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1)
- 2023(14589)
- 2022(12618)
- 2021(12044)
- 2020(10074)
- 2019(23172)
- 2018(23158)
- 2017(44532)
- 2016(24580)
- 2015(27546)
- 2014(27649)
- 2013(27189)
- 2012(25363)
- 2011(22758)
- 2010(22809)
- 2009(20761)
- 2008(20236)
- 2007(17964)
- 2006(15923)
- 2005(13577)
- 学科
- 济(94331)
- 经济(94238)
- 管理(71583)
- 业(65484)
- 企(53194)
- 企业(53194)
- 方法(39509)
- 数学(34133)
- 数学方法(33606)
- 农(29841)
- 地方(26863)
- 财(25749)
- 中国(25358)
- 业经(21742)
- 学(20795)
- 农业(19978)
- 环境(17686)
- 制(17674)
- 贸(16124)
- 贸易(16112)
- 务(16028)
- 财务(15942)
- 财务管理(15913)
- 和(15756)
- 理论(15670)
- 易(15561)
- 企业财务(14992)
- 策(14518)
- 技术(14175)
- 划(14009)
- 机构
- 学院(335547)
- 大学(333728)
- 管理(133384)
- 济(127747)
- 经济(124500)
- 理学(114621)
- 研究(113415)
- 理学院(113300)
- 管理学(111285)
- 管理学院(110703)
- 中国(85366)
- 京(72248)
- 科学(71996)
- 财(60358)
- 所(56714)
- 农(56137)
- 中心(53024)
- 江(51573)
- 研究所(51550)
- 业大(51430)
- 范(46951)
- 财经(46813)
- 师范(46571)
- 北京(45807)
- 农业(43454)
- 经(42395)
- 州(42123)
- 院(41843)
- 师范大学(37372)
- 省(37013)
- 基金
- 项目(231048)
- 科学(180610)
- 研究(171742)
- 基金(164240)
- 家(142557)
- 国家(141307)
- 科学基金(121207)
- 社会(104602)
- 社会科(98836)
- 社会科学(98808)
- 省(92570)
- 基金项目(88219)
- 自然(79736)
- 教育(78692)
- 自然科(77720)
- 自然科学(77704)
- 划(76902)
- 自然科学基金(76256)
- 编号(72454)
- 资助(67260)
- 成果(59062)
- 重点(51841)
- 发(50060)
- 部(50057)
- 课题(49951)
- 创(47258)
- 创新(43995)
- 科研(43642)
- 项目编号(43306)
- 大学(42492)
- 期刊
- 济(146622)
- 经济(146622)
- 研究(99359)
- 中国(68236)
- 学报(52126)
- 农(51558)
- 科学(48122)
- 管理(47861)
- 财(45794)
- 教育(42237)
- 大学(39451)
- 学学(36671)
- 农业(35726)
- 融(30594)
- 金融(30594)
- 技术(30350)
- 业经(25205)
- 财经(21353)
- 经济研究(21301)
- 图书(20755)
- 问题(18920)
- 经(18104)
- 业(18063)
- 资源(17930)
- 科技(16517)
- 理论(16310)
- 版(15873)
- 技术经济(15454)
- 现代(15440)
- 实践(15194)
共检索到503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龙学文
本文以坝上沽源县为例,对当前生态建设政策安排,尤其是财政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草场禁牧中的制约因素,认为只有进行区域产业科学定位、建立政策协调机制、进行制度创新、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适度生态移民,才能确保生态建设取得预期的成效。
关键词:
沽源县 生态建设 政策安排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海兴 郑风田 王立群
本文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和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利用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业耕地呈下降趋势,林地大幅度上升,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在生态建设总体需要和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制定了耕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了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了对退耕林地的经营管理。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土地利用 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群 姚永慧 周成虎 程维明
受尺度的限制,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遥感影像很难对特定村落景观进行分析,而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更好的反映地类空间信息、地物的尺寸、形状等特征,该文利用高分辨率的SPOT 5影像,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地貌部位的村级景观单元在景观结构上的不同特征。位于农牧交错带的沽源县,由于其高亢的地势与农牧交错的特殊人类活动方式,使其形成了显著区别于华北农区而又不同于内蒙牧区的特殊的农田与牧场犬牙交错的地表基本景观结构。论文归纳出牧业占优势的南部山地牧林农景观、以农为主的中部丘陵平原农牧过渡景观、农业占优势的西部波状高原农牧景观、牧业占优势的北部河漫滩冲积平原牧农景观4个景观结构类型,对其不同的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郑风田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概述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情况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村社会发展 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文哲 蒋艳灵 王秀峰 刘华先 陈远生
目前我国华北地区面临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节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与农业节水效果密不可分,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269份农户调查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生产特征、政策宣传特征和农户水资源稀缺性认知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86、0.157、0.469和0.200。表明节水灌溉技术补助、培训和参观高效节水示范区对提升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的效果显著。因此,在依靠政府技术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发现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差异,制定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宣传推广体系,有利于提高华北地区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彦芳 裴宏伟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决策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利用1980年、2000年、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植被覆盖等数据,基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三个时期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状况指数。结果表明,坝上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状况指数平均值为54.67,自然生态一般,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功能相对较脆弱。其中,1980—2000年坝上地区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略微变差,2000—2015年则有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受气候的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未来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构筑
