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4)
- 2023(12073)
- 2022(10602)
- 2021(9920)
- 2020(8251)
- 2019(18847)
- 2018(18889)
- 2017(36479)
- 2016(19693)
- 2015(22176)
- 2014(22265)
- 2013(22143)
- 2012(20458)
- 2011(18493)
- 2010(18511)
- 2009(17117)
- 2008(16534)
- 2007(14231)
- 2006(12597)
- 2005(10512)
- 学科
- 济(78060)
- 经济(77973)
- 业(57283)
- 管理(53015)
- 企(41641)
- 企业(41641)
- 方法(35655)
- 农(33029)
- 数学(31273)
- 数学方法(30932)
- 中国(22420)
- 农业(22011)
- 财(19872)
- 业经(19801)
- 地方(19490)
- 学(16611)
- 制(15701)
- 贸(13285)
- 贸易(13277)
- 银(13200)
- 银行(13166)
- 易(12890)
- 行(12479)
- 理论(12251)
- 环境(12112)
- 融(12088)
- 金融(12087)
- 务(11909)
- 财务(11851)
- 财务管理(11826)
- 机构
- 学院(277169)
- 大学(276329)
- 管理(114063)
- 济(106122)
- 经济(103453)
- 理学(98740)
- 理学院(97664)
- 管理学(95996)
- 管理学院(95507)
- 研究(90120)
- 中国(69905)
- 京(58506)
- 科学(57368)
- 农(49711)
- 财(48981)
- 所(44359)
- 业大(43975)
- 中心(42351)
- 江(40728)
- 研究所(40578)
- 财经(39068)
- 农业(37676)
- 范(37029)
- 北京(36787)
- 师范(36753)
- 经(35503)
- 州(33489)
- 院(32872)
- 经济学(30447)
- 省(29882)
- 基金
- 项目(194634)
- 科学(152580)
- 研究(143289)
- 基金(140362)
- 家(121197)
- 国家(120115)
- 科学基金(103826)
- 社会(89363)
- 社会科(84278)
- 社会科学(84254)
- 省(78209)
- 基金项目(75918)
- 自然(67964)
- 自然科(66292)
- 自然科学(66277)
- 自然科学基金(65044)
- 划(64251)
- 教育(63841)
- 编号(59961)
- 资助(57254)
- 成果(47397)
- 重点(42614)
- 部(41996)
- 发(41474)
- 课题(40177)
- 创(39713)
- 科研(37032)
- 创新(36948)
- 人文(35756)
- 教育部(35754)
- 期刊
- 济(119530)
- 经济(119530)
- 研究(82422)
- 中国(53238)
- 农(50317)
- 学报(44008)
- 科学(41692)
- 管理(37968)
- 财(34952)
- 农业(33888)
- 大学(33694)
- 学学(31882)
- 教育(28035)
- 融(27889)
- 金融(27889)
- 业经(22844)
- 技术(22758)
- 财经(17511)
- 经济研究(16956)
- 问题(15458)
- 业(14712)
- 经(14616)
- 理论(14501)
- 版(14330)
- 图书(14328)
- 资源(14066)
- 科技(13915)
- 实践(13641)
- 践(13641)
- 技术经济(13000)
共检索到40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龙爽 俞海洋 李婷 李倩 邹芷潇 王瑛 许映军
[目的]河北省乡村雷电灾害损失严重,开展河北省乡村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对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0—2016年河北省闪电定位网观测数据、河北省统计年鉴及2014—2016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选取地闪密度和最大地闪强度表征雷灾危险性,乡村用电量及乡村家电拥有量表征雷灾脆弱性。采用风险矩阵方法,得到河北省各区县行政单元风险估算值。[结果]河北省乡村雷灾极高风险区位于秦皇岛南部昌黎县、唐山东北部迁安市以及保定南部定州市,将风险区划结果与2014年乡村雷灾频次分布对比发现,乡村雷电多灾区和该文的高风险区有较高的重合度。[结论]风险区划结果可为河北省有关部门乡村雷电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涯 鲁韦坤 余凌翔 朱勇 胡雪琼
[目的]针对云南滇中烟区玉溪雷电频发、雷电灾害损失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情况,开展玉溪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方法]基于风险分析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风险、承灾体3方面入手,采用20102014年玉溪市闪电定位仪所获取的雷电资料、玉溪地理信息数据及社会经济等数据,综合考虑地闪密度和地闪强度、高程、地形起伏、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密度等因子,构建雷电综合风险指标,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玉溪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玉溪雷电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澄江中南部、江川中部、玉溪中部、通海中部、华宁
关键词:
雷电 灾害风险 玉溪 闪电定位仪 区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安坤
[目的]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雷减灾能力4个方面确定13个评价指标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实现定量化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应用闪电监测资料、土壤数据库资料、GTOP30数据集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和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基于目标、准则、指标层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投影寻踪方法获取指标权重,定量化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雷减灾能力强弱,研究综合雷电灾害风险并完成等级划分。[结果]贵州省雷电灾害风险西部高于东部,整体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其中西部的水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三梅 吕海勇 陈绍东 庄燕洵 黄惺惺
以广东省1999-2013年雷电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全省雷电密度、电流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广东省雷电活动特征明显,规律性强,每年有数百万次雷电发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雷电密度分布密集,粤东和粤西分布则相对稀疏,全省平均雷电密度值为13.91次/(km2?a);电流强度则以珠三角沿海一带稍微高些,全省平均雷电流为25.29k A;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月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数的89.5%,时段分布则在午后至傍晚13∶00-19∶00,占总数的62.0%。通过研究发现,雷电风险与地形地貌、雷暴日、雷电密度、雷电流强度、雷电灾害、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圆圆 赵金涛 王静爱
