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8)
- 2023(10659)
- 2022(9581)
- 2021(9025)
- 2020(7623)
- 2019(17821)
- 2018(17639)
- 2017(34042)
- 2016(18937)
- 2015(21338)
- 2014(21313)
- 2013(21217)
- 2012(19382)
- 2011(17479)
- 2010(17148)
- 2009(15639)
- 2008(14918)
- 2007(12875)
- 2006(11261)
- 2005(9610)
- 学科
- 济(72407)
- 经济(72325)
- 管理(52070)
- 业(48860)
- 企(40939)
- 企业(40939)
- 方法(35546)
- 数学(30850)
- 数学方法(30449)
- 农(19209)
- 学(18697)
- 中国(17411)
- 财(17091)
- 地方(16308)
- 业经(15776)
- 农业(13048)
- 和(12447)
- 理论(12423)
- 环境(12064)
- 贸(12016)
- 贸易(12011)
- 易(11628)
- 制(11432)
- 技术(11402)
- 务(10838)
- 财务(10777)
- 财务管理(10753)
- 划(10414)
- 企业财务(10174)
- 教育(10064)
- 机构
- 大学(266220)
- 学院(263909)
- 管理(105410)
- 济(96924)
- 经济(94484)
- 理学(91901)
- 研究(91664)
- 理学院(90852)
- 管理学(89087)
- 管理学院(88678)
- 中国(64851)
- 科学(62754)
- 京(57760)
- 农(50488)
- 所(47892)
- 业大(45889)
- 研究所(44441)
- 财(42195)
- 中心(40634)
- 农业(40274)
- 江(37055)
- 北京(36515)
- 范(35276)
- 师范(34832)
- 财经(34153)
- 院(33650)
- 经(31080)
- 州(30820)
- 技术(29697)
- 省(28822)
- 基金
- 项目(191011)
- 科学(147663)
- 基金(136218)
- 研究(133874)
- 家(121589)
- 国家(120595)
- 科学基金(101573)
- 社会(80406)
- 省(76708)
- 社会科(75974)
- 社会科学(75948)
- 基金项目(73233)
- 自然(69930)
- 自然科(68241)
- 自然科学(68220)
- 自然科学基金(66954)
- 划(65136)
- 教育(60700)
- 资助(56953)
- 编号(54208)
- 重点(43277)
- 成果(43171)
- 部(40853)
- 发(40744)
- 创(39331)
- 计划(37923)
- 课题(37900)
- 科研(37317)
- 创新(36697)
- 大学(34393)
- 期刊
- 济(102711)
- 经济(102711)
- 研究(73762)
- 学报(49925)
- 中国(49018)
- 农(44989)
- 科学(44317)
- 管理(37091)
- 大学(36018)
- 学学(33962)
- 农业(31947)
- 财(30370)
- 教育(29256)
- 技术(22598)
- 融(17690)
- 金融(17690)
- 业经(16917)
- 业(16888)
- 经济研究(15769)
- 财经(15408)
- 图书(15031)
- 科技(14574)
- 业大(13609)
- 资源(13338)
- 版(13182)
- 理论(13164)
- 问题(13099)
- 经(12965)
- 技术经济(12818)
- 实践(12346)
共检索到37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庆华 续九如 王贵禧 姚立新 李颖岳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并进行了DNA-AFL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山东两省冬枣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率、着色指数,果实Vc、总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同一试验园两省冬枣的感官评价差异也不明显;AFLP分析证明两省冬枣样品间遗传相似性很高(SM=0.987 3~1.000 0),被聚为一类,表明产自河北、山东的冬枣属于同一品种,造成冬枣果实品质...
