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1)
- 2023(6444)
- 2022(5321)
- 2021(5032)
- 2020(4302)
- 2019(10289)
- 2018(10288)
- 2017(19823)
- 2016(10875)
- 2015(12491)
- 2014(12389)
- 2013(12076)
- 2012(10777)
- 2011(9769)
- 2010(9957)
- 2009(9024)
- 2008(8825)
- 2007(7850)
- 2006(6912)
- 2005(6051)
- 学科
- 济(44724)
- 经济(44675)
- 管理(28692)
- 业(26867)
- 方法(23102)
- 企(22849)
- 企业(22849)
- 数学(20608)
- 数学方法(20062)
- 农(12554)
- 中国(10344)
- 业经(9799)
- 地方(9407)
- 学(9268)
- 理论(9097)
- 财(8932)
- 农业(7952)
- 和(7086)
- 制(6905)
- 环境(6704)
- 技术(6171)
- 贸(6101)
- 贸易(6096)
- 教学(5965)
- 易(5887)
- 划(5881)
- 务(5662)
- 财务(5613)
- 财务管理(5595)
- 策(5368)
- 机构
- 学院(151249)
- 大学(148267)
- 管理(59784)
- 济(55746)
- 经济(54402)
- 理学(51823)
- 理学院(51281)
- 管理学(49921)
- 管理学院(49679)
- 研究(49167)
- 中国(37681)
- 科学(33338)
- 京(31698)
- 农(27510)
- 所(25411)
- 业大(25017)
- 财(24780)
- 研究所(23409)
- 中心(23031)
- 江(22020)
- 农业(21627)
- 北京(20045)
- 范(19914)
- 师范(19680)
- 财经(19368)
- 州(18395)
- 技术(18381)
- 院(18062)
- 经(17487)
- 省(16374)
- 基金
- 项目(105215)
- 科学(82001)
- 研究(74838)
- 基金(73694)
- 家(65506)
- 国家(65002)
- 科学基金(55519)
- 社会(44638)
- 省(44173)
- 社会科(42311)
- 社会科学(42295)
- 基金项目(38676)
- 自然(37757)
- 自然科(36857)
- 自然科学(36851)
- 划(36507)
- 自然科学基金(36117)
- 教育(35373)
- 资助(31471)
- 编号(31466)
- 成果(24391)
- 重点(24278)
- 发(22403)
- 课题(22376)
- 部(21885)
- 创(21774)
- 计划(20815)
- 创新(20366)
- 科研(20252)
- 大学(18826)
共检索到217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琳 王语萌 石恒煜 李庆祥 王显国 杜太生
为推进“粮改饲”进程与发展节水农业,构建适水型种植制度,本研究以水资源短缺的河北沧州为研究对象,聚焦饲草作物和粮食作物,首先利用作物需水模型SIMETAW系统量化1961—2020年沧州地区6种主要饲草作物(夏播高粱、青贮玉米、饲用燕麦、饲用谷子、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及灌溉需水量,对比分析各作物需水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作物间差异,评估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后采用ROTAT模型建立了5种多样化粮-饲及饲-饲轮作制度,基于Entropy-TOPSIS对不同轮作模式的等价产量、生物量、经济效益、蛋白产出、生育期及周年需水量与降水耦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这6种作物的年均生育期需水量表现为冬小麦(463.5 mm)>夏玉米(366.2 mm)>夏播高粱(354.6 mm)>饲用燕麦(351.7 mm)>青贮玉米(341.8 mm)>饲用谷子(322.4 mm)。2)各作物年均生育期灌溉量表现为冬小麦>饲用燕麦>谷子、夏玉米、夏播高粱。青贮玉米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最低为106.7 mm。3)近60年来各作物需水量呈下降趋势,主要由太阳辐射、风速的下降导致。4)相比传统麦玉模式,饲用燕麦基的一年两熟模式生育期需水量降低14.9%~18.8%、灌溉需水量降低15.1%~19.2%。5)饲用燕麦基的饲草模式(饲用燕麦-青贮玉米(0.73)、饲用燕麦-饲用谷子(0.63)、饲用燕麦-夏播高粱(0.54))的综合评价指数均明显高于冬小麦-夏玉米(0.32)和冬小麦-夏播高粱(0.37)模式。因此,本研究建议在兼顾粮食生产的同时,适当发展饲-饲模式,对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产能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昕君 陈源泉 王丽霞 闫鹏 袁淑芬 李超 隋鹏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
关键词:
马铃薯 棉花 套作 种植模式 综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振宇 王超 李兰芳
基于对243个规模生猪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文章对样本养殖场清粪工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降低畜禽养殖废弃物化学需氧量(COD)、提高氨氮去除率视角,对规模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进行界定,并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样本养殖场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猪养殖场粪污/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式单一,主要为还田;粪污处理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降低了养殖场购建积极性;生猪养殖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大规模养殖场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大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及专业户,但专业户的生态效益平均值最高。
关键词:
粪污处理 生猪养殖场 综合效益 熵权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楠 赵海明 刘贵波 乔仁甫 张海涛 曹永利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引进的11个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NTH1048和NTH1888两个小黑麦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均高,抗倒性好;抗病性各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均表现良好。NTH1888茎叶比较高,而NTH1048则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综合性状以NTH1048和NTH1888两个品种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引种饲用小黑麦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
黑麦 小黑麦 引种 筛选 产量 抗逆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丁雷
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河北省财政厅探索建立了可复制的"1+5"综合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建立核心目标体系,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创新节水压采机制,创新组织推动机制。
关键词:
河北省 地下水 超采 综合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郭继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梦宇 王仕琴 齐永青 孔晓乐 孙宏勇
