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3)
- 2023(9141)
- 2022(7836)
- 2021(6897)
- 2020(6069)
- 2019(13939)
- 2018(13723)
- 2017(26951)
- 2016(14624)
- 2015(16792)
- 2014(17300)
- 2013(17528)
- 2012(16977)
- 2011(15447)
- 2010(15800)
- 2009(14877)
- 2008(14738)
- 2007(13574)
- 2006(12077)
- 2005(11059)
- 学科
- 济(87841)
- 经济(87779)
- 管理(42034)
- 业(41611)
- 方法(33944)
- 企(32215)
- 企业(32215)
- 数学(30282)
- 数学方法(30069)
- 地方(20835)
- 农(19063)
- 中国(18180)
- 学(17091)
- 财(16202)
- 业经(15033)
- 技术(14211)
- 地方经济(13784)
- 农业(13394)
- 贸(13158)
- 贸易(13154)
- 易(12685)
- 制(11977)
- 环境(10988)
- 和(10913)
- 融(10657)
- 金融(10655)
- 银(9923)
- 银行(9891)
- 行(9430)
- 理论(9357)
- 机构
- 大学(229494)
- 学院(228992)
- 济(107832)
- 经济(105806)
- 管理(84815)
- 研究(83216)
- 理学(72346)
- 理学院(71507)
- 管理学(70391)
- 管理学院(69942)
- 中国(61270)
- 科学(49857)
- 京(49074)
- 财(45764)
- 所(43944)
- 农(40460)
- 研究所(39798)
- 江(38605)
- 中心(37326)
- 财经(36464)
- 经济学(34876)
- 业大(34017)
- 经(32748)
- 农业(31787)
- 经济学院(31384)
- 北京(30584)
- 范(29187)
- 师范(28887)
- 院(28863)
- 州(28236)
- 基金
- 项目(144765)
- 科学(112881)
- 研究(104962)
- 基金(104047)
- 家(90729)
- 国家(90019)
- 科学基金(75820)
- 社会(67705)
- 社会科(64236)
- 社会科学(64216)
- 省(57448)
- 基金项目(54714)
- 教育(47539)
- 划(47417)
- 自然(47308)
- 自然科(46177)
- 自然科学(46163)
- 自然科学基金(45334)
- 资助(43508)
- 编号(41723)
- 成果(34254)
- 发(33247)
- 重点(33103)
- 部(32799)
- 创(30076)
- 课题(29345)
- 创新(28378)
- 国家社会(28212)
- 教育部(27766)
- 科研(27539)
- 期刊
- 济(124140)
- 经济(124140)
- 研究(70797)
- 中国(43781)
- 财(36321)
- 农(36123)
- 学报(35908)
- 科学(32747)
- 管理(30845)
- 大学(26430)
- 学学(25131)
- 农业(24211)
- 技术(22674)
- 经济研究(20905)
- 融(20165)
- 金融(20165)
- 教育(19659)
- 财经(19042)
- 业经(17464)
- 经(16483)
- 问题(16448)
- 技术经济(15252)
- 业(13178)
- 贸(13027)
- 统计(13017)
- 世界(11956)
- 策(11508)
- 国际(11124)
- 商业(11007)
- 理论(10637)
共检索到35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春亮
经济增长质量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选择沪苏浙三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沪苏浙技术进步率,发现三地经济增长质量堪忧。三地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由投入所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仅有很小的贡献。比较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浙江虽然经济增速快,但是技术进步贡献最小。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生产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西明 刘贵基 姜庆华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3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技术进步因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增长速度方程 指标选择 江苏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工业增长率等指标都能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很少从一国出口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研究反映在出口结构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出口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岩 李兴绪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昱宁
本文利用索洛“剩余法”对技术进步在浙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尽管人们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意识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还很小,浙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投入来完成。因此,加强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势在必行。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贡献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亚斌 曾铮
新增长理论的价值在于将技术内生化,而其中的研发投资理论更是将自发性技术变迁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且注重了研发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效性的研究。但是,研发投资理论没有对研发投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将其与之相对的生产性投资联系起来,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二者的权衡,所以在解释国家层面上如何权衡研发投资和生产性投资的比例这一问题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当吸收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两大概念与现有研发投资有效性研究成果结合之后,以上问题将得到较好的解决,并且对中国的现实经济政策有深刻的政策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研发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俊武 王景星 隽志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明
本文使用客观历史资料,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技术的人力资本化,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为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内生化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现代化蓝图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技术内生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鹤 唐诗磊 李杜
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着重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2.57%,并在2000年以后增幅有所回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阳
对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量的分析计算更为突出。本文就此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为抛砖引玉。一、采用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践证明,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插上了翅膀。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难怪西方熊彼特学派要把科技进步作为他们建立和发展创新理论的基础(当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全洲 王莹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静慧
本文在研究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技术进步对浙江省总量就业的影响。分析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认为浙江省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第一产业。为长远的将来计,浙江省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加速城镇化建设,继续保持二、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也应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边际就业弹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丰 杜雪樵
本文是文献[1]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文献[1]中给出的部分定性分析结论加以深化。本文的工作也支持了文献[2,3,4]的结论。 1 符号和定义定义i=(1,2,3,…,n表示不同的产业,我们定义:(Ⅰ)d为t年社会对第i产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