雹灾风险区划是雹灾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区域性的雹灾防灾减灾对策具有指导意义。而雹灾风险评价是开展雹灾风险区划的前提和基础。以我国雹灾频发区——安徽省为例,选择其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为承灾体,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和棉花雹灾风险区划数据库,在"E-H-V-R"四维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多技术手段和多方法相结合的"3(E、H、V)+1(R)"维的雹灾风险区划方法,编制了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图,将其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江淮平原丘陵区和皖南山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和19个三级区,为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区域和其他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 田红 谢五三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台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利用1961—2009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和极大风速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相关灾情等要素,借助GIS平台开展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安徽省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大别山区东部和南部、江淮之间东部局部和西南部、沿江丘陵一线;而低风险区位于淮北西北部、江南南部局部。利用历年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典型台风案例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
关键词:
台风 风险区划 GIS 安徽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乾柱 王彤彤 卢阳 秦维 高强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是山洪风险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有效指导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利用重庆市2013~2015年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融合降雨条件、下垫面、人口条件、经济财产等多元参数,嵌入抗灾能力修正系数,建立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依托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得到重庆市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分布图。经多目标图层综合叠加与非监督聚类分析,将境内山洪灾害风险强度分为微、低、中、较高、高5个等级,其面积比例分别为14. 97%、25. 19%、24. 41%、22. 2%及13. 23%。据此,将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划分为渝东北高海拔山地较高风险区(1. 42 km~2)、渝东北中海拔山地中低风险区(1. 12 km~2)、渝东南中海拔山地高风险区(1. 69 km~2)、渝中部低海拔山地低风险区(2. 07 km~2)、渝西中低丘陵低微风险区(0. 59 km~2)及渝西低丘平坝较高风险区(1. 34km~2) 6个分区,风险度分布与分区结果客观反映了山洪灾害发生特点、分布情况、易发程度和防治迫切程度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风险区划 调查评价 层次分析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 杨宏青 向玉春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 ,从风险角度分析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 ,它有助于决策者进行灾害管理和制定减灾策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政策 ,防患于未然。雨涝灾害是湖北省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 ,据统计 ,湖北省平均每年受雨涝危害的农田面积为 80 .6 2万hm2 ,成灾面积为 47.0 7万hm2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湖北省工农业生产重地江汉平原和鄂东雨涝事件明显增多 ,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 ,在分析湖北省雨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的基础上 ,综合评价了湖北省雨涝灾害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怀征
应用山东省1995~2005年的雷电灾害数据和雷暴日数据,并结合山东省的人口和经济情况,提出了山东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指标,对山东省17个地市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分析。结果表明:济南、青岛、淄博、枣庄及烟台为山东省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东营、济宁、潍坊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泰安、聊城、威海、滨州、日照和莱芜为山东省雷电灾害中易损区,临沂、德州和菏泽为雷电灾害低易损区。
关键词:
雷电灾害 脆弱性指标 易损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梅茹玉 毛克彪 杜宝裕 孟飞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旱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格局,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出发确定10个指标,为河北省农业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自然灾害理论,利用2000—2018年河北省气象站点数据,计算水分亏缺指数,并通过建立农作物减产率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关系来确定不同干旱等级的临界阈值,建立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干旱危险性评估模型。利用遥感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建立承灾体暴露性模型、环境敏感性模型和防灾减灾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将信息扩散模型应用于小样本事件中,弥补资料不足带来的缺陷,可对不同级别的干旱进行风险评估;干旱发生程度以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发生严重干旱的概率极低,致灾因子是影响旱灾程度的关键因素;冬小麦和夏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风险的空间分布是不均的,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呈现零星点状分布,冀中和冀南综合风险比较高,防灾减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灾对该区的影响力度,而对于冀东地区来说,承灾体的暴露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决定了旱灾对该区的影响力度。[结论]因此,建立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地识别农业旱灾高风险区,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宗 王鑫 康西言 魏瑞江 刘晶淼 张超
