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1)
- 2023(6194)
- 2022(5583)
- 2021(5146)
- 2020(4717)
- 2019(11055)
- 2018(11040)
- 2017(21589)
- 2016(12231)
- 2015(13987)
- 2014(14274)
- 2013(14313)
- 2012(13876)
- 2011(12504)
- 2010(12580)
- 2009(11704)
- 2008(11712)
- 2007(10775)
- 2006(9235)
- 2005(8190)
- 学科
- 济(53317)
- 经济(53275)
- 业(30068)
- 管理(29946)
- 方法(26118)
- 数学(23667)
- 数学方法(23462)
- 企(21967)
- 企业(21967)
- 农(16879)
- 地方(14112)
- 财(12915)
- 学(12734)
- 中国(12632)
- 农业(11368)
- 业经(9850)
- 贸(9811)
- 贸易(9808)
- 易(9473)
- 制(9063)
- 环境(8250)
- 和(7959)
- 务(7161)
- 财务(7148)
- 财务管理(7121)
- 银(7085)
- 融(7051)
- 金融(7049)
- 银行(7044)
- 地方经济(6836)
- 机构
- 大学(177498)
- 学院(177321)
- 济(71970)
- 经济(70338)
- 管理(65467)
- 研究(63687)
- 理学(56187)
- 理学院(55455)
- 管理学(54389)
- 管理学院(54059)
- 中国(47653)
- 科学(42985)
- 农(38344)
- 京(38214)
- 所(34728)
- 财(32186)
- 研究所(31956)
- 业大(31355)
- 农业(30465)
- 中心(29833)
- 江(28459)
- 财经(25102)
- 范(24147)
- 师范(23888)
- 北京(23805)
- 省(23167)
- 经(22629)
- 院(22535)
- 州(22148)
- 经济学(22146)
- 基金
- 项目(119368)
- 科学(92170)
- 基金(84679)
- 研究(83452)
- 家(75295)
- 国家(74689)
- 科学基金(62209)
- 社会(50414)
- 省(49727)
- 社会科(47612)
- 社会科学(47590)
- 基金项目(45800)
- 自然(42017)
- 划(40981)
- 自然科(40949)
- 自然科学(40936)
- 自然科学基金(40196)
- 教育(38152)
- 资助(35070)
- 编号(34295)
- 重点(27778)
- 成果(27566)
- 发(26799)
- 部(26176)
- 计划(24098)
- 创(24005)
- 课题(23896)
- 科研(23584)
- 创新(22580)
- 科技(21528)
共检索到26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芳 王爱民 岳坤 吕新发
河北省林地面积呈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时导致林地面积增加和减少的不同原因,总结了经济发展与林地面积变化之间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之上预测了今后河北省林地面积的变化趋势:林地面积将逐渐增加。
关键词:
林地面积 增减变化 经济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战金艳 史娜娜 闫海明 林英志
基于栅格面积成分数据,构建了研究林地面积变化原因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Tob it回归分析方法估计了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文章遴选出了包括人口、人均GDP、区位条件等在内的影响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种因素驱动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机理,提出了江西省加强林地保护、促进林地面积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经济增长对林地保育的积极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人口对周边林地的压力,也是缓解江西省毁林垦荒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结论为江西省制订并实施林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史培军
本文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2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1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影响因子对耕地面积的直接影响及其间接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粮食安全的因素对耕地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耕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和人口因素的间接作用也不能忽视。结果意味着和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大的影响因子不一定是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而直接作用小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也可能比较大,可见耕地保护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诗鹏 杨颖 张小燕 卢素锦 秦碧玉 张文 黄晖 陈娅玲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计算得到林地面积和林地生态需水量数据;采用ArcGIS 10.8绘制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图,分别运用Canoco 5.0和SPSS 27作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林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中东部,以灌木林地为主;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较小,总体上生态需水量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不同类型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大小表现为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影响源区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指标是斑块周长-面积比(mean perimeter-area ratio, PARA_MN),其次是斑块连通度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 COHESION)。影响黄河源区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结构,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力弱于社会环境因素。【结论】黄河源区1990—2020年林地面积呈小幅下降趋势,林地生态需水量变化不大;黄河源区景观水平多样性较低;黄河源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琳 刘美爽 徐永飞 刘俊昌
【目的】探寻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1—2010年林地面积增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有林地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无林地面积、未成林地面积、非林业用地面积、天然林面积、人工林面积、林地利用率、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反映林地面积变化,选取1990—2010年每隔5年的清查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对2025年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1)1981—2010年30年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呈现双下降的趋势,林区被...
