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3)
- 2023(15308)
- 2022(13104)
- 2021(12127)
- 2020(10239)
- 2019(23164)
- 2018(23079)
- 2017(44757)
- 2016(24347)
- 2015(27261)
- 2014(27217)
- 2013(27333)
- 2012(25024)
- 2011(22454)
- 2010(22538)
- 2009(21190)
- 2008(20964)
- 2007(18812)
- 2006(16975)
- 2005(14754)
- 学科
- 济(104204)
- 经济(104079)
- 业(98854)
- 管理(81646)
- 企(80717)
- 企业(80717)
- 农(48553)
- 方法(45906)
- 数学(36623)
- 数学方法(36233)
- 业经(33104)
- 农业(32458)
- 财(29514)
- 中国(24575)
- 地方(21853)
- 务(21375)
- 财务(21311)
- 财务管理(21285)
- 企业财务(20136)
- 和(20117)
- 技术(19967)
- 学(19859)
- 制(19819)
- 理论(18000)
- 环境(17205)
- 划(17159)
- 策(17157)
- 贸(16828)
- 贸易(16819)
- 易(16328)
- 机构
- 学院(355850)
- 大学(349902)
- 管理(148848)
- 济(142550)
- 经济(139507)
- 理学(128619)
- 理学院(127344)
- 管理学(125430)
- 管理学院(124815)
- 研究(114192)
- 中国(87827)
- 京(74458)
- 科学(72732)
- 农(72474)
- 财(62922)
- 业大(58873)
- 所(57657)
- 农业(55644)
- 江(54221)
- 中心(53045)
- 研究所(52576)
- 财经(50510)
- 北京(46275)
- 经(45864)
- 范(44904)
- 师范(44559)
- 州(43509)
- 院(40889)
- 经济管理(40680)
- 经济学(40198)
- 基金
- 项目(243393)
- 科学(192029)
- 研究(178927)
- 基金(175819)
- 家(152505)
- 国家(151096)
- 科学基金(131047)
- 社会(112933)
- 社会科(106714)
- 社会科学(106679)
- 省(98408)
- 基金项目(94614)
- 自然(85671)
- 自然科(83506)
- 自然科学(83482)
- 自然科学基金(81988)
- 划(79811)
- 教育(79263)
- 编号(74778)
- 资助(71077)
- 成果(58030)
- 重点(53528)
- 部(52977)
- 发(52953)
- 创(51970)
- 课题(49410)
- 创新(47943)
- 业(46955)
- 科研(46012)
- 国家社会(45603)
- 期刊
- 济(165152)
- 经济(165152)
- 研究(98200)
- 农(71747)
- 中国(67519)
- 学报(55418)
- 管理(53950)
- 科学(52927)
- 农业(48901)
- 财(48578)
- 大学(41869)
- 学学(39663)
- 业经(33684)
- 教育(32484)
- 技术(31578)
- 融(29429)
- 金融(29429)
- 业(25360)
- 财经(23638)
- 经济研究(22621)
- 问题(22099)
- 经(20152)
- 技术经济(19786)
- 资源(19649)
- 图书(18057)
- 科技(17953)
- 版(17627)
- 现代(17273)
- 理论(16576)
- 商业(16196)
共检索到520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静 侯佳 刘伟伟
[目的]针对我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推进过程中存留的矛盾和不足,探究分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剖析现状、探寻原因、提出建议,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河北省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层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影响河北省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因素,为提高河北省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出建设性意见。[结果]通过构建河北省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土地资源利用中农药化肥施用量(0.070 1)较高,土地开发(0.121 9)和土地退化治理率(0.148 6)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0.025 4)低、生态环境用水率(0.121 3)和人均污水排放量(0.125 0)都比较高。[结论]河北省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中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其中人口数量、经济生产总值是影响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应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健全法制措施、加强环保意识,从根本上促进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佳 赵静 刘亚
[目的]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展开评价,为区域农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从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3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7—2016年全省及11个地级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探究了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探讨了全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1)2007—2016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评价分值呈平稳增长趋势,由2007年的0.315提高到2016年的0.498。2007—2012年,农业资源利用的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协调度呈现递增趋势,由0.760提高到0.935。2012—2016年,协调度呈现递减趋势,由0.909降低到0.838。(2)2007—2016年河北省各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分值整体呈递增趋势,但地区间存在差异。整体看来,唐山市的评价分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地市,其次为廊坊市和石家庄市,邢台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低。(3)2007—2016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趋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2007—2012年,综合效率小于0.95,处于较低的水平。2013—2016年,综合效率大于0.95,处于较高的水平。大部分年份存在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从业人员、农用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投入过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出不足的现象。[结论]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今后更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协调性,推动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向更高水平发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依靠生产规模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较小,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亟待进一步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志峰
