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1)
2023(9336)
2022(8441)
2021(8030)
2020(6769)
2019(15796)
2018(15964)
2017(31158)
2016(17096)
2015(19196)
2014(19187)
2013(19173)
2012(17415)
2011(15737)
2010(15359)
2009(13870)
2008(13298)
2007(11148)
2006(9639)
2005(8218)
作者
(48919)
(40503)
(40082)
(38318)
(25786)
(19314)
(18264)
(15980)
(15450)
(14349)
(13984)
(13546)
(12634)
(12619)
(12559)
(12288)
(12142)
(12082)
(11505)
(11473)
(10112)
(9832)
(9717)
(9155)
(9148)
(8998)
(8889)
(8870)
(8052)
(7980)
学科
(66709)
经济(66640)
管理(47539)
(44649)
(38068)
企业(38068)
方法(34345)
数学(30112)
数学方法(29762)
(16346)
(15922)
中国(15686)
(14987)
业经(14169)
地方(13315)
(12127)
贸易(12122)
理论(11908)
(11778)
(10857)
(10689)
农业(10675)
(10493)
财务(10435)
财务管理(10421)
技术(10246)
环境(10217)
企业财务(9889)
(9104)
(9083)
机构
大学(239487)
学院(236678)
管理(97351)
(91127)
经济(89083)
理学(85426)
理学院(84504)
管理学(82932)
管理学院(82526)
研究(76851)
中国(56065)
(50741)
科学(49518)
(40595)
(38496)
(37353)
业大(37264)
研究所(35401)
中心(34461)
财经(33471)
(32281)
北京(31921)
(30715)
(30531)
师范(30430)
农业(29428)
(27871)
(26973)
经济学(26608)
财经大学(25249)
基金
项目(169119)
科学(132111)
基金(122789)
研究(121969)
(107026)
国家(106179)
科学基金(91247)
社会(75032)
社会科(71113)
社会科学(71092)
基金项目(66167)
(65866)
自然(61271)
自然科(59840)
自然科学(59827)
自然科学基金(58711)
教育(55812)
(55542)
资助(51427)
编号(49763)
成果(39770)
重点(37294)
(37004)
(34986)
(34865)
课题(33746)
科研(32745)
创新(32563)
大学(31695)
教育部(31662)
期刊
(93925)
经济(93925)
研究(68510)
学报(39437)
中国(38988)
科学(35671)
管理(34547)
(33319)
大学(29427)
(29105)
学学(27719)
教育(25002)
农业(23589)
(20043)
金融(20043)
技术(20019)
财经(15680)
业经(15133)
经济研究(14954)
图书(13644)
(13157)
理论(12821)
科技(12236)
问题(12236)
实践(12027)
(12027)
(11771)
技术经济(11365)
(10670)
现代(10670)
共检索到330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易蓉  周学军  张松  陆凤彬  
本文采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分析基差变动的机制转换特性,实证分析并验证了沪铜近月合约期货的基差变动具有非线性平滑转换机制,实证过程还反映了基差序列具有残差异方差性,故而本文将模型延伸为STAR-EGARCH。分析结果表明:沪铜期货基差具有非线性平滑转换特性;基差在无套利区间内外都具有均值返还特性,但区间内返还速度比区间外的慢;基差变动具有偏离不对称性,不存在波动不对称性;均值返还的市场反应时间为2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调整特征。研究发现,市场中以正向定价偏差为主,期货价格持续高估可以由交易成本来解释一部分,到期时间越长定价偏差越高,波动率与正向定价偏差呈现出正相关性。采用TAR模型分段研究表明,定价偏差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表现出非线性特征。2010年负向定价偏差调整速度较快,但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上半年正向定价偏差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且所占比重较高,定价偏差回归理性调整路径。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股指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虹  何建敏  赵伟雄  
文章借助PPI指标,引入价格波动率函数,分析了宏观经济对沪铜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PPI与沪铜价格波动率具有长期协整关系,PPI对价格波动率具有单向引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丰  崔积钰  马志伟  
应用自相关函数检验法和GARCH模型检验方法,对时间标度τ=1,5,22,66下的沪铜期货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移动窗口法引入了波动聚集指数度量沪铜期货市场的波动聚集程度,并对其波动聚集的相关特征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标度的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都存在波动聚集现象,铜期货表现出自相似的特征;随着时间跨度和移动窗口的增大,波动聚集程度也随之变大;沪铜期货价格的波动聚集是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自相关函数慢衰减的原因。从而表明沪铜期货的价格波动表现出较强的自相似性,沪铜期货市场具有分形特征、存在记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宗喆  郑重阳  王涧秋  赵辉  
作为最大的铜消费市场,铜在我国占据着最重要地位。随着2018年9月沪铜期货期权正式登陆上海期货交易所,我国铜交易产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虽然拥有世界领先的铜交易市场,但我国学术领域尚缺乏采用量化方法对沪铜期货及其期权的深入实证研究。在大宗商品量化领域,Schwartz二因子模型~([1])被看作是量化期货定价的基准模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典二因子模型在中国市场应用时会产生"水土不服",因此本文采用波动参数的思想,修正了Schwartz二因子模型在中国沪铜市场的"水土不服"。另外,根据早期文献对认购期货期权的量化定价模型~([2,3]),本文明确了认沽期货期权的量化定价公式,并通过对沪铜期货期权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沪铜期货期权存在套利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健柏  刘凯  郭尧琦  
商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都基于静态的模型。本文从期货定价的持有成本理论出发,通过误差修正方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2004-2012年期间我国沪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贡献。实证结果显示:2004-2012年,我国沪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贡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004-2008年逐步增强;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下滑,到2010年,落后于现货市场;之后又有回升趋势。总体来看,沪铜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琪  杨永生  
