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1)
2023(12431)
2022(10993)
2021(10189)
2020(8621)
2019(19833)
2018(19657)
2017(39044)
2016(21179)
2015(23502)
2014(23384)
2013(23387)
2012(21477)
2011(19255)
2010(18877)
2009(17140)
2008(16679)
2007(14407)
2006(12273)
2005(10587)
作者
(60326)
(50089)
(49610)
(47438)
(32087)
(24034)
(22602)
(19612)
(19023)
(17872)
(17283)
(16886)
(15795)
(15675)
(15547)
(15437)
(14884)
(14817)
(14372)
(14371)
(12433)
(12281)
(12079)
(11344)
(11297)
(11155)
(11067)
(10844)
(10080)
(9850)
学科
(86051)
经济(85946)
管理(60820)
(58670)
(49217)
企业(49217)
方法(45392)
数学(40276)
数学方法(39903)
(22577)
(21074)
中国(20734)
(18353)
业经(17730)
地方(15879)
(15563)
贸易(15557)
(15141)
(15086)
财务(15079)
财务管理(15050)
企业财务(14412)
理论(14254)
(14246)
农业(14051)
技术(13327)
(12887)
金融(12886)
(12762)
(12592)
机构
大学(300473)
学院(296823)
管理(120917)
(119592)
经济(117126)
理学(106189)
理学院(105073)
管理学(103271)
管理学院(102743)
研究(95940)
中国(71144)
(62549)
科学(59642)
(55002)
(47531)
(46869)
财经(45440)
业大(45249)
研究所(43533)
中心(43524)
(41598)
(41237)
北京(39081)
(37632)
师范(37246)
农业(36901)
经济学(36866)
(34885)
财经大学(34391)
经济学院(33574)
基金
项目(210111)
科学(165633)
基金(154735)
研究(151209)
(134835)
国家(133779)
科学基金(115626)
社会(95953)
社会科(91081)
社会科学(91058)
基金项目(82497)
(80584)
自然(76665)
自然科(74926)
自然科学(74908)
自然科学基金(73583)
教育(69539)
(68269)
资助(64944)
编号(60297)
成果(48339)
(47115)
重点(46234)
(43405)
(43098)
课题(40903)
科研(40846)
教育部(40703)
创新(40454)
大学(39718)
期刊
(121292)
经济(121292)
研究(85922)
中国(50947)
学报(48607)
科学(43723)
管理(42567)
(41171)
(40848)
大学(36799)
学学(34848)
教育(29495)
农业(28655)
(27194)
金融(27194)
技术(24538)
财经(22546)
经济研究(20072)
业经(19125)
(19060)
问题(15919)
理论(15278)
图书(14711)
(14581)
技术经济(14511)
实践(14032)
(14032)
科技(14029)
(13397)
商业(12795)
共检索到416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周春伟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期货市场的波动性特征,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1997年-2005年收益序列为研究对象,并以2003年为铜期货市场发展的临界点,采用条件波动模型对2003年以前和2003年以后的铜期货收益波动性分阶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阶段铜期货收益与其风险均显著相关,且第二阶段铜期货收益更多地来自于对风险的补偿;两个阶段铜期货收益波动性均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且两个阶段波动性的杠杆效应相反,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所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波动性是经济和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无条件波动度量方法对我国三大期货市场1997年—2004年的波动性进行了估计,发现第一阶段97年—02年期货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三大市场整体波动性不大,较高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下跌时期,较低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上涨时期;第二阶段03年—04年三大市场波动性显著提高,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较高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上涨时期,而较低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下跌时期;本文进一步采用条件波动模型对我国三大期货市场两个阶段收益率与波动性的相关关系及波动性的杠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期货收益率与波动性显著相关,大豆期货收益率与波动性不显著相关;我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丰  崔积钰  马志伟  
应用自相关函数检验法和GARCH模型检验方法,对时间标度τ=1,5,22,66下的沪铜期货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移动窗口法引入了波动聚集指数度量沪铜期货市场的波动聚集程度,并对其波动聚集的相关特征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标度的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都存在波动聚集现象,铜期货表现出自相似的特征;随着时间跨度和移动窗口的增大,波动聚集程度也随之变大;沪铜期货价格的波动聚集是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自相关函数慢衰减的原因。从而表明沪铜期货的价格波动表现出较强的自相似性,沪铜期货市场具有分形特征、存在记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琳  丁浩  
我国是铜消费大国,年进口量较大,铜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工业发展。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国内外主要市场铜期货价格与国内铜现货价格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铜期货波动对国内铜现货的价格引导作用。结果表明,铜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嵩  肖一  金寿鹏  
