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1)
- 2023(5875)
- 2022(4820)
- 2021(4604)
- 2020(3977)
- 2019(9639)
- 2018(9623)
- 2017(18504)
- 2016(10188)
- 2015(11633)
- 2014(11603)
- 2013(11314)
- 2012(10052)
- 2011(9177)
- 2010(9455)
- 2009(8521)
- 2008(8308)
- 2007(7307)
- 2006(6416)
- 2005(5636)
- 学科
- 济(42774)
- 经济(42729)
- 管理(26257)
- 业(25184)
- 方法(22623)
- 企(21468)
- 企业(21468)
- 数学(20371)
- 数学方法(19834)
- 农(11139)
- 学(10277)
- 中国(9311)
- 业经(9028)
- 地方(8944)
- 理论(8360)
- 财(8094)
- 农业(7383)
- 和(6887)
- 制(6323)
- 环境(6268)
- 技术(5883)
- 贸(5834)
- 贸易(5830)
- 易(5629)
- 划(5414)
- 教学(5409)
- 务(5242)
- 财务(5194)
- 财务管理(5179)
- 策(4873)
- 机构
- 学院(143677)
- 大学(141557)
- 管理(56176)
- 济(52011)
- 经济(50727)
- 理学(48786)
- 理学院(48261)
- 研究(47926)
- 管理学(46940)
- 管理学院(46716)
- 中国(35722)
- 科学(33862)
- 京(30580)
- 农(28486)
- 所(25757)
- 业大(25501)
- 研究所(23821)
- 财(22577)
- 农业(22529)
- 中心(21871)
- 江(20705)
- 北京(19550)
- 范(18705)
- 师范(18488)
- 财经(17778)
- 技术(17635)
- 院(17284)
- 州(17230)
- 省(16734)
- 经(16049)
- 基金
- 项目(101286)
- 科学(78372)
- 基金(71218)
- 研究(69236)
- 家(64135)
- 国家(63676)
- 科学基金(53954)
- 省(42479)
- 社会(40827)
- 社会科(38704)
- 社会科学(38689)
- 自然(37924)
- 基金项目(37314)
- 自然科(37041)
- 自然科学(37032)
- 自然科学基金(36302)
- 划(35289)
- 教育(32606)
- 资助(30877)
- 编号(28173)
- 重点(23573)
- 发(21556)
- 成果(21405)
- 计划(21045)
- 部(20863)
- 创(20742)
- 课题(20382)
- 科研(19634)
- 创新(19444)
- 科技(18932)
共检索到205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昕君 陈源泉 王丽霞 闫鹏 袁淑芬 李超 隋鹏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
关键词:
马铃薯 棉花 套作 种植模式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琳 王语萌 石恒煜 李庆祥 王显国 杜太生
为推进“粮改饲”进程与发展节水农业,构建适水型种植制度,本研究以水资源短缺的河北沧州为研究对象,聚焦饲草作物和粮食作物,首先利用作物需水模型SIMETAW系统量化1961—2020年沧州地区6种主要饲草作物(夏播高粱、青贮玉米、饲用燕麦、饲用谷子、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及灌溉需水量,对比分析各作物需水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作物间差异,评估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后采用ROTAT模型建立了5种多样化粮-饲及饲-饲轮作制度,基于Entropy-TOPSIS对不同轮作模式的等价产量、生物量、经济效益、蛋白产出、生育期及周年需水量与降水耦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这6种作物的年均生育期需水量表现为冬小麦(463.5 mm)>夏玉米(366.2 mm)>夏播高粱(354.6 mm)>饲用燕麦(351.7 mm)>青贮玉米(341.8 mm)>饲用谷子(322.4 mm)。2)各作物年均生育期灌溉量表现为冬小麦>饲用燕麦>谷子、夏玉米、夏播高粱。青贮玉米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最低为106.7 mm。3)近60年来各作物需水量呈下降趋势,主要由太阳辐射、风速的下降导致。4)相比传统麦玉模式,饲用燕麦基的一年两熟模式生育期需水量降低14.9%~18.8%、灌溉需水量降低15.1%~19.2%。5)饲用燕麦基的饲草模式(饲用燕麦-青贮玉米(0.73)、饲用燕麦-饲用谷子(0.63)、饲用燕麦-夏播高粱(0.54))的综合评价指数均明显高于冬小麦-夏玉米(0.32)和冬小麦-夏播高粱(0.37)模式。因此,本研究建议在兼顾粮食生产的同时,适当发展饲-饲模式,对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产能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振宇 王超 李兰芳
基于对243个规模生猪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文章对样本养殖场清粪工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降低畜禽养殖废弃物化学需氧量(COD)、提高氨氮去除率视角,对规模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进行界定,并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样本养殖场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猪养殖场粪污/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式单一,主要为还田;粪污处理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降低了养殖场购建积极性;生猪养殖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大规模养殖场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大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及专业户,但专业户的生态效益平均值最高。
关键词:
