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6)
2023(10664)
2022(9171)
2021(8061)
2020(6926)
2019(15885)
2018(15507)
2017(30304)
2016(16961)
2015(18471)
2014(18488)
2013(18618)
2012(17580)
2011(15917)
2010(15661)
2009(14301)
2008(14140)
2007(12761)
2006(10966)
2005(9650)
作者
(53013)
(44473)
(44223)
(42078)
(27729)
(21648)
(20010)
(17683)
(16531)
(15514)
(15078)
(14629)
(14087)
(14040)
(13834)
(13793)
(13772)
(13221)
(12799)
(12744)
(11509)
(10804)
(10778)
(10315)
(9972)
(9766)
(9766)
(9697)
(8989)
(8969)
学科
(72944)
经济(72876)
管理(47872)
(45171)
(35011)
企业(35011)
方法(34117)
数学(30850)
数学方法(30621)
(21237)
(18750)
(17582)
中国(17031)
地方(16957)
环境(15806)
业经(14869)
(14461)
贸易(14459)
农业(14184)
(14036)
(12903)
(11576)
财务(11563)
财务管理(11536)
企业财务(10960)
(10960)
(10523)
(9976)
金融(9974)
(9910)
机构
大学(246283)
学院(246086)
(103053)
经济(101081)
管理(93037)
研究(86397)
理学(81382)
理学院(80426)
管理学(79033)
管理学院(78603)
中国(62661)
科学(57569)
(54188)
(50882)
(45954)
业大(45027)
(44127)
农业(43398)
研究所(42522)
中心(39669)
(36883)
财经(35905)
(32623)
经济学(32164)
北京(31053)
(30937)
(30728)
师范(30451)
(29622)
经济学院(29493)
基金
项目(173219)
科学(135000)
基金(126044)
研究(117424)
(113425)
国家(112528)
科学基金(94624)
社会(75323)
社会科(71460)
社会科学(71433)
(70829)
基金项目(68332)
自然(63999)
自然科(62493)
自然科学(62469)
自然科学基金(61365)
(58923)
教育(52774)
资助(50669)
编号(45095)
重点(40008)
(38563)
(37791)
(35910)
计划(35463)
成果(34436)
科研(34433)
创新(33792)
科技(31560)
课题(31343)
期刊
(106991)
经济(106991)
研究(64272)
学报(48962)
(47867)
中国(42998)
科学(41844)
大学(34929)
(33802)
学学(33659)
农业(31994)
管理(29861)
(19217)
金融(19217)
技术(18876)
业经(18490)
经济研究(17480)
(17422)
财经(17361)
教育(17188)
问题(15035)
(14892)
(13798)
资源(13004)
技术经济(12880)
业大(12862)
科技(12532)
商业(11840)
统计(11806)
(11615)
共检索到34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  杜宏巍  
工业快速发展却未改变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格局,制约了河北省工业转型发展。本文选取河北省工业整体数据和地区面板数据,对河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分析。实证得出影响河北省工业碳排放的主要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为工业总规模、能源消费强度和工业技术进步。工业总规模对工业碳排放有正向影响,能源使用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碳排放有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  杜宏巍  
工业快速发展却未改变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格局,制约了河北省工业转型发展。本文选取河北省工业整体数据和地区面板数据,对河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分析。实证得出影响河北省工业碳排放的主要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为工业总规模、能源消费强度和工业技术进步。工业总规模对工业碳排放有正向影响,能源使用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碳排放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倩  武永花  
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而直接的体现则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劳动力数量、质量决定着劳动力的分布及变化,由于吸纳能力不同,三大产业调整势必带来就业结构变化。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就业、创业情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并没有完全匹配,出现了滞后性。因此,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万鹏  
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河北省经济增速下滑,税收收入增速也随之减缓,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税收收入水平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现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三次产业总增加值与税收总收入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的关系,并从探索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财税管理的新机制、争取政策重构地方税体系、增强自身税收收入能力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德智  蔡海标  
笔者设计工业废气排放的静态和动态计量模型,对河北省工业行业废气排放结构、工业废气治理效率以及工业废气治理投资进行了分析,试图探求一条高效益、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河北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刃刚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河北省来说,破解这一难题的任务更为艰巨,时间更为紧迫。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要同时做好"减法"和"加法"。"减法"是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加法"是指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使低碳产业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做好"加法"是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出路,当前做好"加法"的最佳选择是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会宁  于维洋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对河北省三个产业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同其他两个产业相比都是最大的;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的碳排放量总量和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比建筑业大。为此,加强对河北省碳排放强度指标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河北省工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立红  
在河北省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均占到80%以上;在能源工业分行业固定投资中煤炭发电投资超过了70%;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超过80%;河北省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69.21%。基于对河北省能源结构的分析得出:河北省属于能源输入省份;产业结构能耗不合理;以燃煤为主的发电投资比重过大等。由此河北省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核能及煤炭转化和洁净技术,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闫晓静  
低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具体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首先计算出河北省近几年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构建模型将总体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以此来研究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对总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出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调整对碳排放量均有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本文根据学者研究成果,确定人口数量、GDP、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为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其未来值进行预测。依据各因素预测值及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碳排放量,同时也预测降低第二产业不同比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结论为降低碳排放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彩明  李健  
基于IPCC碳排放恒等式,采用LMDI分解法建立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河北省2005—2014年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利用效率次之;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力较弱;产业结构抑制了碳排放增长。并提出加强碳排放管理及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伟  
本文利用河北省11个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农业生产结构、耕地经营规模、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受灾情况4个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均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认为,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在不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碳减排探寻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即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伟  
本文利用河北省11个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农业生产结构、耕地经营规模、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受灾情况4个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均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认为,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在不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碳减排探寻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即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立  郝晋珉  艾东  类淑霞  双文元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碳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基于耗能总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通过样点实验法所获取的相关系数,估算了曲周县碳源和碳汇量,并对区域碳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GIS叠加分析法对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分成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和不宜四种。进而以碳平衡为目标,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明:2009年曲周县生态系统处于碳失衡;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是主要的调整地类,园地和林地是主要的调整方向;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以使生态系统基本达到碳平衡。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慧丰  毕巍强  曾诗鸿  
本文基于河北省1995~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函数分析产业结构和大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产业结构升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长期内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大气污染状况的改善,工业占比的下降为大气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利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