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8)
2023(8228)
2022(7232)
2021(6591)
2020(5974)
2019(13760)
2018(13585)
2017(26060)
2016(14700)
2015(16609)
2014(16885)
2013(16843)
2012(15897)
2011(14452)
2010(14508)
2009(13609)
2008(13703)
2007(12487)
2006(10761)
2005(9579)
作者
(46524)
(39053)
(38891)
(37007)
(24311)
(18846)
(17840)
(15374)
(14401)
(13802)
(13127)
(13104)
(12314)
(12246)
(12187)
(12158)
(12020)
(11491)
(11196)
(11073)
(9917)
(9600)
(9447)
(8896)
(8710)
(8650)
(8622)
(8619)
(7915)
(7871)
学科
(60535)
经济(60483)
(38891)
管理(36153)
方法(30740)
(28166)
企业(28166)
数学(27908)
数学方法(27656)
(17375)
中国(16294)
(15485)
(14619)
地方(14523)
(12201)
贸易(12196)
(11806)
(11621)
农业(11534)
业经(11238)
(11047)
(11013)
银行(11005)
保险(10919)
(10383)
(10044)
金融(10042)
(9579)
财务(9564)
财务管理(9535)
机构
大学(215167)
学院(214700)
(85465)
经济(83571)
管理(78974)
研究(75421)
理学(67479)
理学院(66614)
管理学(65208)
管理学院(64812)
中国(59023)
科学(50652)
(46227)
(45681)
(40764)
(40033)
业大(37853)
研究所(37575)
农业(37008)
中心(35074)
(32475)
财经(31712)
北京(28890)
(28645)
(27735)
师范(27429)
(26637)
经济学(26421)
(26083)
(25150)
基金
项目(145546)
科学(112392)
基金(104567)
研究(99610)
(93931)
国家(93202)
科学基金(77484)
社会(61199)
社会科(57911)
社会科学(57888)
(57833)
基金项目(56014)
自然(52892)
自然科(51547)
自然科学(51528)
自然科学基金(50600)
(49656)
教育(45414)
资助(43474)
编号(39634)
重点(33855)
成果(31828)
(31757)
(31580)
计划(29733)
(29415)
科研(28946)
课题(27865)
创新(27731)
科技(26528)
期刊
(89727)
经济(89727)
研究(61099)
学报(41272)
(40825)
中国(40449)
科学(35191)
(30907)
大学(29526)
学学(28273)
农业(27268)
管理(24373)
(22601)
金融(22601)
教育(17904)
技术(16783)
(15563)
财经(15197)
经济研究(14322)
业经(14059)
(12922)
问题(12338)
(11751)
资源(11743)
统计(11363)
技术经济(10813)
业大(10599)
理论(10485)
(10234)
(10155)
共检索到313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树昌  陈清  张福锁  贾文竹  
【目的】作为果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磷素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果园磷素投入特点及分析磷素负荷特征对加强果园磷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河北省主要果园土壤磷素分析、农户投入调查等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盈余法从区域角度分析果园生产体系中的磷素输入输出特点及磷素盈余状况,分析土壤磷负荷风险。【结果】果园磷肥投入量为230.6kgP2O5·ha-1,主要来源于普钙、二铵和三元复合肥;通过有机肥投入的磷素水平为128.1kgP2O5·ha-1,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其中畜粪占35.8%,禽粪占25.5%。果园施磷水平以冀东北区和冀中南平原区较高,分别为378.5、195.5...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段英华  徐明岗  Mishima Shin-Ichiro  Chien Hsiaoping  
弄清不同利用方式农田土壤氮磷养分平衡状况,进而明确其环境风险特征,为进一步指导土壤养分管理及环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河北省的粮田、果园和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三种利用方式氮磷的输入、化肥和有机肥的分配比例及氮磷养分的盈余状况,并结合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评价三种不同利用方式化肥氮磷的环境风险类型。结果表明,氮总输入量为菜地明显高于果园和粮田,磷总输入量为菜地和果园明显高于粮田,且粮田和菜地氮磷输入主要以化肥为主。三种不同利用方式农田氮磷均呈盈余状态,其中氮盈余率为果园(532.6%)明显高于菜地(61.5%)和粮田(31.6%),磷盈余率为菜地(700.4%)和果园(615.7%)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树昌  贾文竹  
对河北省1200个果园土壤质量的现状及变化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处于低等与缺乏水平的样本比例占71%;土壤磷积累较多,46%的样本果园处于丰富水平,丰富水平磷的含量是果园土壤磷环境临界值(50 mg/kg)的2.2~7.7倍,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土壤钾相对不足,处于低等及缺乏的样本占58%以上;果园的土壤微量元素铁、铜含量丰富,锌、硼含量中等,锰、钼含量处于低水平,土壤有效铜含量超过丰富水平的样本占70%~90%,处于丰富水平样本的含量是丰富水平标准(1 mg/kg)的2~5倍,各种果园土壤铜最高含量是毒害临界值(15 mg/kg)的1~2倍;近20%被调查果园的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树航   郭燕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潘国栋  
为揭示河北板栗果品优质特性形成的土壤因子,以河北板栗主产区8个县区的54个果园为对象,对其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进行含量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不同土壤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8个主产区栗园土壤中Mg、N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N、P、K、Ca、Fe、Mn、Cu 7种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各地栗园土壤中N含量普遍处于3级以下水平,P含量普遍处于3级以上水平,而K含量普遍较低,均处于5级以下水平;土壤中Ca、Mg、Fe、Mn、Cu、Na这6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与P元素也均呈显著相关,与N含量相关性普遍较弱;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73.521%,第1主成分贡献率占44.678%,对它作用较大的元素包括Ca(0.871)、Cu(0.840)、Fe(0.809)、Mg(0.806),表明对主成分贡献较大的为金属元素含量;基于不同栗园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利用主成分表达式对板栗园的土壤状况进行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为迁西县(0.591 8),河北板栗主产区土壤质量水平排序为迁西县>青龙县>兴隆县>宽城县>沙河市>遵化市>信都区>抚宁区。综上,可用金属元素Ca、Mg、Fe、Cu含量计算综合得分来评价板栗园土壤质量水平,在栗园土壤管理过程中,宜选用高K低P复合肥,并采用多种金属元素混施肥作为补充措施来提高板栗园的土壤质量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永忠  廖声熙  李昆  
