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4)
- 2023(4826)
- 2022(4032)
- 2021(3981)
- 2020(3280)
- 2019(7319)
- 2018(6830)
- 2017(12623)
- 2016(6947)
- 2015(7496)
- 2014(7589)
- 2013(7417)
- 2012(6797)
- 2011(6354)
- 2010(6339)
- 2009(5894)
- 2008(5606)
- 2007(5149)
- 2006(4710)
- 2005(4378)
- 学科
- 济(30973)
- 经济(30907)
- 管理(16784)
- 业(16758)
- 农(12704)
- 地方(12690)
- 企(9843)
- 企业(9843)
- 方法(9768)
- 农业(9615)
- 数学(8783)
- 数学方法(8630)
- 中国(8114)
- 地方经济(7581)
- 制(6992)
- 学(6977)
- 财(6678)
- 业经(6053)
- 收入(5650)
- 环境(5015)
- 融(4885)
- 金融(4883)
- 体(4683)
- 分配(4471)
- 银(4206)
- 银行(4200)
- 行(4094)
- 和(4039)
- 度(3822)
- 制度(3789)
- 机构
- 学院(97170)
- 大学(97154)
- 济(38284)
- 经济(37392)
- 研究(36688)
- 管理(34252)
- 理学(29398)
- 理学院(28952)
- 管理学(28231)
- 管理学院(28034)
- 中国(27657)
- 科学(23719)
- 京(20213)
- 所(18896)
- 财(18467)
- 农(17499)
- 中心(17223)
- 研究所(17205)
- 范(15587)
- 师范(15468)
- 江(14850)
- 业大(14574)
- 财经(13920)
- 院(13918)
- 农业(13423)
- 省(13157)
- 北京(12868)
- 师范大学(12586)
- 经(12506)
- 州(12448)
- 基金
- 项目(68915)
- 科学(54600)
- 研究(50844)
- 基金(49603)
- 家(44068)
- 国家(43684)
- 科学基金(36622)
- 社会(32842)
- 社会科(30889)
- 社会科学(30886)
- 省(27558)
- 基金项目(26028)
- 划(23195)
- 自然(22598)
- 教育(22539)
- 自然科(21974)
- 自然科学(21970)
- 自然科学基金(21528)
- 编号(20475)
- 资助(19409)
- 成果(17092)
- 重点(16414)
- 发(16248)
- 课题(14948)
- 部(14831)
- 国家社会(13947)
- 制(13620)
- 创(13523)
- 发展(12975)
- 科研(12899)
共检索到14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媛 王仰麟 马晶 魏海 彭建
在京津冀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河北省出现环绕京津地区的贫困带引起了学界与公众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内贫困县的设定往往以经济指标为唯一度量标准,本文在经济维度基础上增加社会维度(代表人类贫困)和自然维度(代表自然贫困)两方面评价指标,构建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136个县的贫困状况分别进行经济单维度与经济—社会—自然三维评估,并基于SOFM网络将全省县域贫困度划分为五级,与河北省现有各类贫困县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经济单维度与经济—社会—自然多维度评估的聚类分析得到的高贫困度县域均与现有贫困县有很好的对应,与河北省贫困县分布现状基本吻合;由于经济—社会—自然的多维度贫困度评估综合考虑了贫困现状及其潜在可能性,评估更加全面和深入。基于自然维度的潜在贫困度对多维贫困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环京津地区的贫困现状比较严重、且潜在贫困程度高,应积极依托京津,承接产业转移。而在冀中南地区,尽管贫困现状较为严重,但潜在贫困程度较低,因其较易脱贫而容易被忽视;同时,还存在大量非贫困县转化为贫困县的可能性;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贫困问题的关注,分类扶贫、防治结合、区域联动,促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社会财富同步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青茹 马如霞 白子朔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发挥着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目的]为了评估农业科技园区的经济发展带动效应。[方法]该研究将农业科技园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河北省16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河北省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从而有效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科技园区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等级、不同地理空间、不同行政层级中存在差异。[结论]河北省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持续提升科技园区创新水平以助力实现河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河北作为辖县大省,县域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新形势下面临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论文在分析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基础上,研究提出资源型县、非资源型县、城郊县三类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模式与路径,进而提出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选择。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转型升级 模式与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明 董正信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基础地位。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能否提高,关系到贫困县能否致富奔小康的问题,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十分巨大。河北省县域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一些全国沿海县域经济强省相比,差距仍很明显。通过对河北省136个县(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可将全省136个县(市)划分为发达县(市)、较发达县(市)、欠发达县(市)和贫困县(市)四个层次。河北应根据四类层次县域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以进一步推进整个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层次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新凯 李子彪 张爱国
农业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在河北省也是如此。本文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试点工作中河北省的县(市)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河北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分布、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当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遵峰 王小慈 张春玲
发展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特色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在分析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点解析了影响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适合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行的发展模式,为河北农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涛 王华玲
通过对比河北省县域经济最发达与最不发达的10个县(市)的地域与产业分布,发现河北省经济发达县(市)对自然资源依赖较重,区位优势也是县域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西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县则呈现连片贫困分布特征,有特色的县域产业集群仍不够强大。应通过体制变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措施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河北省 县域产业 经济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宋晓明
本文基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响应系数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证明县域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绝对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也没有有效引致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没有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与全国层面对比,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程度低,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是推动县域经济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分析 县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宋晓明
本文基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响应系数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证明县域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绝对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也没有有效引致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没有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与全国层面对比,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程度低,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分析 县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庄天慧 龚荣发 曾维忠
文章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利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五大生计资本维度,构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对青海藏区不同县域的多维贫困状况展开跨时区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青海藏区农牧业、教育事业、社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群众收入得到较大提高,藏区扶贫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时间推移,青海藏区各县域多维贫困程度在波动中不断减轻,多维贫困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但从空间演变来看,青海藏区各县域多维贫困的差异性正逐渐扩大,出现了多维贫困减缓过程中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恒 宋传垚 阎佳玉 黄惠倩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探究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中心集聚性与成长性,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研究发现:①伴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乡村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乡镇政府驻地与县城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强度;②生产要素在城、镇、村间不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导致县城邻近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乡村地区的中心集聚性依次降低;③受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县城邻近地区、区位较好的乡镇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地区更易于集聚生产要素,成为乡村成长性的高值区;④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减地增"的乡村空心化问题严峻。文章强调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城乡联系,提升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推进村镇化发展,开展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兰红 赵瑞君 袁志超
县域旅游承担着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职能,但在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再加上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不能促进县域旅游的发展和拉动县域旅游经济和相关产业。因此,县域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成为本文研究选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国内旅行方式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新特点,以及游客行为由AIDMA模式向AISAS模式转变,且具备搜索与分享的两个网络特质,并结合河北省国内旅游重点县——-邢台县的具体旅游资源与营销现状,得出结论,县域旅游模式要从大数据、互联网、社交三个角度进行精准营销、智慧营销、网络游戏营销、360°视频营销、直播营销、人工智能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口碑营销等七种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县域旅游 旅游营销模式 创新 互联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德仁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供养人口规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一般认为,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我国以财政供养人口为标准衡量的政府规模较大,而且膨胀速度过快。较多且不断增加的财政供养人口给很多地区(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支出压力。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本文以2012年河北省13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本,从分析影响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诸因素入手,建立证明县级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管辖区域面积之间相关关系的模型,为控制河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财政供养人口 规模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岩
我国首都经济圈规划为河北省相关县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同时为我国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模式。本文分析了首都经济圈规划中,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特色产业、四大园区和六大基地建设,来培育河北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提出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首都经济圈 河北省 县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孙文生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运用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