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4)
2023(6316)
2022(5638)
2021(5151)
2020(4658)
2019(10949)
2018(10835)
2017(21498)
2016(12142)
2015(13890)
2014(14142)
2013(14393)
2012(13608)
2011(12232)
2010(12284)
2009(11576)
2008(11890)
2007(10864)
2006(9248)
2005(8173)
作者
(37682)
(31944)
(31685)
(30244)
(19763)
(15423)
(14524)
(12668)
(11707)
(11229)
(10630)
(10502)
(10132)
(9963)
(9895)
(9890)
(9854)
(9354)
(9152)
(8939)
(8145)
(7775)
(7692)
(7322)
(7149)
(7144)
(7068)
(6918)
(6529)
(6494)
学科
(55182)
经济(55126)
(34461)
管理(33556)
方法(27613)
(25664)
企业(25664)
数学(24986)
数学方法(24807)
(17571)
(14477)
地方(13732)
中国(11879)
农业(11829)
(11464)
业经(10663)
(9959)
贸易(9958)
(9619)
(9279)
财务(9263)
财务管理(9236)
(8873)
企业财务(8431)
环境(8355)
(7857)
(6782)
金融(6780)
(6756)
银行(6733)
机构
学院(179727)
大学(178849)
(75077)
经济(73398)
管理(68166)
研究(61474)
理学(58620)
理学院(57969)
管理学(56981)
管理学院(56668)
中国(45599)
科学(40080)
(39193)
(37501)
(33414)
(33089)
业大(31570)
农业(31128)
研究所(30259)
中心(29044)
(28379)
财经(26534)
(23880)
经济学(23302)
(23139)
北京(23094)
师范(22914)
(22728)
(22234)
经济学院(21308)
基金
项目(119688)
科学(92815)
基金(85509)
研究(84673)
(75444)
国家(74828)
科学基金(62746)
社会(52590)
(50244)
社会科(49763)
社会科学(49738)
基金项目(45835)
自然(41598)
(40862)
自然科(40538)
自然科学(40522)
自然科学基金(39799)
教育(38390)
资助(35380)
编号(34668)
成果(27393)
重点(27382)
(26887)
(26573)
(24291)
课题(23918)
计划(23637)
科研(23431)
创新(22858)
教育部(22040)
期刊
(81696)
经济(81696)
研究(48461)
(35766)
中国(33911)
学报(32113)
(27743)
科学(27586)
农业(23846)
大学(22740)
学学(21642)
管理(21171)
技术(15830)
教育(14541)
(14327)
金融(14327)
业经(13854)
(13635)
财经(12920)
经济研究(12458)
问题(11417)
(11074)
技术经济(10335)
资源(10116)
(10025)
统计(9320)
理论(8637)
(8513)
商业(8251)
(8233)
共检索到26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裴俊红  李银平  
文章运用成本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0~2014年河北省小麦生产中的生产成本、人工费用及土地成本等主要收益指标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成本收益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物质与服务费中的化肥、机械费、燃油费及人工费用的不断攀升。同时在全国小麦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下,河北省又常常遭遇干旱、病虫害胁迫,致使全省单位面积小麦的纯收益跳跃幅度较大,小麦总体收益偏低。其中,2011年与2013年纯收益甚至出现负值。该文通过实际调研,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种植小麦补贴标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推进小麦产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深加工产业等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耀兰  王光宇  孔令聪  姜涛  
小麦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不仅决定其在全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还直接影响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民收入状况。为了促进安徽省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该文根据2005~2011年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的统计数据,采用成本比较收益分析法对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2011年,小麦生产成本从281.1元/666.7m2增加到504.7元/666.7m2,总体上呈增加趋势;除2011年外,净利润和现金收益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成本利润率有减少趋势。小麦生产需要的化肥费、机械作业费、种子费及农药费大幅度上涨和人工成本的迅速增加是导致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的主要原因,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朱颖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许昌地区种粮大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种粮大户平均亩成本、亩产量与一般农户亩成本、亩产量的关系,以及种粮大户亩产量与种植规模的关系,在成本及产量既定的基础上讨论小麦价格变化对种粮大户亩收益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军红  李文娟  周俊  谢开云  
水资源紧缺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谷物生产耗水量大,而马铃薯具节水特性,使得以马铃薯替代传统谷物生产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研究马铃薯替代谷物生产的可能性,以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为例,对其近5年来的小麦和马铃薯生产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并测算了以马铃薯替代小麦之后的用水量变化。结果表明:保持当前降雨水平和麦薯总用地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这些耕地全部种植马铃薯的总需水量为6.83亿吨,比当前麦薯同种的总需水量减少了94.63%;而全部种植小麦的总需水量达136.13亿吨,比当前麦薯同种的总需水量增加了6.96%。换句话说,以马铃薯替代小麦生产之后,总需水量可减少95%。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华  
探讨河南省水稻节约成本途径和方法,增加水稻收益,对于调整河南省农业生产结构和稳定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实地调研和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水稻生产中的收益指标,如物质与服务费、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成本收益的变化规律。总生产成本结果分析表明,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有比例最高,人工成本逐年增长,土地成本年波动较小,而在物质与服务费中,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占物质与服务费的比例超过60%。而种子费、灌溉费、农药费占物质服务费的比例不高,均在12%左右。收益分析表明,近年来河南省水稻成本收益趋于稳定,但在2009年和2011年收益率出现下降现象,主要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礁   邱雅洁   周萌   郑国清  
