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5)
2023(11568)
2022(10333)
2021(9684)
2020(8192)
2019(19084)
2018(18977)
2017(36315)
2016(20276)
2015(22833)
2014(22625)
2013(22613)
2012(20996)
2011(18838)
2010(18613)
2009(16887)
2008(16211)
2007(14029)
2006(12315)
2005(10594)
作者
(62029)
(51501)
(50868)
(48379)
(32645)
(24887)
(23089)
(20387)
(19565)
(18367)
(17611)
(17203)
(16380)
(16211)
(15940)
(15916)
(15832)
(15378)
(14697)
(14486)
(13125)
(12555)
(12496)
(11707)
(11603)
(11467)
(11399)
(11254)
(10510)
(10346)
学科
(78316)
经济(78228)
管理(52799)
(50439)
(40457)
企业(40457)
方法(35648)
数学(30904)
数学方法(30548)
(22588)
地方(21593)
(20320)
中国(19437)
(17943)
业经(17002)
农业(15587)
(12975)
贸易(12968)
环境(12899)
(12766)
(12568)
理论(12488)
(12480)
技术(11779)
(10841)
财务(10782)
地方经济(10776)
财务管理(10761)
教育(10482)
(10477)
机构
大学(283024)
学院(280792)
管理(108917)
(103340)
经济(100866)
研究(100135)
理学(94792)
理学院(93545)
管理学(91641)
管理学院(91189)
中国(71373)
科学(68851)
(63921)
(58064)
(52950)
业大(50531)
研究所(48984)
农业(46113)
(44939)
中心(44925)
(41236)
北京(40439)
(38692)
师范(38187)
(36131)
财经(35988)
(33843)
(33664)
(32735)
技术(31685)
基金
项目(202837)
科学(156673)
基金(144941)
研究(141573)
(129592)
国家(128548)
科学基金(108087)
社会(85122)
(81985)
社会科(80332)
社会科学(80301)
基金项目(78315)
自然(74508)
自然科(72658)
自然科学(72629)
自然科学基金(71297)
(69228)
教育(63876)
资助(59763)
编号(57455)
重点(46193)
成果(45966)
(44133)
(43039)
(41864)
计划(40531)
课题(40133)
科研(39544)
创新(39139)
大学(36438)
期刊
(112843)
经济(112843)
研究(79405)
学报(56223)
中国(55109)
(52876)
科学(48759)
大学(40395)
管理(38311)
学学(38059)
农业(36749)
(32021)
教育(31131)
技术(23054)
(20748)
金融(20748)
(18959)
业经(18664)
经济研究(16806)
财经(16474)
图书(16154)
业大(15811)
科技(15544)
(14879)
问题(14690)
资源(14623)
(13874)
理论(13795)
林业(13235)
实践(12897)
共检索到40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宝钦  周益林  王剑雄  段霞瑜  向齐君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采自河北省和北京地区12个市、县的小麦近缘植物的4个属,12个种的62份材料进行接种,除8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4个属,12个种的49份材料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进行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82.2%的感病小麦近缘植物其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小麦近缘植物在该地区病菌越夏中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晓民  侯文邦  周丽鸿  商鸿生  
人工接种及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采自河南和陕西的小麦白粉菌系能正常地侵染7属23种禾本科植物。其中有6属11种禾草为国内首次报道的该菌寄主。连同前人的研究,目前发现的我国小麦白粉菌寄主植物已达10属31种。从小麦属各植物材料对小麦白粉菌的感染情况,进一步支持了小麦属的现代分类理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云锋  顾沛雯  安凤秋  相建业  罗朝鹏  杨英  
小麦蓝矮病是陕西乃至西北冬麦区的一个重要病害,由介体条沙叶蝉专化性传播。利用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序列通用引物对Rm16F2/Rm16R1,应用PCR技术从小麦蓝矮病株叶片中扩增到1.4kb的特异片段。通过介体条沙叶蝉对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寄主范围进行研究,在接种的18种寄主植物中,有8种寄主表现症状,表明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寄主范围广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胜国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和利用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WheatVarietiesResistancetoPowderyMildewinHebeiProvince八十年代初期小麦白粉病在河北省就有发生,近年来日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国胜  高智谋  曹舜  