关键词:
冬枣产地 品质 AFLP分子标记 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庆华 李永红 梁丽松 李琴 王海 许元峰 孙玉波 王贵禧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冬枣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探求冬枣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为选择品质优良的冬枣单株(或候选单株)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项冬枣优良单株的果实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四次方最大旋转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以公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6个公因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合公因子的二维排序图进行优良单株的选择。【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571%,第1公因子为果实甜脆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6.257%,第2公因子为果重及其它内质因子,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谭晓红 王贵禧 陈金印 梁丽松
2005年,在天津市大港区大安村矮化密植园内,研究了采前喷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和2-(3,4-二氯苯氧基)-乙基-二乙胺(DCPTA)处理对冬枣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在盛花期、盛花期后20、40 d用15 mg.kg-1的DA-6 0.67 mL.L-1的DCPTA和清水(对照)喷施树冠,并在冬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定期取样进行品质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采前处理增大了冬枣果实的单果质量,但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处理增加了果实硬度,提高了Vc含量,DA-6处理优于DCPTA处理;2个处理对SSC及TA均没有显著影响;处理提高了冬枣果实在发育初期的GSH含量(与对照相比,DA-6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俊 MANUEL Vázquez-Arellano 孙世鹏 李瑞 杨有刚 崔永杰 傅隆生
为确定冬枣的机械选择性收获参数,试验测定不同成熟度果实的物理及生物特性参数,对其物理及生物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熟期、白熟期和脆熟期的冬枣果实密度分别为902.15、911.68和947.06kg/m3,硬度分别为17.26、16.24和13.9kg/cm2,果实成熟度越高果实密度越大而果实硬度越小,脆熟期果实的密度及硬度与白熟期和未熟期果实的密度及硬度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未熟期、白熟期和脆熟期果实的树枝与果柄分离力都大于果实与果柄分离力,在机械振动收获时,果实脱落发生在果实与果柄连接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亚萍 梁丽松 王贵禧 李艳菊
研究了冬枣采后烂果上分离的3种主要病原细菌假单胞杆菌(Pesudomonassp.)、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sp.)和欧氏杆菌(Erwiniasp.)对温度和pH值的耐受力。结果表明,假单胞杆菌的低温和高温耐受力分别为0℃和57 5℃;黄单胞杆菌的低温和高温耐受力分别为-2℃和55℃;欧氏杆菌的低温和高温耐受力分别为0℃和57 5℃。3种病原细菌对偏碱性环境耐受力较强,假单胞杆菌在pH值10时才停止生长,黄单胞杆菌和欧氏杆菌在pH值12时仍能生长;在酸性范围内,当pH值2~4时生长均受到抑制。pH、温度和时间复合处理的试验中,在pH值3~4,处理时间6~10min,假单胞杆菌处理温...
关键词:
冬枣 病原细菌 温度 pH值 耐受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爱群 王仁才 莫红专 仇振华 石浩
以玉泉冬枣为试材,设4种施肥处理:A,株施生物菌剂1 kg+硫基复合肥0.5 kg;B,株施生物菌肥1 kg+硫基复合肥0.5 kg;C,株施生物菌肥0.5 kg+生物菌剂0.5 kg+硫基复合肥0.5 kg;D,株施腐熟鸡粪1.0 kg+硫基复合肥0.5 kg,研究不同肥料对玉泉冬枣光合特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泉冬枣生长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季度平均值以B处理最高,C处理的最低;B处理的单果质量(17.09 g)最大,单位面积产量(14 025 kg/hm2)最高;B处理的还原糖含量(10.34%)和可
关键词:
玉泉冬枣 肥料 品质 净光合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新艳 王贵禧 梁丽松 续九如
在冬枣生长期施用氨基酸肥、矿物质肥和稀土肥等3种肥料,研究了3种肥料对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肥料处理都促进了冬枣果实的横向生长及单果质量的增加,稀土肥和矿物质肥的效果更明显;3种肥料处理都提高了冬枣果实的总糖含量,含糖量上升主要集中在花后70~90 d,以双糖积累为主,其中矿物质肥的效果最明显;在花后90~110 d,冬枣果实的果糖和葡萄糖快速增加,氨基酸肥和稀土肥明显地提高了这2种单糖的含量,氨基酸肥和矿物质肥都提高了冬枣果实生长后期维生素C含量,而稀土肥使果实维生素C下降;矿物质肥和氨基酸肥处理后的冬枣果皮比对照薄,稀土肥加厚了冬枣果皮厚度。3种肥料的肥效为:矿物质肥>氨基酸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文光 马立然 王洁
本文在介绍河北省枣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枣产业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了剖析。优势体现在:自然区位优势明显,适宜枣树的生长,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和全国最大的红枣批发市场;同时,存在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利用不够,枣果品质欠佳,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合作共赢以及加强枣农组织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巧梅 谢晓亮 温春秀 马恢 尹江 吴志明
对张家口分离的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Hebei)的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提纯的马铃薯植物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pMD18-T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由88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94个氨基酸组成的33 kD蛋白,与PVS外壳蛋白的大小一致,与国际基因库登记的几个株系相比,结果表明,PVS-Hebei与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4%~95.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9%~98.0%,进化树分析表明,PVS明显存在2个组(组Ⅰ和组Ⅱ),PVS-Hebei归类为Ⅰ组,与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蕾 徐继忠 李振侠 孙叶红 张媛 邵建柱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30个苹果砧木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用于扩增,共获得19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6条,多态性率为88.4%。扩增结果显示,3对引物组合在12个砧木中扩增出特征带,且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砧木鉴别开,表明AFLP技术用于苹果砧木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对供试砧木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为中国优良苹果砧木资源的进一步收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苹果砧木 鉴定 AFL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旦 周安佩 张德国 高健 何承忠 李永和