关键词:
坝上 生态支撑区 生态功能 防风固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科科 孙文浩
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地,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该地区发展长期受限。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等诸多重大机遇下,急需探索出适合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路径。文章以沽源县为例,通过分析区域特征、城镇特点、生态本底,提出中心集聚型、农牧引导型和生态文明型三种城镇化路径,以期为坝上地区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
坝上 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路径 沽源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科科 孙文浩
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地,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该地区发展长期受限。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等诸多重大机遇下,急需探索出适合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路径。文章以沽源县为例,通过分析区域特征、城镇特点、生态本底,提出中心集聚型、农牧引导型和生态文明型三种城镇化路径,以期为坝上地区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
坝上 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路径 沽源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子豪 张金懿 帕茹克·吾斯曼江 郝晋珉
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斑块破碎化问题,有助于增加网络连接度、提升区域生态稳定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划分生态廊道等级,对比优化前后的网络结构指数,定量考察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曲周县生态源地共9块主要分布于中部县城周边和东北部林场,生态廊道整体分布不均,网络结构简单;2)优化措施主要包括新增生态源地3块,增补踏脚石5块,划分出7条重要廊道、15条建设廊道与8条规划廊道,同时构建水系廊道5条,并重点保护27个生态节点并修复12个生态间断点。优化后的曲周县生态网络的连通度与环通度得到较大提升;3)建设用地会影响生态廊道建设可行性,相互作用力高的生态廊道具有高建设可行性。最后,从网络结构与网络建设内外两方面优化曲周县生态结构,提出“两轴、三区、四廊、多点”的生态结构规矩布局。本研究可为提升曲周县生态保护效果乃至华北平原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欣 刘云 于振英 丁欣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当前环保领域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农村环保政策和制度的缺失、环境监管体制不健全,现行的GDP政绩考核制度存在缺陷等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建立和完善包括基础政策、核心政策和辅助政策为内容的环境政策制度体系,以及有关农村和农业经济活动中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的经济机制;从而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工程实施以来,在产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与农村社会运行的关系如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从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农村社会生活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村社会 农村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晨霞 刘征 赵旭阳 王彦芹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平山县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EXCEL程序,设计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山县预警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6.451递减至2010年的4.938,其警情由轻警过渡到预警状态,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4.676、4.354和4.268,均保持预警状态,说明平山县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影 哈凯 贺文龙 王志涛 冯菲 门明新 丁庆龙
景观格局的改变会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对其格局进行优化调控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怀来县为例,通过解译判读1993、2003和2013年3期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发现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结合各景观类型在地形位上的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整体连通性指数(d IIC)和可能连通性指数(d PC)评价结果表明河流交汇处及水库周边等区域对景观连通性重要值最大,然后划分了景观生态维持区、景观生态恢复区、景观生态功能强化区和景观生态功能保护区,为该地区景观生态优化提供指导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丽霞 孙焕章 王梅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县域城镇化由于具有独特的优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生态功能区的县域城镇化还有产业受限等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城互动、土地开发、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等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生态功能区 河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