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6)
2023(7481)
2022(6374)
2021(5855)
2020(5018)
2019(11127)
2018(10966)
2017(20943)
2016(11680)
2015(13221)
2014(13360)
2013(13195)
2012(12152)
2011(10623)
2010(10933)
2009(10376)
2008(10563)
2007(9585)
2006(8378)
2005(7694)
作者
(32174)
(26931)
(26694)
(25737)
(16821)
(12597)
(12034)
(10359)
(9934)
(9619)
(9095)
(8902)
(8693)
(8587)
(8372)
(8100)
(7894)
(7752)
(7703)
(7573)
(6659)
(6487)
(6372)
(6110)
(6046)
(6030)
(6022)
(5990)
(5353)
(5293)
学科
管理(45757)
(42952)
经济(42868)
(37274)
(33151)
企业(33151)
(30969)
方法(16982)
(15896)
财政(15037)
数学(14295)
数学方法(14158)
(13533)
财务(13516)
财务管理(13463)
中国(13323)
企业财务(12834)
(12223)
(11901)
(10966)
业经(10670)
地方(10229)
体制(9484)
(8804)
银行(8791)
(8238)
(8143)
(8119)
(8047)
制度(8043)
机构
学院(162757)
大学(161561)
(68442)
经济(67036)
管理(61999)
研究(53685)
理学(52716)
理学院(52203)
管理学(51518)
管理学院(51210)
(45656)
中国(42164)
(32818)
财经(31037)
科学(30594)
(27926)
(26778)
(25172)
中心(24339)
研究所(23367)
财经大学(22426)
(22390)
经济学(22206)
北京(20644)
业大(20372)
经济学院(19994)
(19716)
(19587)
(19220)
(19078)
基金
项目(105006)
科学(83346)
研究(79651)
基金(76619)
(65485)
国家(64945)
科学基金(56415)
社会(52143)
社会科(49495)
社会科学(49480)
(41564)
基金项目(40091)
教育(36353)
自然(34229)
(33828)
自然科(33427)
自然科学(33420)
自然科学基金(32823)
编号(31919)
资助(30986)
成果(27604)
(26014)
重点(24053)
(23880)
课题(22846)
国家社会(22056)
(21907)
(21817)
(21610)
教育部(21001)
期刊
(79191)
经济(79191)
研究(53416)
(42593)
中国(36987)
管理(23979)
学报(22787)
(20666)
科学(20631)
大学(18228)
学学(17334)
财经(16481)
(16086)
金融(16086)
教育(15810)
(14088)
农业(13321)
经济研究(13164)
技术(12948)
业经(11417)
财会(10701)
会计(10607)
问题(10193)
(9398)
财政(9398)
(8240)
(7871)
(7620)
统计(7505)
理论(7444)
共检索到25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文中  
政府间财力差距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制度供给的非均衡性。适度的政府间财力差距能产生激励效应,但是过大的财力差距将引致居民福利落差,并可能危及社会稳定。河北省政府间财力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存在失衡现象。通过岭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财政体制、转移支付等都导致了河北省政府间财力差距。控制政府间财力差距的根本出路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尤其是要构建域内财力均衡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恒  王丽娟  康琳琳  
本文利用1993—2003年中国县级地区的财政数据,借鉴收入分配文献中发展出来的地区子集和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法,对县级政府财力差距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县级政府财力差距十分悬殊,且财力不均等存在上升趋势;大部分财力不均等是由组内差异解释的,地区间差距对不均等的贡献相对较小;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不但没有起到均等县级财力的作用,反而拉大了财力差异,特别是在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造成了近一半的县级财力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春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平衡地区差距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不考虑转移支付因素情况下,从各地人均财政收支、预算外收支及包括预算内外的财政总收支等三个方面考察的各地政府的财力差距是扩大的,尤其是在各地人均财政收入方面;而在考虑现行转移支付实施后,以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反映的各地区人均财力的变化,呈缩小趋势,且缩小幅度越来越大。以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反映的各地区人均财力变化在1996~1998年期间呈剧烈波动,2000年后总体呈略微上升;以各地人均财政支出为主要衡量指标,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并未起到缩小各地财力差距的作用。究其原因,出现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的缩小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有关,具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亮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多渠道举借政府性债务,在落实保民生、扩内需、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中央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城市面貌水平、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年形成的政府性债务规模超过了一些地方承受能力,累积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风险较大。在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压缩地方政府融资空间的大格局下,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和预警控制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荣  冯毅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效应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财力效应,转移支付直接改变地方、中央的财政关系、区域财政的收入分配关系,文章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下,分析转移支付净值、本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的发展趋势,粗略的分析转移支付促进经济发展的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亮  
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对2008年和2007年有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政策取向,认为对地方既得利益的考虑是影响河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标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高的地区和民族自治县有所照顾,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但同时也对人均财政收入高的地区倾斜,存在非均等效应。整体呈现渐进性的改革特征,政策取向仍是维护地方既得利益,而不是均等化。由于过度地考虑既得利益,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产生了反向激励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军  贾康  祝小芳  项中新  张晓云  
财政均衡制度(fiscal equalization ystem)是成熟币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是确保各级各地政府具有提供均等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尊严与平等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公正与统一市场形成的有效手段。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均衡制度的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进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恩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均衡配置。虽然财政能力均衡理论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且均衡制度已比较完善,但我国以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财政能力均衡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政府间财政能力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效果不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的财政能力均衡制度来完善我国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桂芝  寇铁军  
本文以我国横向财力失衡的财政调节效应为视角,采用省级财政收支数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我国各区域人口数据,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对横向财力失衡的调节方向和调节力度呈现多重性、复杂性特征。最后,本文围绕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定位提升、策略调整以及制度创新等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我国地方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已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能否有效解决取决于地方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基于分税制体制安排后果,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总体水平一般,地方财政自给率低下;在接受中央转移支付后,地方横向财政间财力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不过地区间初次财力分配与财力再分配后的差异程度仍旧较大;地方纵向财政间财力分配不太均衡,表现为级次越高的政府财力越充裕,而最末端的县乡政府财力普遍不足,拉大了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改革建议为:合理的地方政府财力分配规模与水平,应是在集权和分权这两个基本路径之间寻求某种程度的平衡;要提高横向财政间财力分配均等化水平,除了靠缩小基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丽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更重的要求。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继续增加生态环境建设支出、关停企业、压减产能势必将对河北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合理测算了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省财力的影响,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陶勇  
近些年来,我国地方财政能力的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财政分权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力分配体制设计的缺陷,是导致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差异扩大的体制性原因。本文从中国政府间财力分配的两次过程,来分析这一制度对地方财政能力差异的影响,并对如何完善我国政府间财力分配体制、缩小地方财力差异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兴旺  焦建国  
国内许多学者以财权、财力与事权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研究。从长远来看,政府间财权、财力与事权关系的研究关系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方向。本文分别从事权、财权、财力的概念和财权、财力与事权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做了简要的评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方  孙文祥  
政府财力是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物质保证,它指政府在一定时期(预算年度)内拥有并可以自行支配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总称。由于受历史、自然资源、交通条件、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市或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各地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政府间财力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其合理性,但财力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靳继东  
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支出责任过重是我国财税体制面临的突出矛盾,而以政策性方式调整政府间事权和财力配置关系是导致这一矛盾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实现政府间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应按照法治化渠道统筹推进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财权划分以及财力配置的系统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