华北低平原区淡水资源短缺,坑塘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要。明确坑塘蓄水在不同降水年型下作为灌溉水源的保障能力,研究该区域降水与地表坑塘蓄水的响应关系,对于农业多水源联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华北低平原区河北省南皮县为研究区,通过Cl~-和稳定同位素平衡法,计算了南皮县雨季降水对坑塘水的补给份额,并基于2013—2015年间的3期Landsat TM遥感数据,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提取坑塘信息,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南皮县坑塘的蓄水能力及灌溉潜力。结果表明:坑塘蓄水除了接受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接受降水的补给,丰水年雨季降水对微小型、中小型坑塘的补给比例约占74.3%~86.0%,对大型坑塘的补给比例不足30%;坑塘主要以小于0.5 hm~2的微小型坑塘为主,不同面积等级的坑塘数量及蓄水面积与降水的变化是一致的;其中,平水年、枯水年和丰水年坑塘蓄水量分别为1.49×10~7、0.84×10~7、1.90×10~7m~3,随年降水量增大而增多。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坑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勤 刘兆普 赵耕毛 陈铭达 刘玲
以山东莱州、河北沧州两地区为例,从小流域尺度上提出了以降水为中心、以劣质水农业综合利用为核心的降水(含过境水)、地表水(含湿地水)、土壤水、地下水以及养殖废水的“五水”合理运筹架构,以达到“五水”良性循环,在农业综合利用中逐步改善劣质水,实现劣质水可持续利用。同时根据“五水”合理运筹架构从同一尺度上设计了沿海半干旱地区劣质水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建立海涂种养复合的资源配置链条,实现清洁、高效的滨海盐土农业目标,并从农田尺度上提出了与劣质水农业利用相适应的灌溉技术、农艺技术体系创新设想。
关键词:
劣质水 运筹架构 创新设想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瑞涛 孙志奇 王俊芹 周明明
采用信用、贷款情况、偿债能力等7个方面选取的35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唐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信用贷款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唐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效益处于"一般"偏下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创建信用平台,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信用情况;创新贷款模式,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题;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素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天 武星华 周晓 于雷 刘艳霞 叶雅文
“虾稻共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模式,被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文章以“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三维系统角度揭示了2016—2020年潜江市各乡镇在“虾稻共作”模式下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三维系统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该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虾稻共作”模式下,潜江市三维系统发展指数在“十三五”期间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各乡镇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绝对差异。(2)三维系统综合发展效益呈下降趋势,西部、东部和北部较中部高,经济发展效益与三维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较为吻合,粮食安全效益与生态保护效益趋势相反。(3)经济发展指标对综合发展效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态保护指标和粮食安全指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庞秀平 赵宇 杨秀会
通过选取公开发布的河北省及周边八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数据,利用可信度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选择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的科技进步环境在周边八省市中排名倒数第一,科技投入排名倒数第二,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倒数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倒数第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倒数第四。因此,河北省今后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力资源,增加财力、物力投入,积极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国靖 汪贵斌 封超年 曹福亮
通过实地调查,对江苏银杏林下经济模式进行分类,按生产方式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2种类型,按经营模式将林下种植分为银杏-农作物、银杏-苗木、银杏-经济树种、银杏-中药材,林下养殖分为银杏-家禽、银杏-家畜,并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5种林下经济类型中的5个典型模式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较好的是银杏-草鸡模式,生态效益较好的是银杏-玉米模式,社会效益较好的是银杏-杭白菊模式,综合效益较高的是银杏-杭白菊模式;银杏-杭白菊、
关键词:
银杏 林下经济 模式分类 效益评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宇博
在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PRED)系统中,人口是核心,经济发展是目的,资源和环境是保障与前提,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人为根本,借助现有资源和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个子系统19个二级指标入手,针对京津冀与河北省重要城市进行空间差异和时序差异分析发现,京津冀在PRED系统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从PRED系统综合评价得分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实起到了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作用,河北省各城市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特别是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从而促进京津冀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 杨美云 李春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宝娟 郑祖婷
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建立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确立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河北省综合承载能力和各系统承压水平,指出河北省综合承载力平稳上升,资源、社会承压能力较弱,河北省应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节约能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
综合承载力 承压水平 评价 熵值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