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6)
- 2023(9568)
- 2022(8081)
- 2021(7542)
- 2020(6465)
- 2019(14505)
- 2018(14237)
- 2017(27582)
- 2016(15330)
- 2015(16794)
- 2014(16870)
- 2013(16676)
- 2012(15408)
- 2011(14033)
- 2010(14410)
- 2009(13388)
- 2008(13069)
- 2007(11744)
- 2006(10432)
- 2005(9169)
- 学科
- 济(70649)
- 经济(70597)
- 业(47255)
- 农(46652)
- 管理(33822)
- 农业(30944)
- 方法(29531)
- 数学(27587)
- 数学方法(27145)
- 企(23452)
- 企业(23452)
- 地方(20071)
- 中国(17789)
- 业经(16750)
- 学(13992)
- 制(13296)
- 财(11984)
- 银(11147)
- 银行(11134)
- 险(11020)
- 保险(10928)
- 贸(10715)
- 贸易(10710)
- 发(10673)
- 行(10642)
- 农业经济(10619)
- 易(10386)
- 环境(10071)
- 融(10004)
- 金融(10003)
- 机构
- 学院(216658)
- 大学(209786)
- 济(88211)
- 经济(86340)
- 管理(84218)
- 研究(74441)
- 理学(72739)
- 理学院(71964)
- 管理学(70294)
- 管理学院(69947)
- 中国(61383)
- 农(60985)
- 科学(49839)
- 农业(46846)
- 京(43319)
- 业大(42387)
- 所(39239)
- 财(37904)
- 中心(36690)
- 研究所(36087)
- 江(34336)
- 财经(29621)
- 省(29521)
- 农业大学(28771)
- 范(27840)
- 师范(27592)
- 州(26997)
- 经(26926)
- 北京(26333)
- 经济管理(26130)
- 基金
- 项目(152783)
- 科学(120725)
- 基金(110160)
- 研究(108194)
- 家(97559)
- 国家(96721)
- 科学基金(82343)
- 社会(68556)
- 省(64709)
- 社会科(64558)
- 社会科学(64537)
- 基金项目(58681)
- 自然(54769)
- 自然科(53471)
- 自然科学(53460)
- 自然科学基金(52402)
- 划(52173)
- 教育(47439)
- 资助(45056)
- 编号(44489)
- 重点(35100)
- 发(34939)
- 农(33855)
- 成果(33397)
- 部(32791)
- 创(30863)
- 课题(30459)
- 计划(29742)
- 科研(29612)
- 创新(28982)
- 期刊
- 济(100588)
- 经济(100588)
- 农(64043)
- 研究(58641)
- 中国(44546)
- 农业(43472)
- 学报(37697)
- 科学(35101)
- 大学(28531)
- 学学(27702)
- 融(25698)
- 金融(25698)
- 财(25172)
- 管理(24298)
- 业经(22811)
- 业(21276)
- 技术(18813)
- 教育(16337)
- 资源(14747)
- 问题(14402)
- 农村(14096)
- 村(14096)
- 农业经济(13968)
- 统计(13487)
- 版(12943)
- 财经(12758)
- 经济研究(12583)
- 策(12455)
- 技术经济(11948)
- 业大(11510)
共检索到321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徐万强 赵欧亚 孙世友 刘蕾 肖广敏 侯利敏
为掌握河北省典型区域农田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积累特征及潜在风险,分别采集金属冶炼区、污灌区和蔬菜区的土壤和农产品样品,测定重金属As、Pb、Cr、Cd、Hg、Cu、Zn含量及土壤pH值,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及农产品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d、Zn、Cu、As、Cr、Pb、Hg,个别土壤样点Cd、Pb、Cu、Zn的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0,环境质量等级处于Ⅲ级以上,土壤Cd点位超标率最高,为18.51%。冶炼区土壤Cd、Cu、Pb、Zn元素超标,超标率分别为92.31%,69.23%,34.62%和26.92%。污灌区土壤Cd、Zn元素累积最明显,超标率均为8.70%。蔬菜区土壤Cd元素累积最明显,超标率为9.94%。总体上看,河北省典型区域农田7种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64,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处于Ⅰ级,清洁。冶炼区、污灌区和蔬菜区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分别处于Ⅲ级(轻度污染)、Ⅰ级(安全)和Ⅰ级(安全)。参照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NY 861—2004、GB2762—2022),冶炼区周边小麦籽粒Pb、Cd和Zn的超标率分别为40.00%,40.00%和60.00%。污灌区小麦籽粒Zn、Pb、Cd元素出现超标,超标率分别为57.45%,8.51%和6.38%。蔬菜种植区蔬菜样本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因此,冶炼区和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冬林 金雅琴 张纪林 阮宏华
对南京秦淮河河岸带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镉、铬、铅、铜、锌等5种土壤重金属分布在水平和垂直层次上均表现出一定异质性。近水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普遍高于远水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高于下层。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有较大差异。上游河岸几乎未受人为干扰,5种重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均明显小于中下游。中游的殷巷土壤中镉和铬质量分数明显超标,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3.0,为重度污染。下游的岔路口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2.0,为中度污染。大校场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1.0,为轻度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排序为镉>锌>铜>铬>铅。重金属元素铜与镉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锌有极显著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莉 孙建平 何小青 刘赵文 潘文武