【目的】探究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的寄主范围,为烟草黑胫病菌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烟草黑胫病菌所致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人工模拟烟草黑胫病菌在田间的侵染途径,采用菌丝块创伤和不创伤接种61种农作物及杂草的活体或离体组织,结合柯赫氏法则鉴定,对烟草黑胫病菌的寄主范围进行较为系统的大样本研究。【结果】烟草黑胫病菌在人工创伤条件下可侵染21科41属51种植物,在不创伤条件下可侵染10科15属16种植物,首次发现烟草黑胫病菌在人工创伤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21科40属47种植物,在人工不创伤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10科1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胜国  
1993~1994年,自河北省收集154个小麦白粉菌株,接种在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小麦品种及近等基因系上。结果表明,V1、V3a、V3b、V3c、V5、V6、V7、V8、V1+2+9毒性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均在96%以上;V17出现频率次之,为51.9%;V2、V4a、V2+6再次之,出现频率分别是25.3%、26.8%和9.1%;出现频率最低的是V4b,仅3.9%。在毒性基因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V1+V3a+V3b+V3c+V5+V6+V7、V8+V1+2+9,达98.1%,其次是V2+V2+6、V2+V4a、V4a+V2+6、V4a+V4b、V2+V4b、V2+V4a+V4b,出现频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齐君  盛宝钦  周益林  段霞瑜  张克诚  
采用基因推导法分析了三个鉴别寄主的抗性基因:白免3号和肯贵阿1号含有Pm4a:小白冬麦的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其抗谱不同于所有供试单基因系的抗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永  常聚普  郭利民  孙尚  杨旭琦  朴春根  
[目的]为明确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欧美杨抗性品种及其可能的抗性活性物质。[方法]通过田间接种方法开展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杨树品系抗性调查,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杨树抗感品种树皮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染病前后含量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抑菌实验验证潜在抗性物质的活性。[结果]研究发现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危害黑杨派美洲黑杨、欧美杂交杨的品系以及旱柳,而欧洲黑杨品系具有高度抗菌能力;本研究的30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杂交杨品系中,中林46杨、2025杨、2001杨、313杨、中荷1号杨和16-09杨是高感病品系;16-10杨、豫抗1号杨为高抗病品系,而131杨、03-59杨、02-212杨和03-34杨为抗病杨树品种;杂交柳和垂柳抗病,金丝柳轻微感病;栎属和青杨派的种类和品系具有高度抗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抗病和高感病品系树皮中的邻苯二酚、苯甲酸、绿原酸、儿茶素的含量较高,其中邻苯二酚和儿茶素在病菌侵染时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明确了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的主要危害对象和寄主范围,明确了具有抗性、感病的杨树品系,证明了邻苯二酚和儿茶素与杨树抗病性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欧美杨的栽培和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防治建议,该研究结果对我国欧美速生杨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帅康   王彩霞   施万斌   鲁海龙   董安昊   刘楚丽   马荣  
[目的]探讨嗜果刀孢菌对新疆其他主要树种的潜在危害,提高该病害的诊断和检测效率。[方法]本文将嗜果刀孢菌通过离体叶片接种至6科19种植物的健康叶片上,初步测定其致病性和寄主范围;参考tef1序列设计了嗜果刀孢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对76株嗜果刀孢菌和22株其它真菌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并优化实时荧光PCR的反应体系;另外,应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田间自然发病样本和人工接种7、10、13、16、19、21、24、48 h后的野杏叶片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结果]15种植物叶片在接种嗜果刀孢菌5 d后出现明显病斑,不同寄主的病斑大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新疆小叶白蜡的病斑面积最大,达28.99 mm~2,而紫叶矮樱、黄果山楂、新疆杨、鞑靼桑等4种植物叶片未发病。本研究设计的特异性引物W0404-14-F/W0404-14-R扩增出的特异性条带为113 bp,对照及其它真菌无扩增条带。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为5.99×10~(-1)ng·μL~(-1)。在野杏叶片接种10 h后通过常规PCR可在叶片内检测到嗜果刀孢菌。[结论]嗜果刀孢菌可为害15种其他树种,具有潜在危害性;PCR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嗜果刀孢菌速度快、特异性强,本研究首次探索了嗜果刀孢菌潜在寄主范围及P CR.快速检测方法,为由嗜果刀孢菌引起的穿孔病的诊断及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能萍   何鹏搏   刘迎龙   何鹏飞   吴毅歆   唐萍   王再强   Shahzad Munir   孔宝华   何月秋  
