723)
成果(21555)
课题(19220)
(18126)
重点(17937)
(16691)
(15608)
(15552)
(15258)
发展(14750)
科研(14682)
期刊
(68026)
经济(68026)
研究(41808)
中国(31341)
(22984)
(19278)
学报(18511)
科学(18169)
教育(17837)
(17355)
金融(17355)
管理(17308)
农业(14981)
大学(14636)
学学(13453)
业经(12367)
技术(11377)
经济研究(8681)
问题(8610)
财经(8574)
资源(8196)
(7503)
林业(7503)
(7402)
图书(6984)
(6927)
国际(6405)
科技(6142)
(6070)
(6068)
共检索到215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福民  梁丽霞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5县退耕还林实施情况与所取得的成效作概述与分析。找出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补偿收益不确定性、退耕户开辟新的增收能力弱等问题是后期成果巩固的关键困素。据此,相应提出了工程政策建议。包括:适度控制退耕还林规模,工程实施应赋予农户自由选择权,调整完善工程相关制度,扶持后续产业发展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洁  杨江澜  谷建才  陆贵巧  肖永青  
要: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河北省11个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11个地市级区域中,仅有廊坊市全技术效率值为1,表明其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配置合理;其他10个地市级区域的全技术效率均低于1,表明其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冗余。投入冗余率较高的植被恢复类型是封山育林,表明在现有产出的生态效率水平下,封山育林的投入面积过多;产出不足率较高的指标是涵养水源,表明在现有投入水平下,涵养水源的产出有待提高。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民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省域还是从县域范围来看,退耕还林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都很小,但对退耕县的畜牧业、劳动力剩余、种植业结构以及退耕还林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却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据此,本项研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海兴  郑风田  王立群  
本文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和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利用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业耕地呈下降趋势,林地大幅度上升,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在生态建设总体需要和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制定了耕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了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了对退耕林地的经营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时民  
截至2005年底,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900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400万hm2,中央财政已投入103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1870个县、3200万农户、1.23亿农民。调研表明,退耕还林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发挥工程已逐渐显现的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政策,区别对待,分别实行继续补助、延长年限、不再补助、产业扶持等政策,建立促进区域发展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郑风田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概述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情况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工程实施以来,在产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与农村社会运行的关系如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从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农村社会生活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慧敏  吴铁雄  
京津风沙源金融支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理念执行阻滞、项目支持力度不够、涉农金融机构扶持力度不大、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创新金融产品种类不多、评级授信客户少和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而后续产业企业的自身缺陷、金融、政策及法律制度等因素又是制约金融支持后续产业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后续产业应向深层次、多样化发展壮大,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后续产业政策环境并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担保体系和建立金融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实施,2002年全面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完成国家投资127亿元,完成国家下达造林任务2657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947万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710万亩。全省退耕还林工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璇  郭轲  王立群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直接关系到退耕农户的利益,也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巩固。文章站在退耕还林两轮补贴即将到期的时点上,对河北省张北县和易县退耕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户对未来补偿政策可能变化的响应,并进一步对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若停止补偿,有发生毁林复耕的可能;调查区退耕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均值为2350.5元/hm2·年,且地区差异较大;农户年龄、退耕地沙化程度、退耕地目前纯收益、农户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认知、退耕地机会成本评估和退耕补贴影响程度对农户的后续受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林权是现代林业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的林权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生态、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工程区域的广泛性和区域综合条件的异质性,要求林权安排的多样性。工程目标的复合性与林权政策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影响产权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政策及其经营管理形式的基本特征,从林权的初始安排、工程实施过程中林权组合以及林权安排的时空差异等角度,研究退耕还林工程林权的长期有效性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工程林权制度安排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瓅  王立群  
通过对我国实施退耕还林的辨证阐述,对工程的生态学和经济学动因进行了探索。在生态上,退耕还林主要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经济学上,从农民、地方和国家的角度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当前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铸  
新政治经济学是二战后西方社会出现的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门学术流派。依据新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退耕还林工程属于公共物品,农民具有"经济人"属性。为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目标,应当在政府和退耕农民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激励相容的契约关系:第一,继续完善供给机制,增强农民从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第二,建立退耕生态林产权收购制度,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可预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