本文主要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自上市以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这对于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的高频数据,将样本划分为5个区间并分别建立二元VAR-BEKK-GARCH模型以研究两者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仅在股指盘整合"股灾"时期二者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关系,由此可得出重要结论:股指期货在"股灾"期间能够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分担市场风险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庞小利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铜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主要从铜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变动关系出发,研究两者的走势特征,并采用2012年上半年的样本数据对沪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沪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在长期和短期不同的影响系数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辉  赵进文  
采用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ECM模型及几种GARCH模型对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金属期货价格收益率和波动性做了研究。发现两市期货价格之间存在G 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关系、同向变动关系和长期的共同趋势。采用ECM模型研究了两市的短期波动差异。GARCH类模型研究发现,两市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溢出效应、杠杆效应。上海对伦敦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两市存在的利空消息均大于利多消息的作用,伦敦期货市场风险大于上海期货市场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娟,沈晓栋  
本文以上海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为研究对象,用G ARCH(1,1)-M模型对两市的波动性与市场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同时分析了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对波动性的影响。通过TA RCH(1,1)模型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沪深两市均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即报酬与波动呈负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虹  何建敏  赵伟雄  
文章借助PPI指标,引入价格波动率函数,分析了宏观经济对沪铜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PPI与沪铜价格波动率具有长期协整关系,PPI对价格波动率具有单向引导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宗喆  郑重阳  王涧秋  赵辉  
作为最大的铜消费市场,铜在我国占据着最重要地位。随着2018年9月沪铜期货期权正式登陆上海期货交易所,我国铜交易产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虽然拥有世界领先的铜交易市场,但我国学术领域尚缺乏采用量化方法对沪铜期货及其期权的深入实证研究。在大宗商品量化领域,Schwartz二因子模型~([1])被看作是量化期货定价的基准模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典二因子模型在中国市场应用时会产生"水土不服",因此本文采用波动参数的思想,修正了Schwartz二因子模型在中国沪铜市场的"水土不服"。另外,根据早期文献对认购期货期权的量化定价模型~([2,3]),本文明确了认沽期货期权的量化定价公式,并通过对沪铜期货期权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沪铜期货期权存在套利空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骥  
传统金融理论通常把收益率的方差作为风险的度量指标,并在选择证券组合时假设市场方差为常数。了解理论假设与实际有多大程度的偏差对证券投资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对1500个交易日样本的分析发现,观测到的一个一个时段的样本方差的确是波动的,而且波动的程度之大使我们必须正视,而用GARCH模型对未来一小段时间段内的市场收益的方差可以作出令人较为满意的估测。遗憾的是,只能对一小段时间作出有统计意义的估测。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以非理性投资者居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文文  杨视宇  沈骏  
本文验证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DPIN动态知情交易概率指标的有效性,并将其与VPIN等交易量知情交易概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市场交易量更聚集的交易区间验证了DPIN指标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在市场交易量更大时,DPIN指标对市场的收益率、波动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与收益率正相关,波动率负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榴红  张学东  王磊磊  
运用GARCH模型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虽然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波动性将逐步减小;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并非是由于加速了信息流动所导致的,而是由期货市场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通过TGARCH、EGARCH模型检验非对称性效应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利空消息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大于同等程度利好消息引起的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磊  王业成  
本文选取1984年1月13日至2008年9月10日香港恒生股指期货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建立了GARCH模型与EGARCH模型就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香港恒生股指期货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等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