芝麻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国芝麻进口依存度高,定价话语权弱。为优化芝麻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益,促进我国芝麻产业发展,以河南芝麻主产区种植户为调研对象,实地获取芝麻生产数据,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析各成本因素对收益的影响及不同规模生产的收益差异。结果表明,人工成本和物质资料费是芝麻生产的主要成本;芝麻收益良好;规模化经营主体人工和物质资料费用都低于小规模经营主体。建议推进芝麻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芝麻标准化生产并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平  安乔治  王娇  
蔬菜成本和收益既是蔬菜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一定时期蔬菜生产要素价格和蔬菜价格的变动的结果。本文根据河北省2011-2014年的蔬菜成本和收益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河北省蔬菜成本和收益的变动状况以及变化的新特点,以此为政府调控蔬菜市场和生产经营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格  刘爱民  
本文对中美两国小麦成本效益进行时间序列和结构分析 ,通过比较找出我国与美国小麦成本和价格的差距以及影响小麦进口的主要因子 ,最后对我国未来进口情况进行简单预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之雨  张艳敏  李辉  蒋春志  丁占生  郭北海  
采用SDS -PAGE技术对河北省近 4 0年来育成的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品种中 ,Glu 1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共监测到 11种亚基和11种亚基组合类型 ,品质评分在 5~ 10之间 ,品质评分有上升的趋势 ,1995年以后的育成种优质强筋亚基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 ,品质评分显著上升。鉴定出一批含优质亚基的品种供育种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玉凯  安萍莉  张国梁  江丽  孟丽君  
为探究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灾害发生规律,以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8年灾情数据分析各灾害时空特征,估算主要灾害减产比例。结果表明:1)冬小麦旱灾发生频繁,拔节期和抽穗期旱灾频率最高分别为0.7和0.6;研究期内风雹灾共计54次,主要发生在抽穗期(21次)、乳熟期(11次)和成熟期(19次);低温冻害共计27次,主要发生在分蘖期(10次)和拔节期(14次);干热风主要集中在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病虫害多出现在抽穗期。2)1990—2018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灾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风雹灾次数与干热风日数呈现增长趋势,低温冻害次数与病虫害受灾程度持续下降。3)小麦生育期内旱灾频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中南部更易出现旱灾;风雹灾随冬小麦生育期由南向北推进;西部地区全生育期内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南部地区拔节期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干热风年均日数由北向南递增;南部地区病虫害年均发生率较高。4)旱灾减产贡献率最大,低温冻害贡献率较低,中南部冬小麦减产水平较高,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减产比例均在6%以上,其他地区在5%左右。因此,为降低冬小麦灾损率,各地应根据灾害发生规律在现有减灾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重视风雹灾及干热风对冬小麦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胜国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和利用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WheatVarietiesResistancetoPowderyMildewinHebeiProvince八十年代初期小麦白粉病在河北省就有发生,近年来日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娟  李秀花  于海滨  陈书龙  
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北省发生十分普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可以侵染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很多,对于病原的准确鉴定是防治病害的基础。本试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从河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到的37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鉴定。经过对线虫ITS-rDNA序列分析,发现采集到的线虫ITS区序列差异很小,为同一种类,其ITS-rDNA序列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的ITS-r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测量和观察,其主要形态学特征与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的相近。综合其形态与分子序列特征,确定河北省小麦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胜国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及利用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RustResistanceofWheatVarietiesinHebeiProvince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有的年份曾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是值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辉杰  高剑华  
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65-2007年48个气象站,冬小麦生育期内逐年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资料,估算了全生育期、生长前期、中期、后期的水分亏缺量,分析了水分亏缺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时序变化趋势以及水分亏缺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水分亏缺量最大的区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区,水分亏缺量变率较小;各生育期以中期水分亏缺最为严重,且变率较小,生长前期和后期水分亏缺量较小,但变率较大。各生育期水分亏缺量均呈减少趋势,其变化趋势由需水量的变化趋势所引起。全生育期和生长前期需水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小,生长后期则是由风速的减小和相对湿度的增大引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