本文在现代套期保值理论基础上,参考最小化在险价值(VaR)静态套保模型,提出了基于VaR的最优动态套保模型——VaR-VEC-MGARCH(1,1)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协整关系及标的资产收益率呈尖峰厚尾、波动聚类的特征,从而更为全面、精确地估计了最优动态套保比率。在套保效果的评价方面,引入夏普比率作为套保绩效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沪铜期货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所提供的套保绩效远优于以最小方差(MV)为目标的OLS、ECM、MGARCH模型的套保绩效,这为套保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照  贺强  
文章针对铜期现货价格关系,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内对于我国不同品种的期现货间价格关系的研究多是静态研究,对于我国近年来铜期现货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变化特点少有涉及。因此,文章通过综合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对2011年12月以来我国铜期货与现货间的价格关系分阶段进行了动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铜期现货价格间始终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在价格震荡趋势中,期现货价格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期货价格在期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期货信息份额贡献度为63.82%。而在价格下跌趋势中,只存在期货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周春伟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期货市场的波动性特征,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1997年-2005年收益序列为研究对象,并以2003年为铜期货市场发展的临界点,采用条件波动模型对2003年以前和2003年以后的铜期货收益波动性分阶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阶段铜期货收益与其风险均显著相关,且第二阶段铜期货收益更多地来自于对风险的补偿;两个阶段铜期货收益波动性均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且两个阶段波动性的杠杆效应相反,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益  
有效市场理论是目前西方学术界在资本市场运动规律研究方面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理论,也是证券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以我国证券市场为对象的有效性研究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做得比较少。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金属铜期货为例,使用ADF检验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青  夏佑涛  
本文以沪铜期货的多头套期保值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OLS模型、ECM模型和GARCH模型对一月期铜和三月期铜的套期保值比例及保值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OLS模型对一月期铜的套期保值效果要优于其他模型的保值效果,而ECM模型和GARCH模型在三月期铜的套期保值方面显示的效果更好。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动态特征的计量模型适合于较长的期货合约,其套期保值效果更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季俊伟  傅强  张兴敏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考察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已成为金融微观领域的热点话题。针对沪铜期货市场,首先构建EGARCH模型度量了噪声交易,其次利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衡量了有效性,最后采用GARCH类模型从一阶矩和二阶矩角度考察了噪声交易对有效性的影响。发现:该市场渐进趋向弱式有效,过程带有鲜明的阶段特征,2013年6月上旬以前有效性较差,随后,受市场利好制度出台影响,有效性逐渐好转;长期来看,噪声交易对其有效性存在较弱促进作用,是因为噪声交易对抑制收益率波动的市场深度存在促进作用;而短期内会加剧有效进程波动,原因在于噪声交易会扩大收益率方差。总体而言,噪声交易不是沪铜期货市场无效的根本原因,交易制度很可能才是关键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胡治山  
本文针对商品期货市场在基差持续朝一个方向变动的情况下卖空保值风险大、成本高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理论,推导出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考虑基差收敛性的动态最适保值比率模型。然后,综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分析方法,在现货价格与到期期间恒定的利率调整基差间构建BV-GARCH模型,并利用BEKK形式的BV-GARCH模型,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为实证对象,检验和比较了考虑与未考虑基差收敛性的最适保值比率模型的保值绩效,得出了有意义的具体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亮  刘莉亚  
本文通过Granger协整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出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与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具有协整关系,以及上海期铜对伦敦期铜价格有引导作用。并运用误差修正机制得出沪铜连续和伦敦铜价格的关系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雪  王宁  
依据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不同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两方面实证研究沪铜期货市场定价效率,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G-S模型、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得出国内铜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弱式有效,与国外铜期货市场保持双向引导关系但影响力不强的结论,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促进铜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