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0)
- 2023(8949)
- 2022(7588)
- 2021(6800)
- 2020(5706)
- 2019(12622)
- 2018(11966)
- 2017(22859)
- 2016(12912)
- 2015(13746)
- 2014(13347)
- 2013(13176)
- 2012(12188)
- 2011(11008)
- 2010(10845)
- 2009(9751)
- 2008(9595)
- 2007(8144)
- 2006(7270)
- 2005(6020)
- 学科
- 济(54026)
- 经济(53969)
- 业(31828)
- 管理(31386)
- 方法(23505)
- 企(22230)
- 企业(22230)
- 数学(21345)
- 数学方法(21136)
- 农(17410)
- 学(15312)
- 地方(13684)
- 中国(12324)
- 农业(12322)
- 财(11399)
- 业经(11372)
- 贸(9709)
- 贸易(9707)
- 环境(9501)
- 易(9388)
- 土地(9302)
- 技术(7713)
- 制(7511)
- 划(6675)
- 地方经济(6664)
- 发(6650)
- 融(6487)
- 金融(6485)
- 产业(6378)
- 务(6215)
- 机构
- 大学(184697)
- 学院(183959)
- 济(73085)
- 经济(71713)
- 研究(67916)
- 管理(67374)
- 理学(59772)
- 理学院(58918)
- 管理学(57637)
- 管理学院(57339)
- 科学(48133)
- 中国(48018)
- 农(47050)
- 京(38863)
- 农业(37804)
- 业大(37687)
- 所(36501)
- 研究所(34287)
- 中心(30743)
- 财(29804)
- 江(27862)
- 农业大学(25861)
- 范(25235)
- 财经(24928)
- 师范(24825)
- 省(24813)
- 院(24472)
- 经济学(23201)
- 经(22827)
- 北京(22799)
- 基金
- 项目(138811)
- 科学(109151)
- 基金(102631)
- 家(94673)
- 国家(93952)
- 研究(89888)
- 科学基金(78776)
- 社会(59328)
- 省(56952)
- 社会科(56303)
- 社会科学(56285)
- 基金项目(55812)
- 自然(54777)
- 自然科(53506)
- 自然科学(53483)
- 自然科学基金(52516)
- 划(47566)
- 资助(40487)
- 教育(40251)
- 编号(32823)
- 重点(32197)
- 发(30320)
- 部(29864)
- 计划(29503)
- 创(28729)
- 科研(27484)
- 创新(27073)
- 科技(26518)
- 国家社会(25325)
- 业(24728)
共检索到25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义 朱会义
在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提高土地生产率无疑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出路,而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则需要科学地认识土地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规律。本文选取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河北省为研究区域,以省内136个县(市)为基本空间单元,分析当前区域土地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并运用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区域土地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不是由单一影响因素决定,而是受到地形条件和生产要素投入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不同土地生产率水平地区内的主导影响因素明显不同,从而为如何提高区域土地生产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地生产率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河北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陈俊先
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生产系统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劳动和资本的产出效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了能源和资源消费的投入产出效率。利用引入势效系数的方法来测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河北省11个设区市规模以上工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方法测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可体现各单要素生产率在绿色生产率中的作用,既能体现资本和劳动力的节约,又考虑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进 李灿 葛京凤 段娅静 王婉莹 苏松
以河北省地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基础,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和潜力、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选取9个地价影响因子,通过构建GWR模型,探索各因子对河北省地价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1)河北省不同地区地价受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距京津距离和人口密度对环京津区地价影响最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和公路里程对沧州地价影响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对冀中南区地价影响最大,单位GDP能耗对该地区影响程度次之;对太行山沿线地价驱动力最大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进 李灿 葛京凤 段娅静 王婉莹 苏松
以河北省地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基础,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和潜力、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选取9个地价影响因子,通过构建GWR模型,探索各因子对河北省地价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1)河北省不同地区地价受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距京津距离和人口密度对环京津区地价影响最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和公路里程对沧州地价影响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对冀中南区地价影响最大,单位GDP能耗对该地区影响程度次之;对太行山沿线地价驱动力最大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冀西北区地价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影响大,受单位GDP能耗影响小;唐山、秦皇岛地区地价受单位GDP能耗影响最大。(2)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了地理区位对河北省地价的影响,建议完善公路、铁路基础设施以缩短各地区距京津的最短距离,并且在各地区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本文根据学者研究成果,确定人口数量、GDP、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为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其未来值进行预测。依据各因素预测值及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碳排放量,同时也预测降低第二产业不同比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结论为降低碳排放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闫晓静
