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0)
- 2023(9912)
- 2022(8312)
- 2021(7752)
- 2020(6607)
- 2019(14798)
- 2018(14935)
- 2017(27608)
- 2016(15694)
- 2015(17383)
- 2014(17731)
- 2013(17232)
- 2012(15858)
- 2011(13945)
- 2010(14184)
- 2009(13391)
- 2008(13445)
- 2007(11937)
- 2006(10613)
- 2005(9773)
- 学科
- 济(57054)
- 经济(56964)
- 管理(49992)
- 业(44854)
- 企(36983)
- 企业(36983)
- 财(33593)
- 制(21151)
- 方法(20326)
- 农(19593)
- 中国(18336)
- 数学(17553)
- 数学方法(17396)
- 体(16291)
- 地方(15586)
- 务(15485)
- 财务(15455)
- 财务管理(15405)
- 企业财务(14679)
- 业经(14308)
- 财政(14132)
- 体制(12872)
- 农业(12569)
- 学(12494)
- 银(12140)
- 银行(12115)
- 行(11458)
- 政(11416)
- 融(11310)
- 金融(11303)
- 机构
- 学院(211673)
- 大学(210351)
- 济(87085)
- 经济(85119)
- 管理(76066)
- 研究(74780)
- 理学(64300)
- 理学院(63588)
- 管理学(62544)
- 管理学院(62147)
- 中国(57718)
- 财(53301)
- 科学(44474)
- 京(44340)
- 所(38373)
- 财经(37068)
- 农(36841)
- 江(35582)
- 研究所(34000)
- 中心(33754)
- 经(33343)
- 业大(30510)
- 农业(28327)
- 省(28273)
- 范(28177)
- 师范(27842)
- 北京(27729)
- 经济学(27546)
- 院(27312)
- 财经大学(26850)
- 基金
- 项目(137207)
- 科学(107645)
- 研究(103719)
- 基金(97438)
- 家(84329)
- 国家(83573)
- 科学基金(71396)
- 社会(65679)
- 社会科(62136)
- 社会科学(62120)
- 省(57512)
- 基金项目(51243)
- 教育(48430)
- 划(45686)
- 自然(44026)
- 自然科(42937)
- 自然科学(42922)
- 编号(42266)
- 自然科学基金(42126)
- 资助(39360)
- 成果(36175)
- 重点(31788)
- 课题(31289)
- 制(30866)
- 部(30810)
- 发(29964)
- 创(28362)
- 性(27810)
- 国家社会(26940)
- 创新(26737)
共检索到34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子达
本文主要分析2006年以来河北省各级次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变动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河北省省本级财政收入集中度较低,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省本级有必要集中一部分财力,便于对下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推进全省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级次结构 财政体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璟莉
一、财政体制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满足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渐趋稳定。1994年财政分税制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稳定区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全国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绩
财政收入是衡量政府财力的主要指标,分析财政收入的结构和质量对于提高财政收入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的财政收入存在增长较慢、波动较大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稳定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财政收入来源。必须调整结构、力促转型,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培育财源,增强财政增收的持续后劲;积极调控、保障运行,支持纳税大户做大做强;强化管理、创新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源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财政虽然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革的工作成效和进展并没有达到与财政投入相匹配的预期效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出现了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本文就河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状和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综述,为财政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 医改 可持续发展 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志伟 李立新 韩亚南
医改以来,河北省各级财政部门在探索财政投入机制方面狠下功夫,注重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激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增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体现了此次医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导向,增强了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运转。
关键词:
河北财政 医改 评价 主要经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森
由于受交易成本的制约,管辖范围小、涉及人数少的"小政府"作为降低公共产品供给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首先得以形成。而后,为降低受益范围超出小政府辖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的交易成本,更高层次的政府得以出现。政府级次化降低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横向交易成本却增加了纵向交易成本,当横向交易成本的减少额与纵向交易成本的增加额在边际上相等时,政府级次达到均衡。由此看来,基层政府具有"逻辑先在性",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来构建财政体制是值得商榷的。财政体制的构建从逻辑上讲应该是"自下而上"授权而不是"自上而下"分权。
关键词:
政府级次 公共产品 交易成本 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杰刚 胡德仁 朱云飞
对财政收入运行的绩效分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财政收入的"量",即收入规模,包括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绝对量指标包括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情况,相对量指标包括人均财政收入情况。二是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张斌
减少政府财政级次,推进“乡财县管”和“强县扩权”改革,为最终构建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体制奠定基础的总体改革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中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应当重视当前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鼓励和允许多种模式的地方财政体制并存发展,避免自上而下、“一刀切”式的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医改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体现在医改是个历史性难题,从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至今,已有130年历史。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大多是从医疗保险起步的,并随着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大"体现在医改是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推进医改,但在改革中都遇到重重困难,美国奥巴马医改新政举步维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尚处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朱云飞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从河北情况看,2005年实施"扩权强县"改革,省政府对22个扩权县(市)实行财政直管。2009年又对43个产粮大县实行与扩权县相同的省财政直接管理模式。目前,直管县数量增加到92个,占全省县(市)的68%,直管范围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与中央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总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赵大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是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辖区财政责任"为核心的分税分级财政的构想,即建立辖区财政体制。该体制是一种立体的分级模式,不同于注重本级财政的平面分级模式,更适合我国以"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治理架构,也更有利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贯彻落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勇
财政是有"魂"的,财政的"魂"就是财政理念,财政的理念是财政的价值观,是财政的宗旨。财政理念对财政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深刻地约束和推动着财政的进步。现代财政理念集中体现为"法治、民主、公共、效益"四种基本观念凝练现代财政理念应该寻找财政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财政的核心理念应该基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彬 杜两省
营改增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不等于全国财政收入减少,试点阶段短期内营改增对全国财政收入甚至有增加的效果。当然,这一效应会迅速趋弱,中期会减少税收,长期又会增加税收。利用ARIMA模型评估的2014年减税效应只有755亿元,全面扩围年减税效应估计不超过2300亿元;用OLS估计2014年营改增效应是减少税收3833.33亿元,全面扩围估计形成减税效应11420亿元。由于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失去营业税主体税种,因此,中央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注重建立激励相容的财税体制,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分成比例。调整后的分税制应该继续保持一定的弹性,不宜采取全国"一刀切"模式。
关键词:
营改增 财政收入 减税效应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成军 王瑜
建立科学、规范的县乡财政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2005年10月,河北省针对县乡财政体制复杂多样、形式各异的现状,出台了《关于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县乡财政体制的两种模式,以期破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