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15)
- 2023(22020)
- 2022(18860)
- 2021(17564)
- 2020(14825)
- 2019(33744)
- 2018(33363)
- 2017(63122)
- 2016(34568)
- 2015(39086)
- 2014(38647)
- 2013(37812)
- 2012(34995)
- 2011(31516)
- 2010(31851)
- 2009(29384)
- 2008(28964)
- 2007(26035)
- 2006(23235)
- 2005(20614)
- 学科
- 济(134817)
- 经济(134589)
- 管理(108165)
- 业(100132)
- 企(84991)
- 企业(84991)
- 方法(55795)
- 数学(46158)
- 数学方法(45516)
- 中国(40320)
- 农(38591)
- 财(37929)
- 业经(33774)
- 地方(32432)
- 制(30711)
- 学(29768)
- 农业(25644)
- 理论(25185)
- 技术(24725)
- 银(24396)
- 银行(24334)
- 务(23469)
- 财务(23365)
- 财务管理(23308)
- 行(23205)
- 和(23143)
- 贸(23008)
- 贸易(22988)
- 融(22562)
- 金融(22554)
- 机构
- 大学(479805)
- 学院(478506)
- 管理(187465)
- 济(187463)
- 经济(183064)
- 研究(162642)
- 理学(159198)
- 理学院(157345)
- 管理学(154510)
- 管理学院(153597)
- 中国(125544)
- 京(105117)
- 科学(100323)
- 财(91875)
- 所(81805)
- 农(78790)
- 中心(75040)
- 江(74815)
- 研究所(73743)
- 业大(70676)
- 财经(70624)
- 北京(66831)
- 范(65380)
- 师范(64698)
- 经(64064)
- 农业(61095)
- 州(59934)
- 院(59581)
- 经济学(55621)
- 省(52766)
- 基金
- 项目(319877)
- 科学(251504)
- 研究(236011)
- 基金(229520)
- 家(199595)
- 国家(197852)
- 科学基金(170272)
- 社会(148278)
- 社会科(139941)
- 社会科学(139900)
- 省(127032)
- 基金项目(121159)
- 自然(109887)
- 教育(109658)
- 自然科(107339)
- 自然科学(107311)
- 划(106079)
- 自然科学基金(105353)
- 编号(96871)
- 资助(93661)
- 成果(79787)
- 重点(71781)
- 发(69926)
- 部(69859)
- 课题(68085)
- 创(68078)
- 创新(63160)
- 科研(60516)
- 国家社会(60135)
- 教育部(59998)
- 期刊
- 济(217622)
- 经济(217622)
- 研究(144874)
- 中国(108518)
- 学报(75945)
- 管理(74533)
- 财(73447)
- 农(72418)
- 科学(69847)
- 教育(62485)
- 大学(58552)
- 学学(54481)
- 农业(49133)
- 融(46473)
- 金融(46473)
- 技术(44482)
- 业经(36408)
- 财经(34935)
- 经济研究(32864)
- 经(30053)
- 问题(27588)
- 业(27023)
- 图书(26258)
- 科技(23687)
- 版(23096)
- 技术经济(22931)
- 理论(22065)
- 现代(21679)
- 资源(21047)
- 商业(20832)
共检索到74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彭青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大力推动,也需要行业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在此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沟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行业的纽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了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河北省社会组织管理既需要借鉴京津两地的经验,也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尊厚 杨伟静
河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近几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情况,发现河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最低,而北京、天津的这一系数都高于河北省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因此,河北省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水平,加大科技创新的经费支持,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利用国际间的交往加强与国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特别要加强河北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从而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水平。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区域创新指数 动态评价 提升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区域创新指数 动态评价 提升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同银 李宁
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河北省11个地市2002—2015年个体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得出规模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加速制造业升级的结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培育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加速制造业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同银 李宁
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河北省11个地市2002—2015年个体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得出规模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加速制造业升级的结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培育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加速制造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辉
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辉
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荣言 李荣平
本文通过对2012年京津冀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新人员投入、创新经费投入、技术吸收和获取能力、创新直接产出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归纳出河北省工业企业创新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推进与京津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工业企业 创新现状 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谢中起 张雅婧
目前京津冀三地生态建设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河北省的生态建设一直是京津冀区域内的"短板"。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把握好生态建设的主动权,实施河北省生态涵养工程,全面提升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为此,河北省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走生态特区发展之路,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涵养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生态工程资源配置和建设效率,使河北省成为京津冀发展的生态支撑区,变污染输送为生态输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谢中起 张雅婧
目前京津冀三地生态建设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河北省的生态建设一直是京津冀区域内的"短板"。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把握好生态建设的主动权,实施河北省生态涵养工程,全面提升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为此,河北省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走生态特区发展之路,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涵养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生态工程资源配置和建设效率,使河北省成为京津冀发展的生态支撑区,变污染输送为生态输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