2022年,于昆明市松华坝蔬菜基地发现大片地毯草上发生1种由未知病原菌引起的地毯草叶部病害,其病斑呈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为明确其致病菌,并对该病原菌进行寄主范围研究和杀菌剂毒力测定。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地毯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平脐蠕孢(Bipolaris zeae)。孢子液离体叶片接种21种经济作物及常见杂草,发现B. zeae还可侵染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薏苡、棕叶狗尾草、狗尾草、野燕麦、黑麦草、稗草10种作物或杂草。7种杀菌剂对B. zeae毒力表现为,苯醚甲环唑EC_(50)最小(0.381 mg·L-1)其他依次为氟唑菌酰胺(0.988 mg·L~(-1))、异菌脲(1.864 mg·L~(-1))、代森锰锌(5.401 mg·L~(-1))、甲基硫菌灵(930.572 mg·L~(-1))、嘧菌酯(989.571 mg·L~(-1))、百菌清(1547.315 mg·L~(-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怡  张佩佩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陈佩佩  李成伟  
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和商丘市小麦白粉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及分析,以期为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和系统进化奠定基础。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周口和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系统进化发现,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与地域相距较远的英国、法国、美国的小麦白粉病菌的同源性极高,而与地域很近的周口小麦白粉病菌同源性却不高,推测小麦白粉病菌的进化可能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为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经接种试验和调查表明,此菌除危害朱顶兰外,还危害君子兰属的君子兰,文殊兰属的文殊兰,蜘蛛兰属的水鬼蕉,石蒜属的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夏水仙、中国石蒜、红蓝石蒜、石蒜、麦杆石蒜以及水仙属的水仙,总计危害6个属13种植物(包括孤挺花属的朱顶兰)。S.curtisii病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呈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作者将其归纳为两类:一类呈现红斑,如朱顶兰、君子兰、水鬼蕉被害呈现圆形或纺缍形的红斑;另一类呈现褐斑,如文殊兰、忽地笑、水仙被害呈现褐斑或褐色条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西贞  张卫东  田纪春  
小麦品种百农3217感白粉病,它的一个近等基因系(Xbd/百农3217(BC7F6))含抗病基因xbd,具有抗白粉病功能。以这两个品系为试验材料,接种白粉菌,分析了0~6 d两个品系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和7种代谢酶的活性,这些代谢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等。目的是探讨在白粉菌和小麦植物的互作过程中,感病、抗病植物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白粉病菌后,H2O2含量在感病品系中显著下降,在抗病品系中显著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龙海  鄢小宁  徐建华  
对源自海南省3地侵染番石榴的9个根结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同工酶分析,对4个代表性群体在10种常见经济作物15个品种上的繁殖力进行了测试。同工酶鉴定结果表明,病原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enterolo-bii)。生物测试发现或证实:携带M i基因的抗性番茄以及菜豆、豇豆、茄子、黄瓜、西瓜、辣椒、烟草为供试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的高度适宜寄主,大豆为低度适宜寄主,棉花为非寄主。寄主范围的测试结果提示,象耳豆根结线虫可潜在地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吕若清  林长春  吴智勇  徐天森  
根据一字竹笋象在自由选择和无选择条件下,对不同种质寄主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该虫在竹种园内可危害6属50余个竹种,其中刚竹属占81%,在自由选择条件下对不同寄主具较明显的选择行为,聚类分析将寄主分为3个危害程度类群。但在无选择条件下室内饲养的害虫表现和野外单一栽培寄主的被害程度并无明显差异。据此,本文讨论了该虫的寄主范围、寄主选择偏好和影响害虫表现的寄主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