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9)
- 2023(10752)
- 2022(9043)
- 2021(8230)
- 2020(6907)
- 2019(15235)
- 2018(14764)
- 2017(27928)
- 2016(15796)
- 2015(17209)
- 2014(16748)
- 2013(16602)
- 2012(15671)
- 2011(14149)
- 2010(14203)
- 2009(12951)
- 2008(12694)
- 2007(11726)
- 2006(10611)
- 2005(9250)
- 学科
- 济(63335)
- 经济(63266)
- 业(46876)
- 农(46781)
- 管理(35959)
- 农业(31002)
- 企(24871)
- 企业(24871)
- 方法(23193)
- 数学(20971)
- 数学方法(20788)
- 业经(18419)
- 中国(16382)
- 地方(15967)
- 学(15197)
- 财(13698)
- 制(13048)
- 贸(12774)
- 贸易(12771)
- 易(12451)
- 发(11041)
- 农业经济(10583)
- 环境(10293)
- 技术(9694)
- 体(9425)
- 策(9303)
- 村(9237)
- 农村(9228)
- 及其(9033)
- 银(8969)
- 机构
- 学院(224619)
- 大学(219707)
- 济(90238)
- 经济(88379)
- 研究(84441)
- 管理(80651)
- 农(74221)
- 理学(70219)
- 理学院(69360)
- 管理学(67985)
- 管理学院(67628)
- 中国(63031)
- 农业(58121)
- 科学(58098)
- 业大(50111)
- 京(46672)
- 所(46607)
- 研究所(43055)
- 中心(38971)
- 农业大学(36599)
- 财(36494)
- 江(35950)
- 省(34034)
- 业(29988)
- 院(29413)
- 范(28872)
- 科学院(28850)
- 财经(28787)
- 师范(28396)
- 北京(28362)
- 基金
- 项目(160037)
- 科学(123429)
- 基金(113996)
- 研究(108729)
- 家(104761)
- 国家(103766)
- 科学基金(85536)
- 社会(68248)
- 省(67423)
- 社会科(64185)
- 社会科学(64161)
- 基金项目(61367)
- 自然(58125)
- 自然科(56733)
- 自然科学(56710)
- 自然科学基金(55720)
- 划(55396)
- 教育(47558)
- 资助(45193)
- 编号(43011)
- 农(39159)
- 重点(36998)
- 发(36820)
- 部(34228)
- 计划(33716)
- 创(33334)
- 成果(32622)
- 业(32189)
- 科研(31482)
- 创新(31239)
- 期刊
- 济(105337)
- 经济(105337)
- 农(76763)
- 研究(58760)
- 农业(52288)
- 学报(50936)
- 中国(49185)
- 科学(42538)
- 大学(37256)
- 学学(36009)
- 业(25634)
- 财(24997)
- 业经(24259)
- 管理(24250)
- 融(21859)
- 金融(21859)
- 教育(19343)
- 业大(16621)
- 技术(16393)
- 版(15449)
- 问题(15207)
- 经济研究(14484)
- 农业大学(14436)
- 农村(14074)
- 村(14074)
- 农业经济(13970)
- 资源(13204)
- 财经(13170)
- 世界(12498)
- 科技(12381)
共检索到335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良良 韩宝文 刘孟朝 李春杰 邢素丽 孙彦铭
通过1992-2012年共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对河北省典型潮土区土壤钾肥力的影响,并对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农田钾素平衡对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连续20年不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并未对河北省潮土的土壤全钾造成影响;秸秆还田(NPSt)、增施钾肥(NPK)和增施钾肥基础上秸秆还田(NPKSt)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在44.2%~79.1%;而增施钾肥(NPK)和增施钾肥基础上秸秆还田(NPKSt)显著提高了土壤缓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在7.66%~37.3%。单施氮磷肥(NP)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晓芬 刘宗衡 于增寿
采用室内培养和温室盆栽连续耗竭试验的方法,对河北省褐、潮土区土壤钾素形态,含量水平及供钾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潮土区有效钾含量平均在中等偏上水平,区域间元明显差异,而缓效钾含量冀东土壤明显低于冀中南土壤。在耗竭种植条件下,土壤速效钾随着消耗出现“最低水平值”,植株吸钾来源部分来自速效钾,较大比例来自缓效钾。土壤速效钾可作为当季有效钾水平的衡量指标,缓效钾的实际贮量及释放能力是土壤供钾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
褐土,潮土,土壤速效钾,缓效钾,供钾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秀双 师江澜 王淑娟 田霄鸿
【目的】研究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形态及空间分布(层化现象)的影响。【方法】以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连续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为对象,并以临近葡萄园土壤为对照。比较2种土壤不同土层(0~5,5~15,15~30cm)速效钾及其3种组分(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全钾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中各形态钾的层化比率和相关性。【结果】经过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0~5cm土层速效钾及其各组分平均含量均有提高;在5~15和15~30cm土层中,与葡萄园土壤相比,粮田土壤速效钾及其各组分平均含量均降低。粮田土壤速效钾及其各组分的层化比率总体高于葡萄园土壤。与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永林 张淑香 李小平 王丽霞
