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0)
2023(12994)
2022(11410)
2021(10682)
2020(9083)
2019(20777)
2018(20552)
2017(39744)
2016(21804)
2015(24122)
2014(23822)
2013(23706)
2012(21610)
2011(19376)
2010(19045)
2009(17397)
2008(17057)
2007(14681)
2006(12834)
2005(10925)
作者
(64802)
(53790)
(53530)
(50790)
(34417)
(26035)
(24165)
(21300)
(20567)
(19043)
(18426)
(18041)
(17214)
(16848)
(16549)
(16514)
(16508)
(16054)
(15594)
(15313)
(13708)
(13133)
(12916)
(12318)
(12073)
(11978)
(11929)
(11784)
(10864)
(10829)
学科
(85871)
经济(85771)
管理(63303)
(62402)
(53049)
企业(53049)
方法(42483)
数学(36889)
数学方法(36555)
(22624)
(22120)
中国(20736)
(19525)
业经(19251)
地方(18409)
(16759)
贸易(16755)
(16168)
(15367)
财务(15309)
财务管理(15293)
(15060)
农业(14960)
企业财务(14603)
技术(13709)
理论(13563)
(13513)
环境(13413)
(12156)
(11430)
机构
大学(309746)
学院(307037)
管理(124757)
(118042)
经济(115568)
理学(109697)
理学院(108425)
管理学(106483)
管理学院(105954)
研究(101674)
中国(72831)
科学(66947)
(65975)
(56276)
(52004)
业大(51946)
(51746)
研究所(47808)
中心(45628)
农业(44692)
财经(43117)
(42769)
北京(41300)
(39447)
(39175)
师范(38693)
(36801)
(35470)
经济学(34384)
商学(32915)
基金
项目(220535)
科学(172004)
基金(160416)
研究(153548)
(142363)
国家(141190)
科学基金(120705)
社会(96120)
社会科(91092)
社会科学(91067)
基金项目(86948)
(85697)
自然(82508)
自然科(80605)
自然科学(80578)
自然科学基金(79151)
(73351)
教育(69786)
资助(65739)
编号(61305)
重点(49012)
成果(47717)
(47645)
(45893)
(45819)
科研(42984)
创新(42747)
计划(42011)
课题(41589)
大学(40308)
期刊
(122250)
经济(122250)
研究(84468)
学报(56677)
中国(52522)
(49521)
科学(49406)
管理(43285)
大学(41511)
学学(39527)
(38559)
农业(34157)
教育(28932)
技术(23773)
(23532)
金融(23532)
业经(20935)
财经(20516)
经济研究(19693)
(17482)
(17331)
问题(16448)
科技(16442)
业大(15257)
(15240)
理论(15115)
图书(14944)
技术经济(14302)
商业(14134)
实践(13971)
共检索到427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祥友  胡双  彭滟茹  全施桡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即将实施深港通的背景下,以沪深交易所AH双重上市板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差异的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在沪港通实施前后沪深港证券市场AH双重上市板块成交额的差异,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实证分析沪港通实施前后AH双重上市板块在沪港证券市场、深港证券市场之间的动态竞争关系的变化,以考察沪港通的实施对沪深港股市动态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板块在沪港证券市场、深港证券市场之间的竞争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人民币对港元汇率的波动也会对沪深港股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祥友  胡双  彭滟茹  全施桡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即将实施深港通的背景下,以沪深交易所AH双重上市板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差异的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在沪港通实施前后沪深港证券市场AH双重上市板块成交额的差异,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实证分析沪港通实施前后AH双重上市板块在沪港证券市场、深港证券市场之间的动态竞争关系的变化,以考察沪港通的实施对沪深港股市动态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板块在沪港证券市场、深港证券市场之间的竞争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人民币对港元汇率的波动也会对沪深港股市竞争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永琦  段晓航  
"沪港通"的正式实施对上海和香港两个股市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GarCH-BeKK(1,1)模型,对沪港两市的联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市的联动效应,尤其是上海股市对香港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得到了明显增强。这些结论对中国在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如何建立有效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梅生  王涛  
本文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MGARCH-BEKK模型,从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两个方面检验了深港股市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深港通"开通之前两地股市间不存在报酬溢出效应,但存在地位平等的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深港通"启动之后,深证成指市场对恒生指数市场具有单方向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在市场价格信息关系中,深圳股市居于价格中心地位,这为建立起两地市场间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供了监管重点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思柳  
本文引入ARFIMA-FIAPARCH-Skewed t模型刻画上证与恒生指数收益率的典型事实特征,并进一步结合EVT极值理论建立边缘分布;在此基础上,为了准确刻画沪港股市间相依关系的结构突变特征,本文构建了三类马尔可夫机制转换Copula(MRS Copula)模型,并与普通时变Copula模型进行比较,选取拟合效果相对较好的Copula模型,探讨沪港股市间相依关系变化。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时变Copula模型,MRS Copula模型能够更为有效地刻画沪港股市间的尾部相关性,更进一步地,MRS SJC Copula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较好;2008年次贷危机、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等重要事件均会对沪港两市之间的相依状态产生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月琪  李丛文  