分别以玉米年雨量平均值±0.5倍标准差和平均值±1.5倍标准差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以气象产量减产≥3%界定玉米受灾年份,分析了河北省各市玉米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了玉米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提出了玉米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河北省玉米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年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全省玉米区划为干旱灾害高、中、低3种风险区,并探讨了各类风险区不同旱灾年景的平均减产率和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
河北省 玉米 干旱 风险区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越昆 金林雪 吴瑞芬 姜少杰
[目的]低温冷害是影响北方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提高投资回报率和节能减排,需精细化建立内蒙古日光温室低温风险指数和揭示日光温室低温灾害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观测的气温数据与国家站气温数据建立日光温室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根据日光温室内种植果菜和叶菜的生长条件需求划定气象指标,使用CLDAS气温数据,建立内蒙古砖墙体和厚墙体两种类型日光温室分别种植果菜和叶菜的低温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并制作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结果表明砖墙体和厚墙体种植果菜和叶菜的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偏西地区,约占全区面积8.2%~21.2%;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偏东和中部偏西地区,约占全区面积20.0%~29.0%;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偏东及以东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55.3%以上。[结论]在保证生产和兼顾成本的前提下,西部大部农区适宜建造砖墙体日光温室,中部及东部偏南以建造厚墙体日光温室为主,东部区建造日光温室需加强保温措施、选择耐寒作物或者冬季间断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惠贞 唐红艳 韩雪 武荣盛 张超 金林雪 越昆
[目的]秋季霜冻是影响内蒙古大豆优质丰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为了揭示内蒙古大豆秋季霜冻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科学合理布局大豆生产,减轻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方法]利用1981—2010年内蒙古119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初霜冻发生日期,结合内蒙古不同地区大豆成熟期和种植面积资料,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从霜冻灾害的危险性、脆弱性、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评估内蒙古大豆秋季霜冻灾害风险,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四个因子对霜冻风险指数的贡献,建立内蒙古大豆秋季霜冻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从霜冻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来看,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麓和阴山北麓偏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霜冻发生较早的地区,山地众多,霜冻发生强度频率较高,占全区总面积的36%。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偏南和西部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4%,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初霜冻发生日期相对延迟,有黄河和西辽河的经过,灌溉面积占耕地比例较高。[结论]在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条件下,优化调整种植制度,在内蒙古东南部低风险区扩大优质大豆的种植面积,东北部高风险区应尽量选育和推广早熟抗寒品种,减轻霜冻带来的损失,助力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实现大豆稳产增收。
关键词:
内蒙古 大豆 霜冻 风险指数 风险区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 何鹏 林正雨 杜兴端 蔡臣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以四川盆地南部23个县(区)为研究区域,以川南地区大春粮食作物为评价对象,建立包括农业干旱灾害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以及抗旱减灾能力的多因子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绘制川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图。结果显示,23个县(区)中的翠屏区、南溪县、龙马潭区、江阳区、江安县、自流井区、宜宾县、长宁县、兴文县、纳溪县、合江县、泸县为旱灾高风险区,其余县(区)则为旱灾中低风险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杰 吴明业
[目的]开展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淹没深度模拟研究,分析皖南地区不同重现期下暴雨洪涝灾害淹没情况和不同承灾体的风险区划情况,为皖南地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计算面雨量及雨型分布,通过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拟合,得到拟合参数和不同重现期下日致洪面雨量,利用FloodArea模型计算暴雨淹没深度图谱。即利用皖南地区19612014年降水数据,结合人口、GDP及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分析皖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和区划。[结果]皖南地区各子流域暴雨日分布特征及致洪面雨量有很大区别,牧龙河、黄湓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