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提高耕层土壤全磷的效果十分明显,比对照增加52.2%,而氮磷钾配施秸秆比对照增加18.85%;氮磷、磷钾、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17.87%,15.88%和14.89%,明显高于长期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处理;氮磷钾配施有机肥速效磷含量比不施肥增加10倍以上,而氮磷钾配施秸秆比对照增加3倍;氮磷、磷钾、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3~5倍。单一施用氮磷钾化肥作物钾素吸收量和施钾量总体上是平衡的,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具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16.0%和11.4%,不施钾肥处理总体上速效钾含量是逐年下降的。各处理土壤缓效钾含量多年总体上都是下降的;但与对照...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褐潮土 磷 钾 速效供应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德水 金继运 黄绍文
【目的】为探明长期施钾对大田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在东北三省的代表性土壤上连续13年的定位施钾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东北3个定位试验点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长期施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辽宁13年间(1993~2005)施钾效应不稳定,吉林自第3年(1995年)开始施钾显著增产,黑龙江自定位开始施钾显著增产;辽、吉、黑3点长期施钾条件下作物产量13年平均分别增加9.9%~10.3%、12.6%~13.6%和17.5%~21.7%。辽宁、吉林两点施K2O112.5kg·ha~(-1)时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处于较明显的亏缺状况,而施K2O225.0kg·ha~(-1)时...
关键词:
长期施钾 春玉米产量 土壤钾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立玉 宋祥云 刘树堂 王飞 宋增强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对土壤钾素的变化规律,基于连续进行3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单施氮肥和有机肥配施氮肥对无石灰性潮土全钾及不同形态钾的含量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单施高量氮肥与对照相比水溶性钾降低了0.09 mg/kg,交换性钾降低了16.34 mg/kg,速效钾降低了3.61 mg/kg,缓效钾降低了12.3 mg/kg,全钾降低了2.1 g/kg。而长期高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与对照相比,水溶性钾增加了1.28 mg/kg,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与对照相比,交换性钾增加了27.22 mg/kg;而单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氮肥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速效钾与有机质和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德水 金继运 黄绍文 李书田 何萍
【目的】研究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的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上进行连续13年的施钾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施钾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处理之间表现为:NPK+St>NPK>NP+St>NP,施钾处理的作物产量与NP处理的产量差异显著,轮作制度下玉米的施钾效应高于小麦。与山西单作制度相比,河北轮作制度下的土壤钾素损耗严重,除NPK+St处理外土壤钾素均表现亏缺。秸秆还田和施用钾肥较NP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耕层土的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及全钾含量,且降低矿物钾比例的同时提高其余几种形态钾的比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会民 徐明岗 吕家珑 刘骅 石孝均 黄绍敏
【目的】探索不同轮作方式和不同气候下,长期施钾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即灰漠土、潮土和紫色土在长期施钾条件下对外源钾固定能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土壤钾素固定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外源钾加入浓度0.4~4.0g·L-1的范围内,长期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水云母含量较低的紫色土对外源钾的固定量和固定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91~559mg·kg-1和14%~23%;水云母含量较丰富的潮土固钾量和固钾率略有降低,分别降低了35~274mg·kg-1和6%~8%;而水云母含量丰富的灰漠土固钾能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施钾对3种土壤SOC、C...