为探讨某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情况,采集池州市某典型农用地表层土壤样品,分析Cd、As、Ni、Hg、Pb、Cr、Cu、Zn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As、Ni、Hg、Pb、Cr、Cu、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1,25.80,33.31,0.23,33.17,46.59,37.15,130.28 mg·kg-1,其中,Cd、As、Ni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筛选值;而且除Cr外其他重金属平均值和中值均超过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评价污染指数平均值依次为Cd>As>Cu>Hg>Ni>Zn>Cr>Pb,且Cd单项指数平均值为轻度污染等级,其他重金属为无污染等级,表层土壤样品中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的占比分别为15%(6/40)、85%(34/40),各点污染在可控等级范围;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安全、警戒线、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等级的比例分别为7.5%、15%、45%、30%和2.5%,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77,超过警戒线级别,属轻度污染等级,其中,Cd是最主要影响元素,与单因子评价结果一致;8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single factor ecological risk index)大小依次为Hg>Cd>As>Cu>Ni>Pb>Cr>Zn,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平均值为194.73,为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其中,Cd是研究区污染风险最高的重金属元素,Hg是潜在生态风险高的重金属,需加强对Cd、Hg的风险管控。该区域农田土壤存在酸化趋势,是重金属累积的重要因素,其他人类活动增加了重金属积累的风险,需强化对该土壤有效的安全利用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俊梅 刘奋武 周俊 卜玉山
寻求高效廉价重金属吸附材料在污水重金属去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Cu、Zn和Pb的等温吸附效果,并利用土柱吸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3类吸附材料对污水处理厂入厂污水中重金属的实际吸附去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污水中Cu、Zn和Pb的等温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显著拟合。吸附材料对Cu、Zn和Pb的吸附作用力与吸附容量呈现石灰性黏壤土>碱性膨润土>石灰性砂壤土的变化趋势。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3类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力表现为Zn>Cu>Pb、Cu>Zn>Pb与Cu...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晨子 郭威 袁继海 郝乃轩 赵九江 刘成海
【目的】查明西南地区典型工矿业城市—云南安宁地区农作物及根系土壤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分布特征,掌握该区域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有益元素硒含量现状,促进科学管理和使用土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方法】野外采集水稻、玉米、食用玫瑰、水果、豆类蔬菜和烟叶及对应根系土壤样品,实验室测定分析根系土壤及农作物中的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和Se含量。分别采用了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开展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水稻根系土有17%样点Cd、食用玫瑰根系土有5%样点Pb以及烟叶根系土有8%样点As超标,其余均达到相关标准。根系土壤中Hg、Cd、As、Pb潜在生态风险高,尤其Hg达到了极强风险。农作物中Cd、Pb、Hg在一定程度超过相关标准,水稻中Cd、Pb、Hg超标率分别为17%、17%和5%,玉米和食用玫瑰中Pb超标率分别为5%和10%。土壤中高风险Hg在农作物的可食用部分富集程度不显著。水稻籽粒中Cd和Se分别与土壤Cd和Se含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安宁地区农作物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基本安全水平,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虽富集,但其在作物籽粒、果实、叶片等可食用部分富集程度不高,仅在水稻中Cd、Pb存在部分超标,籽粒中Cd主要来自于受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污染的低pH土壤。
关键词:
云南安宁 根系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 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兰兰 杨艳青