利用AFLP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贵州省兴仁县和贵州省安顺市的刺梨、无籽刺梨和光枝无籽刺梨共19份样本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FLP标记分析19个样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19 0 0.997 2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936 5。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19个样本聚类为2组,刺梨为单独1组,其他18份样本为1组。DNA条形码分析结果显示ITS无变异位点,将4种叶绿体序列片段(psb A-trn H、atp F-atp H、psb I-psb K、trn L-F)合并后以联合序列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19份样本的平均误差为0.000 6,除刺梨外,其他18份样本之间的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进好 张宝石
以黄早四×Mo17自交形成的19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240对SSR引物和280对AFLP选扩引物,在亲本黄早四和Mo17之间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筛选出91对SSR引物和20对AFLP选扩引物用于F2群体分析。利用上述引物组合共检测到248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其中的218个标记构建了玉米分子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2015.5cM,标记间平均间距9.69cM。
关键词:
玉米 遗传图谱 SSR AFL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保国 李月梅 张强 李登科 杜学梅
【目的】分析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品质性状指标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探讨影响其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指标,构建其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制干综合品质性状优良的红枣品种,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中阳木枣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中阳木枣品种群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鲜枣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汁液、抗裂性、制干率、核质量及干枣单果质量、可食率、含糖量、含酸量、糖酸比、色泽、饱满度和果肉质地共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其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关键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评价理论建立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评价体系,计算各品种果实制干品质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该品种群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1.32%~39.44%,其中干枣糖酸比、鲜枣核质量、干枣含酸量、干枣单果质量、鲜枣单果质量和鲜枣抗裂性6项指标差异较大,而干枣可食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色泽3项指标差异较小;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14项品质指标中筛选出干枣单果质量、干枣饱满度、鲜枣抗裂性、干枣含糖量、干枣糖酸比和干枣果肉质地6项指标作为该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评价指标。综合考虑6项评价指标对该品种群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6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0.20%,15.10%,32.04%,9.37%,4.68%和8.61%。根据合成合理-满意度公式计算出各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值,可知不同品种果实制干综合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临黄1号、晋园红、长条枣、陕北长枣、佳县长枣和方木枣得分较高,综合品质较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相近,其拟合系数接近于0.80,说明此综合评价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评价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综合品质。【结论】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可用干枣单果质量、干枣饱满度、鲜枣抗裂性、干枣含糖量、干枣糖酸比和干枣果肉质地6项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临黄1号、晋园红、长条枣、陕北长枣、佳县长枣和方木枣制干综合品质表现较优,而帅枣系品种适宜做蜜枣品种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保国 李月梅 张强 杜学梅 王永康 李振岗
为探明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其制干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中阳木枣系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和改良的因子分析对干枣单果重、制干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饱满度等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各品种果实品质因子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中阳木枣系品种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以中阳木枣系各品种的加权主因子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Q型聚类分析,对中阳木枣系品种进行分类;运用判别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表明:中阳木枣系品种干枣糖酸比、核重、干枣含酸量、干果单果重、鲜果单果重和抗裂果性6项指标性状差异较大;因子分析表明,前5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91.226%,能反映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7名的中阳木枣系品种由高到低依次是临黄1号、晋园红、方木枣、长条枣、陕北长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基于各品种加权主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将19个中阳木枣系品种分为4类: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和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较高,制干性能好且抗裂性强,属于制干品质优良的品种;木枣抗裂1号、方木枣和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也较高、果个小、抗裂性较强且风味好,属于制干品质较优良的品种;木枣1号、帅枣1号、帅枣2号和帅枣3号这一类制干性能较差,其主要特点是果个大、肉质疏松、抗裂性较差,属于适宜加工蜜枣的品种;其余8个品种为一类,制干品质一般。判别结果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长条枣、方木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这7个品种制干品质较好,且抗裂性较强,在晋西沿黄丘陵枣区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对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进行科学评价和分类,得出量化结果,全面、客观地评价了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的优劣,体现了评价方法和分类的有效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志和 王占武 邢树本 王静勤 李风书 韩万禄 王丹
对板栗、金丝小枣和红小豆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确定了它们的品质等级分类标准。通过诸多气象因子的分析筛选,建立了相关气象因子预报品质的数学模式和计算机(图形输出)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