低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具体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首先计算出河北省近几年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构建模型将总体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以此来研究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对总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出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调整对碳排放量均有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影响因素 河北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牟玲玲 周晓冬 齐丹
本研究基于河北省中低收入人群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保障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家庭年总收入、单位住房福利都对保障房需求有显著影响。并根据这些显著影响因素,针对河北省保障房现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郝枫 潘婕
利用1994-2014年河北省人口结构和住宅交易数据,基于VAR模型,分析了人口因素对河北省房地产住宅市场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结构与人口出生率对住宅市场需求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对住宅市场需求存在初始拉动作用,但无法长期持续;性别结构对住宅市场需求直接影响程度较低,但性别失衡能够对住宅市场需求形成隐性刺激。
关键词:
住宅需求 性别失衡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申伟宁 赵萌 马逸初
从空间失配角度出发,将生态系统评估中的健康距离模型应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研究2006-2016年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失配度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良好态势,但各城市间差异呈现扩大趋势;空间演变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明显特征,形成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北部以唐山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散,但省会石家庄的"空间外溢"效应不太显著;影响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重视程度以及城市化率等对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影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郝枫 潘婕
利用1994-2014年河北省人口结构和住宅交易数据,基于VAR模型,分析了人口因素对河北省房地产住宅市场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结构与人口出生率对住宅市场需求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对住宅市场需求存在初始拉动作用,但无法长期持续;性别结构对住宅市场需求直接影响程度较低,但性别失衡能够对住宅市场需求形成隐性刺激。
关键词:
住宅需求 性别失衡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亮 胡德仁
本文从中国教育财政分权的视角探讨了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差异的影响因素,使用河北省2007年136个县的财政和教育数据,选择能全面反应财政能力与财政需要的一系列指标,考察这些指标与农村小学教育投入的相关性。认为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没有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出现"挤出效应"。并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育投入 财政转移支付 挤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玲娥 双文元 云安萍 牛灵安 胡克林
【目的】速效钾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最近10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秸秆还田等技术的不断推广,迫切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和资料搜集得到了河北省曲周县1980年、2000年和2010年3个不同时期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数据,首先对不同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了常规统计和正态性检验;然后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合GIS空间插值、叠置分析和面积统计功能研究了该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最后对各种影响因素(土壤质地、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洁 秦富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43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户金融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农户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信用社社员身份、农户家庭经营土地面积、农户家庭净资产水平以及农户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认知对农户借贷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川 张宁
[目的] 对2010—2020年河北省及其各区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针对区域差异展开了解析,以期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构建河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均权法、加权综合评价指数法对河北省及其区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度,同时选取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对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 (1)河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子系统均呈现稳步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子系统水平偏低,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水平相对较高,变化趋势以生态宜居增长最快,生活富裕增长缓慢,产业兴旺波动性较大。(2)河北省各区域乡村振兴水平和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邯郸和唐山发展水平最高,沧州和承德相对较低,邯郸、保定、石家庄、张家口和承德五市水平提升较快,衡水变化最小,其他地区提升速度相对缓慢。(3)冀东、冀南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区域差异性较小,冀中、冀北区域差异相对较大,冀北和四大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全省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河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增幅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大,中心城市规模小,乡村之间、地区之间要素流动的成本高,难以对乡村造成有效辐射,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诸多乡村振兴的短板依然存在。未来应继续加强推进缩小区域间差异,尤其是冀北和冀中地区内部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