在摸清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Zn、Pb、Cr、As)含量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其污染状况,计算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阴市河流沉积物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企业和城市径流双重影响,Cu、Zn、Pb峰值在汛期,As、Cr峰值在非汛期;污染负荷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非汛期污染略轻,地累积指数法引入背景波动参数而使其评价结果较乐观。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都为轻微风险级别;致癌风险处于10~(-3)数量级,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7),致癌风险为人体健康风险主要承担者。潜在生态风险汛期高,人体健康风险非汛期高,这可能是重金属元素对致癌风险以及生态风险的贡献不同所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超 贾伯阳 黄燚 何文战 牛玉龙 卢晶莹 江敏敏 何方怡
富集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是长期影响城市河流地表水生态的潜在威胁。通过采集位于重庆主城区的典型山地城市河流——清水溪干流河底沉积物,监测各点位沉积物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附近地表水环境指标,并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和统计学手段来评判清水溪干流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清水溪干流沉积物中As、Cd、Cr、Cu、Hg、Ni、Pb和Zn均值含量分别为7.55±8.25、0.238±0.056、86.43±5.14、78.21±18.22、2.49±2.00、33.86±5.29、42.99±9.21和198.71±43.55 mg·kg~(-1)。地累积指数(I_(geo))评价体系中,Hg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Cu、Zn、Cd和Pb也有轻度污染。大部分点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超过现行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建议清淤淤泥需谨慎用于农用地。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1984.54±1515.92,Hg对RI的贡献度达到了90.78%,清水溪干流沉积物存在着极大的生态风险。重金属外源输入的主要区域集中于河流源头,加之上游地表水较高的pH,共同导致重金属(除As和Ni外)含量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由于山地河流源头较高的比降,在源头输入的外源污染对干流中上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造成一定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沉积物中Cr、Cu、Hg、Pb和Zn主要源于源头工业点源污染,并存在三种细分类型,应源于不同的行业类型;As和Ni主要源于污水处理站/城市面源污染;上述两种来源均对Cd有显著贡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笠 陆安祥 田晓琴 何洪巨 殷敬伟
【目的】以北京市设施蔬菜基地为例,研究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明确不同重金属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迁移特征,为蔬菜质量安全和设施蔬菜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9个典型设施蔬菜基地的148个土壤和96个蔬菜样品,分析土壤和蔬菜样品中As、Cd、Cr、Hg和Pb 5种重金属的统计特征及在土壤-蔬菜系统中迁移系数,并结合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采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由于蔬菜摄入导致的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设施蔬菜基地土壤中As、Cd、Cr、Hg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3
关键词:
土壤 设施蔬菜 重金属 健康风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冠群 敖明 杨珊 左栋青 范成五
【目的】为贵州省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果园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贵州省背景值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区(关岭、罗甸、望谟、贞丰和镇宁)土壤典型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特征,并对各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果】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分别为14. 00、0.10、25. 20、0. 31和74. 03 mg/kg,贵州火龙果产地土壤重金属存在部分样点超标,关岭县Cd超标最为严重,重度超标样点占26. 6%,关岭县火龙果产地综合污染程度(PN=1. 598)为轻度风险,镇宁县土壤状况最好,为全部清洁。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二者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不同产地间,关岭县土壤Pb、Cd和Cr含量最高,贞丰县土壤As和Hg含量最高,但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基本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论】生产上应注意控制和消除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防止污染加重,尤其是关岭县火龙果产地土壤Cd含量应引起重点关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让瑜 孙年喜 彭锐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川党参对土壤中重金属镉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川党参对土壤中的重金属镉具有富集作用,且随着土壤中添加镉浓度的增加,富集作用增强,但对川党参根长、根粗和根重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川党参茎叶对镉的富集作用强于根部,约为根部的1.5倍;而整株对镉的富集浓度约为土壤中的剩余镉浓度的6~12倍,具有显著的富集特性。不同采收月份,川党参根对镉的富集效果有差异,8月根中镉含量最低。不同地域试验中,巫山和武隆两地试验结果均显示,两地川党参对土壤中镉的吸收规律基本一致,但巫山川党参根和茎对土壤中镉的富集作用都强于武隆的。
