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3)
- 2023(11038)
- 2022(9522)
- 2021(8645)
- 2020(7379)
- 2019(16987)
- 2018(16777)
- 2017(32073)
- 2016(17877)
- 2015(20261)
- 2014(20661)
- 2013(20843)
- 2012(20153)
- 2011(18500)
- 2010(18913)
- 2009(17563)
- 2008(17706)
- 2007(16208)
- 2006(14387)
- 2005(13237)
- 学科
- 济(82754)
- 经济(82684)
- 管理(45619)
- 业(44419)
- 企(31994)
- 企业(31994)
- 方法(31358)
- 数学(27469)
- 数学方法(27189)
- 农(26193)
- 地方(25910)
- 中国(24141)
- 学(18803)
- 业经(17978)
- 农业(17909)
- 财(17271)
- 环境(16287)
- 贸(14754)
- 贸易(14744)
- 易(14183)
- 制(13865)
- 地方经济(13703)
- 融(13322)
- 金融(13320)
- 银(13167)
- 银行(13117)
- 发(12976)
- 和(12780)
- 行(12694)
- 技术(11048)
- 机构
- 学院(264761)
- 大学(261797)
- 济(107125)
- 经济(104589)
- 研究(99971)
- 管理(94312)
- 理学(79268)
- 理学院(78213)
- 管理学(76704)
- 管理学院(76222)
- 中国(75277)
- 科学(65084)
- 京(58047)
- 农(55558)
- 所(54184)
- 研究所(49223)
- 财(48374)
- 中心(45645)
- 业大(43866)
- 农业(43560)
- 江(43393)
- 范(37765)
- 北京(37400)
- 师范(37356)
- 财经(37206)
- 院(35764)
- 省(35292)
- 州(34624)
- 经(33423)
- 经济学(32190)
- 基金
- 项目(170982)
- 科学(131311)
- 研究(123248)
- 基金(118772)
- 家(105145)
- 国家(104203)
- 科学基金(86183)
- 社会(75101)
- 省(71410)
- 社会科(70949)
- 社会科学(70921)
- 基金项目(63363)
- 划(58939)
- 自然(55407)
- 教育(55221)
- 自然科(53877)
- 自然科学(53860)
- 自然科学基金(52846)
- 编号(50625)
- 资助(48855)
- 发(43413)
- 成果(41563)
- 重点(39778)
- 课题(36703)
- 部(36576)
- 创(34804)
- 发展(34384)
- 展(33805)
- 计划(33002)
- 科研(32758)
- 期刊
- 济(129273)
- 经济(129273)
- 研究(78189)
- 中国(59250)
- 农(51892)
- 学报(46959)
- 科学(41548)
- 财(36661)
- 农业(35378)
- 大学(33784)
- 管理(32744)
- 学学(31877)
- 教育(29546)
- 融(26443)
- 金融(26443)
- 业经(22954)
- 技术(22769)
- 经济研究(19515)
- 业(19411)
- 财经(17842)
- 问题(17345)
- 资源(15578)
- 经(15321)
- 版(13806)
- 技术经济(13471)
- 贸(13171)
- 图书(13024)
- 科技(12976)
- 统计(12477)
- 商业(12433)
共检索到414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燕
生态足迹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文章分析了河北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情况,得出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2.9198ha,人均生态供给仅为0.4298ha,生态赤字高达2.4900ha,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一些措施来改善河北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河北省 生态足迹 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云龙 唐海萍 李新宇 张新时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河北省怀来县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三方面定量分析了怀来县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①2001年怀来县人均生态赤字0.7245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已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②怀来县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供给以耕地为主,需求以化石燃料用地为主,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③人...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怀来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关潇 肖能文 高晓奇 陈彦君 臧春鑫
文章基于泰顺县2011—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该县这5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同时预测该县2020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以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泰顺县2011—2015年总人均生态足迹介于0.318 3~0.392 4 hm2/cap,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耕地和草地是人均生态足迹的最大组成部分;(2)2020年泰顺县预测总人均生态足迹为0.441 1 hm2/cap,2016—2020年总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草地对人均生态足迹贡献量最大且持续增长,耕地贡献量逐渐降低,化石能源用地贡献量逐渐增大;(3)2020年泰顺县表现为生态盈余,人均生态盈余指数为0.179 6 hm2/cap。泰顺县社会经济压力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力较小,土地利用仍能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标 房骄 何欢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先 谢屹 常菁菁 牟格格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比较了2001~2009年生态足迹变化,并基于生态足迹时序分析了江苏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生态足迹测度方法的理论再思考,评价江苏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发展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问题,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针对江苏省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议江苏需要进行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江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欣 吴华超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而生态承载力在不断下降,出现了持续且不断上升的生态赤字,年平均增长率已达5.87%。可见,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超出了其承受的范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创新发展模式,提倡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模式,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军 陶明娟
生态足迹分析法因其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新颖的思路和简便的计算方法以及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本身的普适性而日益流行。应用该方法对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兰州市人均生态赤字为1.692 88,其生态足迹是当地生态供给的近7倍,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其发展超出了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并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生态足迹法自提出以来,在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兰州市的实际应用,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的可持续状况从侧重生态的角度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兰州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建军 许小冉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来评价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河南省2007年化石燃料用地、草地、水域处于赤字状态,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处于盈余状态,生态足迹指数显示出河南省总体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和瑞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描述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和聚类描述,旨在为制定河北省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立华 唐欣 李南
通过目前关于评价物流发展能力理论的研究和总结,结合2011年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河北省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物流发展能力进行排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希望该结果对各地区发展物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河北省 物流业 发展能力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梁丽霞 马建波 魏建秋 田勤科 曹富强
通过对河北林果重点县进行典型调查和42个县(市、区)、4200个农户林果产业收入的专项调查,指出河北林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果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林板加工业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在了解其林果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情况,指出林果业收入构成日趋多样化,收入结构有所优化;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增收空间得到扩展;受林业生产任务调整的影响,林业纯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林果业增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禀赋差异、产业化经营规模、林果产品外向度、政策调整约束等。林果业增收潜力极大,表现在政策、技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林果优势产业带形成,质量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市场需求量增大。
关键词:
林果业 农民收入 贡献 制约 潜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明娜
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既是实施社区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开展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社区学院在河北省乃至全国仍是一种新事物,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在美国社区学院成功经验的启示下,从而探索出河北省社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妍磊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受人口、制度等因素制约,为避免这些因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寻找出适合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亟需建立较全面的、准确的关于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河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量依据。文章在明确影响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前提下,从农村人口发展水平、农业经济生产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科技水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完善相关法律、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王群超
应用能值分析和本地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进行改进,将可更新资源和社会生产消费中的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对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即对消费账户进行了贸易修正,更贴近实际。经过计算,得出浙江省2007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174 1hm2,人均生态足迹为3.946 2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772 1hm2,万元GDP生态足迹为1.063 2hm2。根据计算出2000~2008年的各项指标,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又以2007年为基准,与部分区域的相关指标进行横向比较,进而分析了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后,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发展雨水收集、潮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瑾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能值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煤炭、原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耗较大。生态赤字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远小于人们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重点在如何减少生态足迹。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