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8)
- 2023(6860)
- 2022(5189)
- 2021(4508)
- 2020(3595)
- 2019(8089)
- 2018(8004)
- 2017(15082)
- 2016(8473)
- 2015(9546)
- 2014(9791)
- 2013(9328)
- 2012(8172)
- 2011(7367)
- 2010(7355)
- 2009(6709)
- 2008(6608)
- 2007(5818)
- 2006(5482)
- 2005(4950)
- 学科
- 济(36348)
- 经济(36307)
- 管理(21772)
- 业(21209)
- 企(16510)
- 企业(16510)
- 农(12782)
- 中国(12629)
- 方法(12003)
- 地方(10884)
- 业经(10210)
- 数学(10175)
- 数学方法(9978)
- 农业(8588)
- 财(7758)
- 发(7306)
- 学(7239)
- 制(7191)
- 发展(5761)
- 展(5749)
- 环境(5739)
- 理论(5735)
- 和(5354)
- 产业(5242)
- 体(5100)
- 划(4888)
- 策(4769)
- 技术(4651)
- 地方经济(4627)
- 银(4528)
- 机构
- 学院(118106)
- 大学(117285)
- 济(45083)
- 研究(44018)
- 经济(43842)
- 管理(43404)
- 理学(36813)
- 理学院(36359)
- 管理学(35542)
- 管理学院(35348)
- 中国(32308)
- 科学(28482)
- 京(26113)
- 农(22577)
- 所(22498)
- 研究所(20544)
- 财(20349)
- 中心(19865)
- 业大(19067)
- 江(18598)
- 农业(17467)
- 范(17423)
- 师范(17255)
- 院(16641)
- 北京(16588)
- 财经(15550)
- 省(15243)
- 州(15044)
- 经(14038)
- 师范大学(13872)
- 基金
- 项目(81258)
- 科学(63675)
- 研究(59123)
- 基金(56665)
- 家(50153)
- 国家(49737)
- 科学基金(42338)
- 社会(36903)
- 社会科(34866)
- 社会科学(34854)
- 省(34071)
- 基金项目(29808)
- 划(28248)
- 自然(26828)
- 教育(26366)
- 自然科(26157)
- 自然科学(26151)
- 自然科学基金(25606)
- 编号(24229)
- 资助(22511)
- 成果(19116)
- 发(18923)
- 重点(18792)
- 课题(17940)
- 部(16655)
- 创(16330)
- 计划(15460)
- 创新(15356)
- 国家社会(15303)
- 科研(15205)
共检索到181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娟 刘颖 耿潇潇
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或水平、素养等日益提升,而且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随着国家城镇格局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会出现一些民生问题,因此,政府应当合理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协调统一提供有力保障。文章以河北省市域为基本单元,在阐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AHP-熵值法从人口、经济、社会创新、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其各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现状诊断,并依据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格局差异,划分为高、中、中低及低水平四大城镇化水平类型区,并因地制宜指出具有地域差异化新型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爽 吴红霞
科学衡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短板,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口、城乡统筹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影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住房保障的推动作用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娜 司秋利
本文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河北省11地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娜 司秋利
本文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河北省11地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建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过渡转型的重要时期。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产业机构深度调整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处于加速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河北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全省城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还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应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重点举措。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产城融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康月敏 刘静
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因此,应从政府职能、服务理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朝着一体化目标迈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侯建国 赵恒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城镇化会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理念下有序推进。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更好地与京津对接合作,携手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提升河北省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聚集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加快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进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玲 杜丽娟 马靖森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持续稳定增长,但绝大部分县域的城镇化水平依旧低下,城乡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县域城镇化质量问题亟待研究。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构建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各抽样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分析各县域之间以及各县域与其所属市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再用聚类分析法将抽样县域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县域特点分别提出相关意见,结合河北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红霞 赵爽 金益多
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论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处于转型后期阶段。本文依据测度结果,从城镇产业结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等角度提出了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 Critic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浩 张珺
自2013年"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低下的发展现状,对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内部因果反馈关系并进行仿真检验,最后得出城镇化发展中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系统动力学 仿真检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琴 陈烈
城镇化在推进其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制约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问题,使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借助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依次通过变量的适合性检验、参数估计,得出实证结果。最后,提出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教育投入、完善制度安排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河北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浩 张珺
自2013年"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低下的发展现状,对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内部因果反馈关系并进行仿真检验,最后得出城镇化发展中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系统动力学 仿真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小平 张胜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如何用好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河北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应成为河北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出发,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如何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加快河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 城镇化 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芳 汤振兴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_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_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_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华 方娜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湖北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协调度较低。因此,应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实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经济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人口空间重组—城镇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