关键词:
长期施钾 钾素固定 灰漠土 潮土 紫色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德水 金继运 黄绍文 刘兆辉 江丽华
【目的】探索在连续13年的钾肥施用及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耕层土壤对外源钾素的固定能力。【方法】在各点同一氮磷用量水平上长期进行不同用量钾肥投入以及小麦秸秆还田,定位13年后对不同试验点各处理土壤样品进行不同浓度的KCL溶液浸泡处理,以研究中国北方典型土壤的固定钾素能力。【结果】长期连续施用钾肥或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对外源钾素的固定,环境溶液中钾素浓度从1000mg·L-1上升至4000mg·L-1时,土壤固钾量亦随之增加。一年两作种植制度下土壤的固钾量较单作制高。土壤固钾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自西向东土壤对钾的固定能力逐渐增强。在环境溶液中钾为1000mg·L-1浓度下,取自西北、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段英华 徐明岗 Mishima Shin-Ichiro Chien Hsiaoping
弄清不同利用方式农田土壤氮磷养分平衡状况,进而明确其环境风险特征,为进一步指导土壤养分管理及环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河北省的粮田、果园和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三种利用方式氮磷的输入、化肥和有机肥的分配比例及氮磷养分的盈余状况,并结合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评价三种不同利用方式化肥氮磷的环境风险类型。结果表明,氮总输入量为菜地明显高于果园和粮田,磷总输入量为菜地和果园明显高于粮田,且粮田和菜地氮磷输入主要以化肥为主。三种不同利用方式农田氮磷均呈盈余状态,其中氮盈余率为果园(532.6%)明显高于菜地(61.5%)和粮田(31.6%),磷盈余率为菜地(700.4%)和果园(615.7%)明...
关键词:
环境风险 养分平衡 氮磷 利用方式 农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硕 严正娟 樊兆博 陈清 李志芳
针对设施蔬菜传统水肥管理模式中钾素过量投入、因缺镁造成果类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壤深度钾素淋洗的周年动态监测,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及秸秆还田对设施菜田土壤钾素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下菜田平均每季钾素盈余394 kg/hm2,明显低于漫灌施肥处理;滴灌施肥菜田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累积程度小于漫灌施肥,且显著降低了钾素淋洗量,50,90 cm处平均每季淋洗量分别为15.9,4.2 kg/hm2,而漫灌施肥体系则分别达到26.9,16.9 kg/hm2,漫灌体系过量灌溉和施肥是导致钾素大量淋洗的根本原因;漫灌体系下添加秸秆后有降低表层土壤...
关键词:
漫灌 滴灌 秸秆还田 钾素淋洗 设施菜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军芳 周晓芬 孙丽敏 冯伟 杜金钟 崔瑞秀 孙苏卿
以藁城、无极、正定三个县(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太行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养分状况与农田氮、磷、钾三要素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三县(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13%提高到1.86%,全氮平均含量由0.73g/kg提高到1.14 g/kg,速效磷含量由10.3 mg/kg提高到29.83 mg/kg,速效钾含量由103.0 mg/kg提高到117.2 mg/kg,总体而言,土壤有机质虽有大幅提高,但仍然处于低水平,全氮由很低水平提高到中等水平,速效磷由中等水平提高到高水平,速效钾略有提高,处于中等水平;三县(市)农田氮、磷、钾总体均处于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分别为11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闻捷 介晓磊 李有田 白由路 季保平
研究了豫北潮土区在小麦 玉米轮作周期内不同施钾水平上作物的产量效应与土壤钾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施钾后不仅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且也很快向缓效钾方向转化,转化量随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大。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化为缓效钾的肥料钾比土壤原有缓效钾更易释放,有效性较高。施钾对小麦、玉米都有显著增产效果,以小麦、玉米2 季各施钾素200 kg/hm2 左右为宜,不仅可获理想的作物产量,而且可有效地提高土壤钾素含量和供钾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晓芬 杨军芳 冯伟 杜金钟 王素英
针对设施菜田连续超量施肥的生产现状,采用设施菜田、露地菜田和粮棉田对比采样的方法,研究了设施菜田磷、钾养分的形态、含量与积累特点。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25和25~50 cm土层中磷、钾养分含量均有明显积累,磷素的积累程度强于钾素,且随设施栽培年限增加而加重,近几年土壤钾素积累有加快的趋势。无机磷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Ca2-P,Ca8-P所占的比例为设施菜田>露地菜田>粮棉田,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也呈相同趋势,说明积累态磷、钾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雄德 傅桂平 胡一凡
用连续10次水稻耗竭盆栽试验,探讨了湖北省15种主要类型水稻土不同形态钾占土壤全钾含量的比例。结果是,难风化的白云母和长石类矿物中含钾量平均占90.0%;缓效钾平均占3.34%;有效钾贮量平均占11.1%;交换性钾平均占0.871%。盆栽水稻吸钾量与交换性钾和有效钾贮量呈极显著相关(r=0.7659,0.7695),与缓效钾贮量呈显著相关(r=0.6032)。这也间接证明难风化钾矿物不是钾源的提供者,从有效钾贮量看并不丰富,特别是鄂南地区稻土尤甚。强化钾素在农业内部循环,这才是有效利用土壤钾资源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难风化钾矿物 有效钾贮量 土壤钾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