农业经济资源是指能够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社会经济因素与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农业科技与装备及交通、运输、卫生、文教等服务性资源。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高效、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是该省经济振兴的重要子课题。文章对河北农业发展概况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河北省农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经济资源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劳动力资源过剩;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不同地区间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显著,河北同发达省份相比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严重不足,无法向广大农民提供他们急需的信息和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推动能力有限;农业政策对经营主体扶持不到位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
关键词:
农业 经济资源 开发 利用 河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海荣 左停 李小云 李金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家相应政策的转变 ,我国农村社区在自然资源管理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权限 ,在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发挥出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暴露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易县山区村级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现状的调研以及评价现存的社区管理模式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为当地社区自然资源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在其他地区可以引以为鉴。
关键词:
社区 自然资源管理 农业生态系统 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户艳领 陈志国 刘振国
文章从需求居高不下,投入压力积聚;供给增长有限,地下水开采程度不断加深;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浪费以及利用的低效率等方面,总结了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现状及问题,进而选取水资源消耗、水资源自然条件、水资源技术条件和经济产出效益4方面的指标构建了农业用水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数据的时间序列矩阵,应用熵值法进行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得到2005~2012年各年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研究结论: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因素中,技术条件贡献率最大,其次为产出效益、消耗程度和自然条件;农业用水综合指数近几年有所增长但呈现波动态势,技术条件指数走势与其趋同,其他影响因素对水资源效率贡献度变化...
关键词:
熵值法 水资源 效率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娟 张中斗 汪虹 杨华平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基础上,从循环农业的思路出发,对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提出了要求,并从发展思路、发展手段、发展方式、发展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加快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祖婷 魏厦
科学评价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构成,构建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河北省的实证分析,提出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资源 综合承载力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军 何玲 董谦 甄明涛 魏红杰 张越
运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单项障碍度的方法以及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四大农业生态区生态安全指标的障碍度进行了计算,并探寻了不同农业生态区生态安全的障碍性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的障碍性因子有:农药使用强度、单位农业产值物耗、化肥使用强度、人均水资源量、贫困人口比例、单位农业产值能耗和农作物单产水耗等。针对河北省农业生态的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及"环京津贫困带"等,应采取以下对策:大力实施农业节能降耗;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循环农业;推行节水和旱作农业,完善水制度和水管理;逐步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
关键词:
农业生态安全 河北省 障碍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婉音
[目的]现代农业园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现代农业园区多要素进行评价,进而优化选择开发项目,以期有效地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现代农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采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文献查阅法了解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评价及优化选择。[结果]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中多要素权重排序为园区基础设施(0.27)>社会效益(0.22)>生态效益(0.21)>科技能力(0.17)>经济效益(0.13)。得分结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光华 孙文生
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靳光华孙文生河北省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河北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与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荣言 李巧 孔庆书 曹丽杰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河北省各地的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由于高效农业高投入、高产出,伴随着很大风险,一方面,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实是河北省农业保险业务不断萎缩,前景堪忧,因此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政永 冯小翠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已经由传统的规模扩张阶段迈进到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不断拓展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河北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城镇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淑芬 李妍 王康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淑芬 李妍 王康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而85%农户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和亲友间无偿借款的融资方式,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涉及较少,导致农村融资渠道受限。[结论]深化企业和农户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融资渠道,能够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