采集了云南省10个翠柏主要分布区的土壤样品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翠柏分布区土壤以红壤为主,酸度从极酸到偏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全N稍缺,全K普遍缺乏,全P和速效P严重缺乏,碱解N较丰富,速效K部分地区丰富,部分地区缺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变化大,有的地区缺乏,有的地区丰富,有效B处于正常,阳离子交换量大多数地区是较差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与土壤速效N、速效P、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P和全N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珊  李启权  王昌全  蒋欣烨  罗丽婷  方红艳  秦畅  
掌握土壤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是认识土壤元素分布与迁移的重要前提。基于134个土壤剖面的523个采样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成都平原西部1m深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西部土壤全磷含量较高;0~20cm土壤全磷均值含量为0.89g/kg,显著高于20~40cm(0.59g/kg)、40~60cm(0.48g/kg)和60~100cm(0.48g/kg)土壤全磷均值含量。各层土壤全磷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全磷块金系数在30.65%~68.24%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其空间变异受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磷均呈现出表聚趋势。成土母质、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可分别独立解释其9.6%~32.3%、6.0%~16.9%、8.9%~32.6%和4.2%~6.1%的空间变异。在土壤分类单元中,土属的解释能力大于亚类,可作为探究影响成都平原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基本分类单元。成土母质与土属的解释能力相近,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主控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别婧雅  杜伟  孙本华  吕家珑  
[目的]探明春玉米主产区主要土壤类型的磷库特征,合理评估该区域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为减少磷投入、实现土壤磷养分的高效利用及减小养分流失所导致的环境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在吉林省春玉米种植区,采集4种主要土壤类型(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表层土(0~20 cm),测定全磷、速效磷(Olsen-P)和水溶性磷(CaCl_2-P)含量,分析土壤CaCl_2-P与Olsen-P含量的关系,确定4种土壤类型磷素淋失的临界值。[结果]黑土、黑钙土、白浆土和暗棕壤全磷含量平均值依次为0.48,0.51,0.55和0.79 g/kg,Olsen-P含量平均值依次为73.34,35.85,39.52和37.02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4种土壤类型的全磷含量均有所增加。根据《中国土壤》中土壤Olsen-P含量分级标准,可知大部分土壤的Olsen-P含量都处于极好水平(>40 mg/kg)。土壤CaCl_2-P和Olsen-P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双直线模型。黑土、黑钙土、白浆土和暗棕壤磷素淋失“突变点”所对应的Olsen-P含量分别为78.82,47.37,48.61和54.00 mg/kg,CaCl_2-P含量为0.94,0.54,0.53和0.75 mg/kg。[结论]随着耕种时间的延长,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全磷含量不断增加,其中Olsen-P含量增加更为明显。当土壤Olsen-P含量大于磷素淋失临界值时,41.4%的黑土、33.3%的黑钙土、30.4%的白浆土和22.7%的暗棕壤均存在磷素淋失风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俊宇  张世熔  李婷  徐小逊  
土壤速效磷钾是评价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780个表层土壤(0~30 cm)样点数据,采用常规统计、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天全河流域土壤速效磷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速效磷含量达(1.40±0.52)g/kg,碱解氮含量达(125.79±56.24)mg/kg。水稻土和潮土速效磷含量高于黄壤和紫色土,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为水稻土>黄壤>潮土>紫色土。它们的空间分布均呈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土地利用和耕地种植制度都极显著地影响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丹  刘明德  余东  何海江  陈红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市海拔1500 m的半山荒坡地种植系列果树,建设生态果园,以相同坡面的未开垦荒山为对照,研究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NPK变化的影响,探索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半山荒坡的农业生态模式。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全氮,用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用氢氧化钠碱熔—钼锑钪比色法测定全磷,用蒸馏法测定速效氮,用比色法测定速效磷,用原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结果表明:生态果园建设使土壤有机质和NPK元素均有所增加,且在干湿季增加的幅度不同。说明,在四川省凉山州大片的山区种植果树这一生态果园建设方式对提高土壤肥力是有效的,也是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振刚  李文博  黄选瑞  张志东  