本文克服传统线性相关分析工具的不足,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运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技术,测度了沪港通实施前后沪市与港市的联动效应以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沪市和港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以及风险溢出效应均具有时变性;沪港通机制增强了沪市与港市之间的联动性,并使股市关联结构变得更加稳定;与此同时,沪港通机制也提高了沪市、港市的自身风险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水平,港市对沪市的风险溢出明显高于沪市对港市的风险溢出,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性;沪股通与港股通在交易量以及投资额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鲁旭  赵迎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各地证券价格的联动性也日趋显著。本文梳理已有理论文献,并总结经验成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三元VAR-GJR-GARCH-DCC整合分析框架,对沪深港股市联动效应进行了严谨而全面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三个市场具有联动效应,直接或间接引导对方;沪深股市对港市的新息冲击做出类似的反应,并且它们与港市的动态关联性具有趋同性,该结论为沪深两市合并提供了新证据;三个市场的相关性具有时变的动态特征,"中国因素"与"世界因素"的相关性正趋于增强。上述实证结论对投资者重新认识市场运行机制,合理制定投资策略以及监管当局有效防范国内外股市风险,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颖秀  
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2006年10月16日至2016年8月29日期间沪深港股票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结果显示:"沪港通"事件加强了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沪港通"实施后,沪深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与牛市行情相比,熊市行情下短期波动的调整速度更快。鉴于此,从投资者、监管部门、上市公司等角度出发,建议投资者需谨慎投资港股、监管部门应加强两地合作、上市公司通过向香港上市公司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颖秀  
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2006年10月16日至2016年8月29日期间沪深港股票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结果显示:"沪港通"事件加强了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沪港通"实施后,沪深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与牛市行情相比,熊市行情下短期波动的调整速度更快。鉴于此,从投资者、监管部门、上市公司等角度出发,建议投资者需谨慎投资港股、监管部门应加强两地合作、上市公司通过向香港上市公司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关家宜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市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为充分反映宏观经济波动结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文章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引入马尔科夫过程,构建马尔科夫状态BVAR模型(即MSBVAR),较好地揭示不同通胀程度下股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贝叶斯推断方法能更准确地刻画宏观经济对股市影响的动态关系;通货膨胀对股市有明显的拉动效应,而且温和的通货膨胀对股市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千里  
本文采用2009~2015年的数据,考察利率变动对沪深港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股票市场具有较为显著的价格联动特征,但是从波动性上来看,沪深两市与香港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较弱,且只有沪深股票市场对香港股票市场的单向影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对沪深港股票市场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对沪深港股票市场的影响更大;引入利率变动变量后,沪深港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晓光  余博文  郑尊信  
本文构建了时变SJC-Copula方法,以相依性作为市场融合程度的考量依据,分析了沪港通的推行对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沪港通政策从提出到推行,两个市场的上尾相关性有显著的提高,而且上尾的相关性比下尾的相关性要大,表明沪港通的实施增强了市场的融合程度,市场同步上涨的概率大于市场同步下跌的概率。由断点检验可知,两市场之间相关性结构发生变化,在沪港通实施时点尤其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光强  
本文基于高频波动率模型及Copula理论详细探讨了"沪港通"实施背景下两市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利用能够刻画长记忆的HAR、HAR-J、CHAR及SHAR四种模型对沪港股市的高频波动进行建模,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N-Copula和t-Copula模型对沪港股市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以2014年11月17日实施的"沪港通"为标志,将样本分为前后各两年两个分样本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动态的t-Copula模型较N-Copula模型更能准确刻画沪港股市之间的相关关系。(2)HAR及HAR-J模型较CHAR及SHAR模型对沪港股市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更佳的拟合效果。(3)"沪港通"实施之后两市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升幅度达到12%以上,且港市对沪市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卉  邓幼强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从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依存度、股价和成交量的分布特点着手,研究作为新兴市场的上海证券市场与作为成熟市场的香港证券市场两地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特征和差异,并就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文伟  陈妍玲  
本文采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在1991-2015年期间的指数收益率数据,通过构建含有状态转换特征的动态MS Copula模型来全面刻画沪、深、港三地股票市场之间的动态相依性状态转换特征及其危机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之间存在非对称和非线性的动态相依性,相依性水平较高;沪、港两市、深、港两市间存在对称且线性的动态相依性,相依性水平较低;三地股市间均存在高、低的两种相依性状态且可持续较强;状态转换概率具有时变性;外部金融危机的发生促使三地股市向高相依性状态转换,说明存在显著的危机传染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