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4)
2023(7023)
2022(6185)
2021(6081)
2020(4903)
2019(11203)
2018(10948)
2017(21410)
2016(11921)
2015(12897)
2014(12767)
2013(12610)
2012(12088)
2011(10847)
2010(11274)
2009(10440)
2008(10305)
2007(9380)
2006(8827)
2005(8063)
作者
(33689)
(28100)
(27825)
(26931)
(17859)
(13389)
(12596)
(10813)
(10637)
(10340)
(9591)
(9470)
(8988)
(8969)
(8891)
(8631)
(8233)
(8165)
(8088)
(8006)
(7101)
(7066)
(6751)
(6478)
(6332)
(6297)
(6227)
(6189)
(5719)
(5687)
学科
(47380)
经济(47319)
管理(32996)
(32299)
(21787)
(21101)
企业(21101)
地方(17468)
农业(15497)
方法(15184)
中国(14067)
数学(13477)
(13331)
数学方法(13179)
环境(12295)
业经(10620)
(10214)
(10008)
(9285)
(8792)
贸易(8785)
地方经济(8529)
(8485)
(7955)
银行(7946)
收入(7691)
(7661)
金融(7660)
(7624)
及其(7574)
机构
学院(163033)
大学(158887)
(68523)
经济(66847)
研究(60725)
管理(60466)
理学(50528)
理学院(49898)
管理学(48969)
管理学院(48667)
中国(48005)
科学(37245)
(34036)
(33904)
(31481)
(29965)
中心(28830)
研究所(28161)
(27782)
财经(24748)
(24206)
师范(24067)
业大(23996)
(22886)
农业(22652)
(22276)
(22165)
(21920)
北京(21820)
经济学(20172)
基金
项目(105491)
科学(83092)
研究(80714)
基金(74415)
(64368)
国家(63783)
科学基金(54044)
社会(50377)
社会科(47589)
社会科学(47577)
(44346)
基金项目(39240)
教育(35821)
(35575)
编号(33759)
自然(33706)
自然科(32745)
自然科学(32737)
自然科学基金(32095)
资助(30284)
成果(28158)
(25341)
重点(24419)
课题(24138)
(22889)
(21180)
发展(20824)
(20649)
(20479)
国家社会(20030)
期刊
(86872)
经济(86872)
研究(52346)
中国(36651)
(29686)
(24764)
学报(23383)
科学(22754)
管理(21596)
(20366)
金融(20366)
农业(19897)
教育(19231)
大学(18031)
学学(16896)
业经(15411)
技术(13266)
经济研究(11832)
问题(11732)
财经(11705)
资源(11188)
(10170)
(9483)
(9423)
国际(7997)
(7843)
经济问题(7825)
(7777)
技术经济(7495)
现代(7462)
共检索到265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宋艳波  
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长期面临摆脱贫困成本高、脱贫成效难巩固、生态环境易恶化等症结性问题,贫困的根源在生态,脱贫的根本出路在生态。推动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系统实施全域化生态评估、多元化生态补偿、保护性生态开发、全方位生态整治、精准化生态受益等多方面战略举措,确保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良性互促、协同共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恒  宋传垚  阎佳玉  黄惠倩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探究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中心集聚性与成长性,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研究发现:①伴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乡村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乡镇政府驻地与县城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强度;②生产要素在城、镇、村间不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导致县城邻近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乡村地区的中心集聚性依次降低;③受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县城邻近地区、区位较好的乡镇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地区更易于集聚生产要素,成为乡村成长性的高值区;④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减地增"的乡村空心化问题严峻。文章强调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城乡联系,提升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推进村镇化发展,开展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伟  毕祯  娄文龙  康鹏松  张晓辉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河北省作为我国贫困县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扶贫困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促进脱贫的快速发展,切实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应加快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与扶贫开发系统机制的构建,以实现"十二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和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娟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但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仍然面临产业扶贫亟待加强、"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构建稳定脱贫的产业支撑,解决"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效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乐  
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难点和焦点,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基于深度贫困地区面临资源禀赋约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精神贫困突出、基层干部能力薄弱等诸多困境,本文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市场化脱贫机制,并系统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以及协作扶贫的动力机制,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要通过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实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易地搬迁等措施消除贫困,最后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  赵振英  