关键词:
川党参 镉 生长影响 积累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罗明
土壤是人类生存、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识别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潜在风险因子对区域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典型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Normal Score Transformation(NST)变换法处理表层土壤6种重金属非正态分布数据,分析构建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的潜在风险因子集,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法(GeoDetector Model, GDM)识别潜在风险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因子探测器识别发现6种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前5大潜在风险因子既有自然条件因子,也有社会经济因子。交互探测器识别发现自然与社会经济潜在风险因子对表层土壤6种重金属空间分异均随着因子的线性叠加而呈现出1+1>2的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风险探测器可识别出表层土壤6种重金属各自的潜在风险因子类别。基于NST和GDM的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潜在风险因子识别思路可为准确识别与监测重金属污染区域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鸿燕 唐子茜 王娜 张伟 付婷婷 曾婷婷 黄永川 阎应红
【目的】探明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重庆市7个典型水稻主产区的稻田土壤样品230个,分析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及Cd、Hg、As、Pb、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与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并与重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估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再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中Pb、Cd、Cr、As、Hg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0.312、66.8、4.71、0.082 7 mg/kg。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稻田土壤有19.57%的点位处于Cd元素轻污染状态,0.43%的点位处于Hg元素中污染状态,其余点位处于无污染状态。地累积指数分析发现,稻田土壤中Cd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元素属于无污染水平,但存在极少部分土壤的Hg元素地累积指数极高(4.03,属于强-极强污染等级)。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比对发现,Cd、Hg元素含量均超过了重庆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84倍、1.38倍,有累积效应;Pb、Cr、As元素含量略低于重庆土壤背景值,基本无富集。通过与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比对,所调查的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相关性及聚类分析发现,重金属污染主要源于成土过程及人为因素。【结论】重庆稻田土壤总体处于清洁状态,但存在Cd、Hg元素的污染风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灿萍 周罕 陈安 徐继刘 付俊
【目的】了解铜选冶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为场地污染评价及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场地土壤重金属(Cd、As、Hg、Cu、Cr、Ni、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Cu、Pb、Cd、As、Hg 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结果表明Cr元素属于重度污染,As元素属于轻度污染,其余Cu、Ni、Pb、Cd、Hg元素均为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属于重度污染。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Hg元素为中度累积,Cd、As元素为偏中度累积,Cu元素为轻度累积,Pb、Cr、Ni元素为无累积。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单项指数Hg>Cd>As>Cu>Pb>Ni>Cr,除Hg、Cd元素外的其余5种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Hg、Cd元素为很强生态风险,整体上研究区生态风险属于强生态风险。研究区属于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中Hg、Cd、As元素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关污染治理措施,以改善土壤质量及周围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