粪污处理 生猪养殖场 综合效益 熵权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光荣 杨文钰 张国宏 王立明 杨如萍 雍太文 刘卫国
【目的】探讨马铃薯/大豆套作复合群体品种搭配原则,为马铃薯/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当前西北一熟制灌区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优势明显的早熟马铃薯/大豆间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大豆品种中黄30(早熟)、冀豆17(中熟)和齐黄34(晚熟)单作为对照,分析套作马铃薯收获前后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评价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生长补偿效应。【结果】(1)相对于单作,套作条件下各大豆品种的开花期延迟7 d左右,但不影响全生育期,套作大豆营养生长期延长而生殖生长期相对缩短。马铃薯与大豆各品种间的共生期差异不显著,但其生殖生长共生期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红日 张玉平 刘强 荣湘民 张炼
2015、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间作芝麻、玉米间作花生、玉米间作大豆、玉米套种红薯对旱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旱地玉米不同间(套)作模式对地表氮磷流失的拦截效应明显,氮磷流失以颗粒态为主,分别达77.21%~81.68%和63.68%~69.10%;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大豆和玉米套种红薯对旱地氮磷径流流失的阻控效应更加明显,玉米间作大豆的径流总氮、颗粒态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40.67%和39.15%,总磷和颗粒态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8.94%和39.84%;玉米套作红薯模式的总氮和颗粒态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8.07%和38.27%,总磷与颗粒态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1.75%和28.09%;玉米套作红薯模式的生产效益最佳,其经济纯收入较玉米单作提高了98.07%。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丁雷
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河北省财政厅探索建立了可复制的"1+5"综合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建立核心目标体系,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创新节水压采机制,创新组织推动机制。
关键词:
河北省 地下水 超采 综合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郭继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爱英 吴燕 刘文蔚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新疆杨与高感天牛杨树品种混交林带的综合效益优于单一杨树品种的林带,新疆杨2行×合作杨2行,实际株数比6∶4的混交模式综合效益较好;②臭椿纯林也是一种综合效益较好的树种配置模式,但臭椿的一些特性又限制了其在农田林网上的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 宋水山 黄亚丽 贾振华 黄媛媛 宋聪
为了研究大棚土壤与大田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南部地区大棚与大田土壤的14个样品进行测序,并得到了2组样品中的物种组成信息与相对丰度信息。结果表明,在大棚(M1)与大田(N1)土壤样品中,优势菌群的组成基本一致,在门水平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芽单胞菌门这7个细菌门类,其中,放线菌门在大田中的相对丰度多,厚壁菌门在大棚中的相对丰度较多。在纲水平有α-变形菌纲、酸杆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纲、Δ-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芽单胞菌纲、纤维粘网菌纲等15种优势菌群,其中,大棚中相对丰度明显增高的是纤维黏网菌纲、杆菌纲和黄杆菌纲等,而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的是酸杆菌纲和β-变形菌纲等。在属水平有节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德沃斯氏菌属、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溶杆菌属6个优势菌群,其中,节细菌属在大田中较多,而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溶杆菌属在大棚中较多。另外,一些具有固氮和降解修复能力的菌群在大田中的相对丰度要高一些。这应该是由大田与大棚不同的种植环境导致的。研究结果对改善耕地土壤,提高产量与抗病能力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淑敏 谢瑞芝 李朝苏 杨锦忠 汤永禄 吴春 王灵便 李少昆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土壤质量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宜该地的耕作模式,为提高当地土壤生产力水平、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获取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作物生产指标的影响效应,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的评价土壤综合质量的指标在不同土壤层次存在明显差别:0—10 cm土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毛管孔隙度、土壤比重、土壤饱和渗水速率、土壤紧实度、土壤有机质;10—20 cm土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渗水速率、土壤吸湿水、土壤紧实度;0—20 cm土层...