我国当前地方财政运行状况面临诸多问题,而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属于最薄弱一环,深入研究贫困地区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有助于政府在地方治理与宏观经济管控方面更有针对性地防范地方财政运行风险。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河北省贫困地区,重点研究了省内4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运行状况,从财政收支的角度分析其在财政运行中面临的困境和风险,进而提出应对当前运行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克炳,邓生力  
卫生改革实施以来,给县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经济活力。但是由于受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新旧两种体制的更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经济秩序尚未完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医用材料物价上涨,给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的经济活动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困扰,本文试就困境与对策作一浅述,以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勇  
一、"十二五"时期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应进一步明确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本目标,调整和转变扶贫重点区域的扶贫方式,建立健全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一)脱贫致富的基本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现代化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萍萍  
目前,我国有一半多的贫困人口集 中于占县域总数五分之一的贫困 地区,这些地区与全面小康社会有巨 大的差距。如何确定贫困地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建立 与全国小康标准基本接轨又适合贫困 地区实际情况的全面小康目标,完善 贫困地区发展政策体系,帮助贫困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娟  潘文献  梁艳鸿  
近年来,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和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广西重点深度贫困村的调研表明,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和增收困难,内生动力不足,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水平不高等。应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落实责任,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精准破解深度贫困村农民增收瓶颈,全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加快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多管齐下全面激发深度贫困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大对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加强扶贫领域风险监测防控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广西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时,由于这些地区区位环境、资源开发、人才、技术、市场对接,特别是发展产业时相关决策者观念的问题,产业扶贫工作处于一定的困境中,如有政策却达不到相应目标、有资源却无法规模开发、有资源却无人力、有产业却无市场、有产品却无品牌、缺投入、缺渠道,一部分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要破解这个困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产业扶贫政策,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服务,特别是各种对接性服务,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采用适当的运营模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吕延青  
本文客观分析了城市老年贫困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从适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完善贫困老人日常护理体系、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加强贫困老人心理慰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吕延青  
本文客观分析了城市老年贫困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从适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完善贫困老人日常护理体系、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加强贫困老人心理慰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群力  张云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相关做法和经验表明,通过扶志,贫困群众增强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要脱贫";通过扶智,贫困群众提升了受教育程度,帮扶干部提高了帮扶本领,"能脱贫";通过扶技,贫困群众获得了增收的技能,"会脱贫"。因此,扶志、扶智、扶技,是贫困地区解决内生性贫困问题的长久之计和治本之策,要通过扶志破除思想上的贫困,通过扶智破除贫困群众智育上的贫困和帮扶干部本领上的贫困,通过扶技破除技能上的贫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卓  李玉恒  刘愿理  廖和平  朱琳  
农户脱贫稳定性研究可为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进一步厘定了“农户脱贫稳定性”概念,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维度构建了农户脱贫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地处深度贫困地区的贵州省天柱县为研究区,测算1295户样本农户脱贫稳定性指数,基于不同方法共同识别影响因素并探究影响机理,提出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脱贫稳定性指数整体水平偏高,脱贫稳定性较强,但农户个体差异性显著,其中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维度的脱贫稳定性较高,金融资本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维度的脱贫稳定性较低,返贫风险较大;(2)农户脱贫稳定性类型主要以一般型或稳定型为主,脱贫稳定性综合指数中各类型占比分布从高到低大致呈“水滴”特征,有12.44%的样本农户处于临界型,返贫风险较大;(3)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口占比、土地流转、转移性收入占比、到乡镇政府距离和到主干道距离是影响研究区农户脱贫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4)构建了能力提升、产业培育、激发动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拓展就业“五位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农户脱贫稳定性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