关键词:
林地面积 发展趋势 国有重点林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鹤 孔德静 徐嵩
基于城乡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和居住用地规划图建立数字和图形模型,对城市人均商业面积标准值进行专业测算。以河北青龙大巫岚城区为例,对专业途径测算的标准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对商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和对城乡总体规划检验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权 李建军
辖区面积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2004年—2011年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辖区面积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个地级市的辖区面积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城市最优辖区面积在465平方公里左右。政府在制定行政区域规划时,应该将公共支出效率与民族分布、人口、历史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关键词:
公共支出效率 城市辖区面积 最优规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鹤 孔德静 徐嵩
基于城乡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和居住用地规划图建立数字和图形模型,对城市人均商业面积标准值进行专业测算。以河北青龙大巫岚城区为例,对专业途径测算的标准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对商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和对城乡总体规划检验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桂荣 张新仕 王慧军 刘猛
以1949-2010年河北省谷子、小麦、玉米单产数据和2002年-2009年河北省138个县的谷子、小麦、玉米单产与面积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谷子单产的时空变化及与小麦、玉米单产的差距。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河北省谷子单产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与小麦、玉米单产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从空间看,2002-2009年各县的谷子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差异比较显著。单产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区,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原区单产较低。谷子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谷子由主粮作物变为了调剂粮食作物,播种区域逐步被挤压到丘陵旱地区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进步水平低、病虫草...
关键词:
河北省 谷子单产 时空变化 成因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立红
在河北省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均占到80%以上;在能源工业分行业固定投资中煤炭发电投资超过了70%;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超过80%;河北省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69.21%。基于对河北省能源结构的分析得出:河北省属于能源输入省份;产业结构能耗不合理;以燃煤为主的发电投资比重过大等。由此河北省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核能及煤炭转化和洁净技术,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刘永霞 王小昆 邓向瑞
为解决林地面积测量计算的难题 ,作者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结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 ,得知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的精度因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而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的精度低 .最后 ,该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 ,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 ,与运用上述 4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 ,得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 ,且便于实时差分GPS(RTDGPS)作业...
关键词:
林地面积 量算 比较 三次样条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永金
文章利用农业结构指数结合比重法 ,比较分析了广东与河北两省 1 981年到 2 0 0 2年在农业总产值结构、作物类型结构、粮食作物结构、经济作物结构多样性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在农业总产值结构上 ,南北两省都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原因是农业比重显著下降 ,河北的牧业比重显著提高 ,广东的渔业和牧业比重显著提高。 (2 )在 2 2年间 ,南北两省在作物类型的变化上都在向多元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是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显著下降 ,蔬菜、瓜类、饲料等其他类作物面积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琳 刘铁男 刘美爽 刘俊昌
【目的】林区林业用地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制约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林地变化数据分析,以期找出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各因素对林业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程度,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6—2013年林地利用数据和同期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各项指标数据,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3方面选取12项指标,以2002年之后的统计口径为标准,对1994—2002年的相应数据进行调整,应用SPSS18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经过计算,得到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影响因素模型:Y=900.565-11.082D1-53...
关键词: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 林业用地面积 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涛 马卫鹏
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结合耕地面积变化展开的研究也颇为多见,从全国到各省的分析皆有,但一般集中在粮食主产区省份。陕西省虽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但其耕地面积不小,因此对其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研究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文总结了陕西省耕地面积概况和粮食生产概况,以1980~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总量、年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认为近年来陕西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缓慢增加态势;虽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
关键词:
陕西省 耕地面积 粮食生产 相关性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