关键词: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成都平原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瑞涛 孙志奇 王俊芹 周明明
采用信用、贷款情况、偿债能力等7个方面选取的35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唐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信用贷款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唐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效益处于"一般"偏下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创建信用平台,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信用情况;创新贷款模式,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题;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素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光煦 郭怡卿 马剑雄 欧阳文 阮天伟 陈云松 张艳波 安经明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关注,有机产品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有机烟草生产也开始在国内出现。为了探索有机烤烟种植方式的可行性,作者于2008年至2010年在大理州宾川县拉乌乡开展了有机烟叶生产试验示范,从种植技术、烤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常规化学成分、产量效益等,综合分析了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的差异,为有机烟叶规模化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烟叶中后期病害的发生影响较大,有机种植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施肥量不仅影响烤烟生长、产量与品质,而且与烟叶中后期病害程度直接相关;有机种植的初烤烟叶较常规种植的产量平均减少18.7%,因此发展有机烤烟种植,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关键词:
烤烟 种植方式 综合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本丽 黄龙 张烨 陈静 奚业文 何吉祥 吴仓仓 陈夏君
为优化稻鳖共作模式提供参考,本实验选择适宜稻鳖共作的籼稻丰两优香1号(FLY1)和粳稻香软粳2728 (XR2728),在穴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组不同行株距的稻鳖共作组和仅种植水稻的对照组,并监测当地常规种植模式产量和效益。按照525 kg/hm~2养殖密度投放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监测各组水稻和中华鳖生长、形态和产量等指标,通过水稻和中华鳖形态特征值间的相关性分析评价不同行株距对中华鳖外观形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FLY1和XR2728水稻产量分别为7.04~8.66 t/hm~2和5.78~7.25 t/hm~2,最高产量分别出现在行株距为27.0 cm×16.7 cm和30.0 cm×13.3 cm。稻鳖共作组水稻产量均超过常规水稻单作组产量,水稻产量随行距减小有下降趋势。丰两优香1号组株高、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在各共作组间差异不显著;香软粳2728 30.0 cm×13.3 cm组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放密度为525 kg/hm~2时,丰两优香1号和香软粳2728号稻田中华鳖产量分别为0.89~1.04 t/hm~2和0.84~0.99 t/hm~2。水稻行株距与中华鳖产量和形体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FLY1较宽行距30.0 cm×13.3 cm和27cm×16.7 cm组裙边宽/背甲长、尾长/背甲长值较大;XR2728较宽行距30.0 cm×13.3 cm和27cm×16.7 cm组腹甲宽/背甲长,裙边宽/背甲长和前肢长/背甲长值较大。采用宽行距可有效提高综合经济收益,每公顷效益可达60 000元以上。结果表明在水稻总穴数一致情况下,较宽行距有助于提高水稻和中华鳖产量效益、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性状及中华鳖裙边宽度等形态指标。水稻农艺性状与中华鳖形态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水稻行株距具有一定适应性。
关键词:
稻鳖共作 行株距 产量 效益 形态适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庞秀平 赵宇 杨秀会
通过选取公开发布的河北省及周边八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数据,利用可信度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选择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的科技进步环境在周边八省市中排名倒数第一,科技投入排名倒数第二,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倒数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倒数第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倒数第四。因此,河北省今后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力资源,增加财力、物力投入,积极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