【目的】探究河北省3个优势树种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进行适宜分布区预测,以期为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制定适宜未来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选取华北落叶松、蒙古栎和油松这3个主要树种,采用ClimateAP气候模型生成当前及未来(2040—2069年和2070—2099年)与降水和温度相关的10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基于3个气候变化情景(温室气体最低排放,RCP2.6;中度稳定排放,RCP4.5;高度排放,RCP8.5)的一致性预测,模拟3个树种当前和未来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并采取响应曲线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3个树种适宜分布区的影响。【结果】3个树种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都大于0.85,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前3个树种主要适宜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地区;影响3个树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存在差异,华北落叶松主要受小于0℃年积温和湿季降水量的影响,蒙古栎则主要受最热月平均气温、Hargreaves水分亏缺和湿季降水量的影响,而最热月平均气温、湿季降水量、大于5℃年积温和年均气温是影响油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一致性预测表明,在2040—2069年,河北省华北落叶松分布面积明显扩大,蒙古栎分布面积变化较小,而油松分布面积显著缩小;在2070—2099年,3个树种的适宜分布面积都显著缩小,幅度均超过3%。【结论】随着气候变化,3个树种均有向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但在经纬度方向上的分布变化不大。在未来3个树种的适宜分布区,采取人工手段(如造林)辅助树种扩散以适应气候变化,有利于提高森林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香  徐明岗  
土壤磷素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养分限制因子。磷肥的施用可以大大增加土壤磷素含量与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然而,磷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磷素累积的现象在全球已经非常普遍~([2]),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我国土壤磷累积以11%的速度在递增~([3]),导致不同地区土壤有效磷呈现增加的趋势~([4]),这不仅明显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胡克林  路苹  于同泉  
【目的】探明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和识别农业面源磷污染重点控制区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郊区平谷区布设1058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磷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有效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5和1.29,均属强变异程度,其平均含量分别为32.80和9.74mg·kg-1,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耕层和亚耕层有效磷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4.6和15.8km。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表现为:低山区>平原区>山区,主要与高程、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量有关。亚耕层有效磷空间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声浓  李华东  王烁衡  谭梦怡  孟鑫  葛梅红  林电  
【目的】为查明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采用调查采样及统计学方法分析预测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为火龙果园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主产区火龙果园土壤样品60个,以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为评价指标,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分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并采取因子分析法结合IDW对调查区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预测。【结果】调查区果园土壤中性偏酸,50%的土样pH<6.5;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乐东部分地区与三亚有机质含量低;调查区果园土壤碱解氮较为缺乏,均值为79.17 mg/kg;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很高,有效磷均值为119.06 mg/kg,远超过其环境风险阈值(60 mg/kg);调查区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IDW预测分布图显示,微量元素呈现东方市和陵水县含量高,乐东县和三亚市含量低的趋势;在综合得分IFI的分析基础上,运用IDW对整个研究区火龙果园综合肥力预测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相对较高,中部即乐东县和三亚市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相对偏低。【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乐东县部分地区和三亚市火龙果园仍需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需增施石灰调节土壤pH,补充中微量元素;调查区果园需加大氮肥投入,控制磷肥施用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倩  陈玉蓝  王昌全  刘朝科  
对盐源烟草种植区362个土样磷素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源烟草种植区土壤有效磷、全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1.00 mg/kg和0.52 g/kg;速效钾、全钾含量平均为153.94 mg/kg和7.93 g/kg。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有效磷含量排序为:紫色土>新积土>红壤>黄棕壤>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排序为:为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新积土>水稻土。从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土壤来看,磷素和钾素变化规律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门明新  赵同科  彭正萍  宇振荣  
利用河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中的土壤质地组成、土壤图及相应的理化性质属性资料,在验证双参数修正经验逻辑生长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将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系统转换为美国制;并采用公式法计算该省土壤可蚀性K值,编制具有准确几何位置可与地形图配准的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图。同时,计算得出该省土壤可蚀性K值在0.25~0.4之间的易蚀性和较易蚀性土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8.6%。探讨了土壤可蚀性K值和K值图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